国家项目速递

  • 中药联合中成药改善骨关节炎脂代谢、免疫炎性指标的数据挖掘研究

    陈晓露;刘健;孙艳秋;张先恒;周琴;丁香;

    目的 应用关联规则、随机行走及统计学方法探究中药联合中成药对骨关节炎(OA)脂代谢、免疫炎性指标的干预改善作用。方法 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20年6月OA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分为单纯中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纯用药组742例,联合用药组315例。结果 (1)两组OA住院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取两组使用频次前20味的中药,以利水消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利湿、祛寒湿药5类为主;聚类分析得出,当欧式距离为12时,可将药物分为3类;(3)与治疗前比较,单纯用药组对C_3、C_4、hs-CRP、IgA、IgG、ESR、LDL-C、TG、TC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对C_3、C_4、hs-CRP、IgA、IgG、LDL-C、TG的降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HDL-C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用药组对C_4、IgG、ESR的降低较单纯用药组明显;(4)由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中成药&红花关联于hs-CRP降低、中成药&红花关联于TG降低;(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联合用药组hs-CRP、TG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结论 中药联合中成药组对OA患者脂代谢、免疫炎性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服用中药组。

    2023年02期 v.37 1-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联合中成药改善骨关节炎脂代谢、免疫炎性指标的数据挖掘研究

    陈晓露;刘健;孙艳秋;张先恒;周琴;丁香;

    目的 应用关联规则、随机行走及统计学方法探究中药联合中成药对骨关节炎(OA)脂代谢、免疫炎性指标的干预改善作用。方法 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20年6月OA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分为单纯中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纯用药组742例,联合用药组315例。结果 (1)两组OA住院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取两组使用频次前20味的中药,以利水消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利湿、祛寒湿药5类为主;聚类分析得出,当欧式距离为12时,可将药物分为3类;(3)与治疗前比较,单纯用药组对C_3、C_4、hs-CRP、IgA、IgG、ESR、LDL-C、TG、TC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对C_3、C_4、hs-CRP、IgA、IgG、LDL-C、TG的降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HDL-C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用药组对C_4、IgG、ESR的降低较单纯用药组明显;(4)由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中成药&红花关联于hs-CRP降低、中成药&红花关联于TG降低;(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联合用药组hs-CRP、TG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结论 中药联合中成药组对OA患者脂代谢、免疫炎性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服用中药组。

    2023年02期 v.37 1-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李欣瑜;刘俊宏;王淼蕾;符博雅;方慧;李林蔓;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发病率高、症状杂、易诊断难治疗、容易复发,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针对GERD的治疗,现代医学已有大量的技术和药物应用于临床,为后期GERD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病情变得越加复杂,发病率增高,西医治疗已变的单一、低效。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小,预后好,进一步提高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年02期 v.3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0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李欣瑜;刘俊宏;王淼蕾;符博雅;方慧;李林蔓;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发病率高、症状杂、易诊断难治疗、容易复发,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针对GERD的治疗,现代医学已有大量的技术和药物应用于临床,为后期GERD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病情变得越加复杂,发病率增高,西医治疗已变的单一、低效。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小,预后好,进一步提高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年02期 v.3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0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丹;孙银凤;汪永锋;张延英;汪湛东;宋冰;康万荣;张艳霞;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科常见急症之一,由多种原因引起,发生机制复杂,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多脏腑功能衰竭,病情严重可致患者死亡。现阶段临床治疗AP仍采用传统西医常规治疗,但其效果有待加强。有大量文献报道及实验数据显示,大黄牡丹汤医治AP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通过查阅中外有关文献及研究成果,从抑制胰腺的分泌、调控炎性细胞因子、保护肠黏膜、促进细胞凋亡、促进胰腺微循环、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胰腺腺泡内钙超载等方面,对大黄牡丹汤治疗AP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P临床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7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丹;孙银凤;汪永锋;张延英;汪湛东;宋冰;康万荣;张艳霞;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科常见急症之一,由多种原因引起,发生机制复杂,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多脏腑功能衰竭,病情严重可致患者死亡。现阶段临床治疗AP仍采用传统西医常规治疗,但其效果有待加强。有大量文献报道及实验数据显示,大黄牡丹汤医治AP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通过查阅中外有关文献及研究成果,从抑制胰腺的分泌、调控炎性细胞因子、保护肠黏膜、促进细胞凋亡、促进胰腺微循环、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胰腺腺泡内钙超载等方面,对大黄牡丹汤治疗AP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P临床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7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李辉;谢兴文;李建国;李鼎鹏;王建云;杨克虎;李秀霞;白壁辉;翟柏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蔓延到几乎世界所有角落,人类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并且不同的疫苗载体也正在开发中,但有限的供应与巨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策略,形成了已被证明疗效显著的几种方剂,在COVID-19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广泛认可。在现今全球疫情多点散发的严峻形势下,综述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潜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COVID-19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其进一步临床应用。

    2023年02期 v.3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李辉;谢兴文;李建国;李鼎鹏;王建云;杨克虎;李秀霞;白壁辉;翟柏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蔓延到几乎世界所有角落,人类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并且不同的疫苗载体也正在开发中,但有限的供应与巨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策略,形成了已被证明疗效显著的几种方剂,在COVID-19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广泛认可。在现今全球疫情多点散发的严峻形势下,综述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潜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COVID-19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其进一步临床应用。

    2023年02期 v.3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探析针灸“调神”

    李锂;裴丽霞;卡丽比努尔·依马木;陈璐;陈昊;孙建华;

    人体内在细胞、组织、器官和外部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多种因素互相影响而形成了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针灸作为一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着悠久的理论支撑。基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分析针灸“调神”发现,二者在内在核心和基本特征方面存在着相关性,在分析过程中明确针灸调神的重要性,呼吁针灸医生在诊疗中应当重视“调神”的精神内核,并且号召社会和医生共同构筑良好的医学秩序,为针灸“调神”的实现提供适宜的外在条件。

    2023年02期 v.37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探析针灸“调神”

    李锂;裴丽霞;卡丽比努尔·依马木;陈璐;陈昊;孙建华;

    人体内在细胞、组织、器官和外部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多种因素互相影响而形成了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针灸作为一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有着悠久的理论支撑。基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分析针灸“调神”发现,二者在内在核心和基本特征方面存在着相关性,在分析过程中明确针灸调神的重要性,呼吁针灸医生在诊疗中应当重视“调神”的精神内核,并且号召社会和医生共同构筑良好的医学秩序,为针灸“调神”的实现提供适宜的外在条件。

    2023年02期 v.37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分析伍大华教授治疗不寐用药经验

    秦茂;伍大华;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伍大华教授治疗不寐的辨证用药特色。方法 收集伍大华教授病案,运用该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得出结果,分析伍大华教授辨证用药特色。结果 对收集的190例病案进行症状及处方用药分析,其主症为失眠,得到高频兼症:口干58次,多梦49次,神疲39次,心慌34次,高频用药四气为:温:884次,寒:861次,平:818次,五味:甘:1836,苦:1012,辛:811,药物功效上以补虚,安神为主,高频用药归经为:心:1568次,肝:1469次,肺:1038次,脾:894次。演化得到核心药物组5组。结论 不寐患病率高,涉及各个年龄段,尤以中老年女性患者为主,可大致分为两类:一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二者情志失调。伍大华教授在治疗不寐时针对不同人群、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始终围绕“疏肝解郁、养血补阴”展开治疗,为不寐的中医诊疗提供可靠的临床经验。

    2023年02期 v.37 17-19+14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分析伍大华教授治疗不寐用药经验

    秦茂;伍大华;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伍大华教授治疗不寐的辨证用药特色。方法 收集伍大华教授病案,运用该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得出结果,分析伍大华教授辨证用药特色。结果 对收集的190例病案进行症状及处方用药分析,其主症为失眠,得到高频兼症:口干58次,多梦49次,神疲39次,心慌34次,高频用药四气为:温:884次,寒:861次,平:818次,五味:甘:1836,苦:1012,辛:811,药物功效上以补虚,安神为主,高频用药归经为:心:1568次,肝:1469次,肺:1038次,脾:894次。演化得到核心药物组5组。结论 不寐患病率高,涉及各个年龄段,尤以中老年女性患者为主,可大致分为两类:一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二者情志失调。伍大华教授在治疗不寐时针对不同人群、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始终围绕“疏肝解郁、养血补阴”展开治疗,为不寐的中医诊疗提供可靠的临床经验。

    2023年02期 v.37 17-19+14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省级项目路演

  •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韦媛;苏田锐;马颖聪;王亚男;麻春杰;

    胃癌前病变是指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有肠化生和(或)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药近年来在治疗胃癌前病变方面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拟对近5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2023年02期 v.3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9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韦媛;苏田锐;马颖聪;王亚男;麻春杰;

    胃癌前病变是指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有肠化生和(或)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药近年来在治疗胃癌前病变方面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拟对近5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2023年02期 v.3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9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及机制

    芦易;刘起立;张道平;姚昆鹏;谢念佳;吴东升;阳玉婷;曹晖;

    目的 收集中国知网(CNKI)中2016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有关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其用药规律,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核心药对黄连-白头翁的干预靶点以及交集基因的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279个,涉及中药208味,高频药物有黄连、白术等,归经以肝经居多;药物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辛为主;分类以清热、补虚药居多;得到黄连-白头翁等核心药对20个;潜在治疗成分包括槲皮素、巴马汀、金色草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为TP53、ESR1、RELA、FOS、JUN、RB1和MAPK1;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药物反应、金属离子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等;分子信号通路包括脂质代谢、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苦寒降泄为主,并辅以理气、化湿、活血、补虚为法;核心药对黄连-白头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巴马汀、金色草素、β-谷甾醇等多个成分靶向多个核心靶点,经由多条信号通路介导产生效应。

    2023年02期 v.37 25-29+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7K]
    [下载次数:1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及机制

    芦易;刘起立;张道平;姚昆鹏;谢念佳;吴东升;阳玉婷;曹晖;

    目的 收集中国知网(CNKI)中2016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有关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其用药规律,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核心药对黄连-白头翁的干预靶点以及交集基因的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279个,涉及中药208味,高频药物有黄连、白术等,归经以肝经居多;药物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辛为主;分类以清热、补虚药居多;得到黄连-白头翁等核心药对20个;潜在治疗成分包括槲皮素、巴马汀、金色草素、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为TP53、ESR1、RELA、FOS、JUN、RB1和MAPK1;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药物反应、金属离子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等;分子信号通路包括脂质代谢、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苦寒降泄为主,并辅以理气、化湿、活血、补虚为法;核心药对黄连-白头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巴马汀、金色草素、β-谷甾醇等多个成分靶向多个核心靶点,经由多条信号通路介导产生效应。

    2023年02期 v.37 25-29+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7K]
    [下载次数:1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研究进展

    张剑;刘福明;

    冠心病和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如冠脉单支弥漫性阻塞、多根血管闭塞等血管病变,造成更严重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益气养阴活血法是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治法,具有改善症状,调整糖脂代谢、提高心功能等作用。主要对于益气养阴活血法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023年02期 v.3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研究进展

    张剑;刘福明;

    冠心病和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如冠脉单支弥漫性阻塞、多根血管闭塞等血管病变,造成更严重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益气养阴活血法是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治法,具有改善症状,调整糖脂代谢、提高心功能等作用。主要对于益气养阴活血法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023年02期 v.3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李松岩;刘宇;王世轩;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以腰腿痛、下肢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好发于L_4/L_5和L_5/S_1椎间盘,严重的神经根麻痹和马尾综合征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其余首选保守治疗,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腰椎退变、老化的人群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采取保守治疗。随着中医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医在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疗效显著。尤其是针灸、针刀、推拿,其治疗成本较低且患者接受度高,开展中医治疗的前景非常广阔。现将近5年来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研究整理,从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熏洗、推拿正骨、针灸、小针刀、联合疗法7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参考和借鉴。其中在中药汤剂内服、中药外敷及中药熏蒸方面要注重个体化,辨证施治,使患者获得更好,更持久的疗效。针灸、小针刀及推拿正骨方面要注重结合影像学、现代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在联合疗法方面也应该突出个体化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不但要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优势,而且应该更广泛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来进一步加强药理学和动物试验研究,并在临床研究中增加相应的影像学指标,不断地丰富完善并深入了解中医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机制。

    2023年02期 v.3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2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李松岩;刘宇;王世轩;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以腰腿痛、下肢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好发于L_4/L_5和L_5/S_1椎间盘,严重的神经根麻痹和马尾综合征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其余首选保守治疗,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腰椎退变、老化的人群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采取保守治疗。随着中医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医在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疗效显著。尤其是针灸、针刀、推拿,其治疗成本较低且患者接受度高,开展中医治疗的前景非常广阔。现将近5年来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研究整理,从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熏洗、推拿正骨、针灸、小针刀、联合疗法7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参考和借鉴。其中在中药汤剂内服、中药外敷及中药熏蒸方面要注重个体化,辨证施治,使患者获得更好,更持久的疗效。针灸、小针刀及推拿正骨方面要注重结合影像学、现代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在联合疗法方面也应该突出个体化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不但要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优势,而且应该更广泛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来进一步加强药理学和动物试验研究,并在临床研究中增加相应的影像学指标,不断地丰富完善并深入了解中医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机制。

    2023年02期 v.3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2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决明子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王金梅;王东海;秦琦;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决明子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决明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预测与高血压相关的靶基因,将药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借助String平台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最后使用R 4.0.3软件、引用Stringi数据包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决明子治疗高血压的活性成分15个,潜在作用靶点68个,与高血压有关的交集靶点26个;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767个,细胞组分(CC)条目43个、分子功能(MF)条目87个。KNGG信号通路共92条,主要涉及的通路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钙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结论 决明子主要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联合治疗高血压,为后续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2023年02期 v.37 36-38+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决明子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王金梅;王东海;秦琦;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决明子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决明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预测与高血压相关的靶基因,将药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借助String平台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最后使用R 4.0.3软件、引用Stringi数据包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决明子治疗高血压的活性成分15个,潜在作用靶点68个,与高血压有关的交集靶点26个;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767个,细胞组分(CC)条目43个、分子功能(MF)条目87个。KNGG信号通路共92条,主要涉及的通路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钙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结论 决明子主要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联合治疗高血压,为后续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2023年02期 v.37 36-38+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Meta分析

    甘德成;杨丽霞;米登海;李迈;

    目的 系统评价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Springer、NoteExpress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1年2月。由两人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结局指标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1224例患者,对照组611例,观察组613例。显示使用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于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9,95%CI(1.21,1.37),Z=8.36,P<0.000 01],改善空腹血糖[MD=-2.65,95%CI(-3.16,-2.13),Z=10.03,P<0.000 01]、餐后2 h血糖[MD=-2.59,95%CI(-3.23,-1.95),Z=7.94,P<0.000 01]、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水平[MD=-5.06,95%CI(-6.96,-3.15),Z=5.19,P<0.000 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SMD=-0.44,95%CI(-0.64,-0.24),Z=4.34,P<0.000 1]、C反应蛋白水平[MD=-1.53,95%CI(-1.90,-1.16),Z=8.14,P<0.000 01]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生脉散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升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提升结果的可靠性。

    2023年02期 v.37 39-42+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4K]
    [下载次数:8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Meta分析

    甘德成;杨丽霞;米登海;李迈;

    目的 系统评价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Springer、NoteExpress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1年2月。由两人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结局指标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1224例患者,对照组611例,观察组613例。显示使用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于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9,95%CI(1.21,1.37),Z=8.36,P<0.000 01],改善空腹血糖[MD=-2.65,95%CI(-3.16,-2.13),Z=10.03,P<0.000 01]、餐后2 h血糖[MD=-2.59,95%CI(-3.23,-1.95),Z=7.94,P<0.000 01]、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水平[MD=-5.06,95%CI(-6.96,-3.15),Z=5.19,P<0.000 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SMD=-0.44,95%CI(-0.64,-0.24),Z=4.34,P<0.000 1]、C反应蛋白水平[MD=-1.53,95%CI(-1.90,-1.16),Z=8.14,P<0.000 01]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生脉散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升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提升结果的可靠性。

    2023年02期 v.37 39-42+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4K]
    [下载次数:8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痰瘀同治”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廖远生;廖吉连;唐佳茜;高丽丽;吴成翰;

    目的 基于“痰瘀同治”理念观察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收治的ICH患者63例(最终纳入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口服脑血宁方100 mL,2次/d,连续治疗14 d。分别采用BI指数和NIHSS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临床有效率及愈显率。在入组当天及第7天行头颅CT平扫,评价血肿吸收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BI指数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痰瘀同治”指导下应用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能提高临床愈显率,促进血肿吸收,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2023年02期 v.3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痰瘀同治”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廖远生;廖吉连;唐佳茜;高丽丽;吴成翰;

    目的 基于“痰瘀同治”理念观察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收治的ICH患者63例(最终纳入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口服脑血宁方100 mL,2次/d,连续治疗14 d。分别采用BI指数和NIHSS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临床有效率及愈显率。在入组当天及第7天行头颅CT平扫,评价血肿吸收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BI指数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痰瘀同治”指导下应用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能提高临床愈显率,促进血肿吸收,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2023年02期 v.3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线粒体自噬理论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佟惊宇;姜钧文;孔德昭;张妮;

    线粒体自噬是为了保证线粒体的质量及细胞内部稳态,而进行的选择性清除细胞中损伤线粒体的一种方式,它广泛参与到多种疾病病理变化的过程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主要病变与抗氧化应激障碍、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密不可分,线粒体自噬障碍可一定程度加重AS的进程。中医认为AS的出现与脾失健运,痰瘀互结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这种清除损伤线粒体的方法与中医的祛痰化瘀理论相一致。从中、西医不同角度,结合国内外的文献研究,探讨健脾祛痰化瘀的中医治法与线粒体自噬在AS中的治疗作用。

    2023年02期 v.3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线粒体自噬理论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佟惊宇;姜钧文;孔德昭;张妮;

    线粒体自噬是为了保证线粒体的质量及细胞内部稳态,而进行的选择性清除细胞中损伤线粒体的一种方式,它广泛参与到多种疾病病理变化的过程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主要病变与抗氧化应激障碍、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密不可分,线粒体自噬障碍可一定程度加重AS的进程。中医认为AS的出现与脾失健运,痰瘀互结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这种清除损伤线粒体的方法与中医的祛痰化瘀理论相一致。从中、西医不同角度,结合国内外的文献研究,探讨健脾祛痰化瘀的中医治法与线粒体自噬在AS中的治疗作用。

    2023年02期 v.3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瘟疫论》理论从“湿疫咳”角度探析新冠病毒感染临证辨治

    方芳;吴国水;

    目的 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基于《瘟疫论》理论,从“湿疫咳”角度探讨新冠病毒感染病因病机及中医诊治策略。方法 钻研经典,结合临证经验,分析湿浊、疫疠毒邪伏膜原与新冠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 以湿浊为特性的疫疠毒邪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病因之一,患者多有湿证表现(风湿、寒湿、湿热),疫毒遏湿致病特性、邪伏膜原(主要损及肺脾二经)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治疗当祛湿辟秽法贯穿防治始终,祛邪宜快务尽,重视透达膜原方法,以期截断扭转;病位在肺,当顺应肺的生理特性,及时清理继发病理产物;恢复期注重调理肺、脾、肾。所举医案,具体诠释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 疫毒湿邪在新冠病毒感染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重视把握邪伏膜原的关键时机与疾病的转归预后密切相关。从病名、病因、病机、病位、治法层面探讨可加深对“湿疫咳”与感染本质的理解,对于中医学临床防治疫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3年02期 v.37 50-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1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瘟疫论》理论从“湿疫咳”角度探析新冠病毒感染临证辨治

    方芳;吴国水;

    目的 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基于《瘟疫论》理论,从“湿疫咳”角度探讨新冠病毒感染病因病机及中医诊治策略。方法 钻研经典,结合临证经验,分析湿浊、疫疠毒邪伏膜原与新冠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 以湿浊为特性的疫疠毒邪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病因之一,患者多有湿证表现(风湿、寒湿、湿热),疫毒遏湿致病特性、邪伏膜原(主要损及肺脾二经)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治疗当祛湿辟秽法贯穿防治始终,祛邪宜快务尽,重视透达膜原方法,以期截断扭转;病位在肺,当顺应肺的生理特性,及时清理继发病理产物;恢复期注重调理肺、脾、肾。所举医案,具体诠释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 疫毒湿邪在新冠病毒感染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重视把握邪伏膜原的关键时机与疾病的转归预后密切相关。从病名、病因、病机、病位、治法层面探讨可加深对“湿疫咳”与感染本质的理解,对于中医学临床防治疫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3年02期 v.37 50-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1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肺结节的中医治疗进展

    杨彤;陈勇;王洁;任毅;

    肺结节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它的科学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西医针对未达到手术指征的肺结节常常以随访为主,治疗措施有限,患者往往得不到有效治疗,精神压力大,形成恶性循环。此时,中医能充分发挥优势,中医可以多靶点、多途径、多方环节治疗肺结节。中医认为,肺结节与禀赋不足、饮食失宜、情志不调、体质及环境因素等有关,本病病因病机为“虚”“痰”“瘀”“毒”相互搏结,阻碍气机而成,以补虚,化痰,活血,解毒为治疗大法,兼以行气,祛湿,清热等治疗;此外,扶正思想应贯穿肺结节治疗始终。

    2023年02期 v.3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8K]
    [下载次数:2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肺结节的中医治疗进展

    杨彤;陈勇;王洁;任毅;

    肺结节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它的科学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西医针对未达到手术指征的肺结节常常以随访为主,治疗措施有限,患者往往得不到有效治疗,精神压力大,形成恶性循环。此时,中医能充分发挥优势,中医可以多靶点、多途径、多方环节治疗肺结节。中医认为,肺结节与禀赋不足、饮食失宜、情志不调、体质及环境因素等有关,本病病因病机为“虚”“痰”“瘀”“毒”相互搏结,阻碍气机而成,以补虚,化痰,活血,解毒为治疗大法,兼以行气,祛湿,清热等治疗;此外,扶正思想应贯穿肺结节治疗始终。

    2023年02期 v.3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8K]
    [下载次数:2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推拿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张旭;冶尕西;庞雨倩;陈夏暄;

    目的 探究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四个数据库中搜索,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空白对照或者安慰性治疗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19年12月1日。所有数据由两位作者独立评估和提取。Cochrane合作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用于评估所选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对推拿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6篇文献,359名参与者被最终被纳入。推拿疗法较空白对照及安慰性治疗可以改善特定距离内行走时间(MD=-1.60, 95%CI=-2.57~-0.63,P<0.05),然而并不能有效的缓解疼痛(SMD=-0.38, 95%CI=-1.35~0.19,P>0.05),单个研究表明推拿可以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MD=8.21, 95%CI=-2.09~14.33,P<0.05)。结论 推拿疗法可能可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然而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以及现有的研究质量较低,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2023年02期 v.37 56-59+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4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推拿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张旭;冶尕西;庞雨倩;陈夏暄;

    目的 探究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四个数据库中搜索,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空白对照或者安慰性治疗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19年12月1日。所有数据由两位作者独立评估和提取。Cochrane合作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用于评估所选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对推拿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6篇文献,359名参与者被最终被纳入。推拿疗法较空白对照及安慰性治疗可以改善特定距离内行走时间(MD=-1.60, 95%CI=-2.57~-0.63,P<0.05),然而并不能有效的缓解疼痛(SMD=-0.38, 95%CI=-1.35~0.19,P>0.05),单个研究表明推拿可以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MD=8.21, 95%CI=-2.09~14.33,P<0.05)。结论 推拿疗法可能可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然而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以及现有的研究质量较低,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2023年02期 v.37 56-59+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4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信号通路中医研究进展

    黄莹莹;冷锦红;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以肢体远端对称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显著升高,受到广泛关注。在PDPN发生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的5条信号通路即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MAPK)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及磷脂酰肌醇一3激酶/丝廓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阐述5条信号通路对PDPN的影响,以期为未来PDPN的中医研究提供方向。

    2023年02期 v.3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信号通路中医研究进展

    黄莹莹;冷锦红;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以肢体远端对称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显著升高,受到广泛关注。在PDPN发生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的5条信号通路即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MAPK)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及磷脂酰肌醇一3激酶/丝廓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阐述5条信号通路对PDPN的影响,以期为未来PDPN的中医研究提供方向。

    2023年02期 v.37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程护理康复联合针灸对脑梗死患者卧床期间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张韶博;徐晓玉;王利辉;

    目的 研究探讨全程护理康复联合针灸对脑梗死患者卧床期间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脑梗死患者98例进行治疗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治疗期间进行脑梗死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采用针灸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行全程护理康复干预。在治疗干预结束后评估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C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7%(4/49),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4.49%(12/49)(P<0.05)。观察组GQOLI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的护理满意度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危重护理、康复指导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康复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的干预效果良好,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减轻,认知功能改善,住院期间的相关并发症显著降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5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全程护理康复联合针灸对脑梗死患者卧床期间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张韶博;徐晓玉;王利辉;

    目的 研究探讨全程护理康复联合针灸对脑梗死患者卧床期间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脑梗死患者98例进行治疗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治疗期间进行脑梗死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采用针灸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行全程护理康复干预。在治疗干预结束后评估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C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7%(4/49),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4.49%(12/49)(P<0.05)。观察组GQOLI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的护理满意度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危重护理、康复指导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康复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的干预效果良好,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减轻,认知功能改善,住院期间的相关并发症显著降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5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山西门氏杂病学术流派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崔鹏飞;禹江琳;邓晓鹏;李孝波;梁继丹;赵鑫;

    目的 挖掘山西门氏杂病学术流派治疗失眠的用方规律和临床特色思想,促进名中医传承工作更好地实施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9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山西门氏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有效病案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结果 共收集378例处方,含有75味中药,多为甘、温药物,以归脾经为主,其次为肾和胃经。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为茯苓。药对组合为茯苓-炒白术,演化得到基于熵聚类的新方组合2个。结论 对失眠的诊治,山西门氏杂病学术流派善于运用兴阳法,重视胃气,改善认知的方法,采用联合方组的形式在诊疗过程中灵活地遣方用药,具备鲜明的特色,形成一定的规律,可为研究失眠的治疗提供借鉴。

    2023年02期 v.37 66-69+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山西门氏杂病学术流派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崔鹏飞;禹江琳;邓晓鹏;李孝波;梁继丹;赵鑫;

    目的 挖掘山西门氏杂病学术流派治疗失眠的用方规律和临床特色思想,促进名中医传承工作更好地实施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9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山西门氏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有效病案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结果 共收集378例处方,含有75味中药,多为甘、温药物,以归脾经为主,其次为肾和胃经。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为茯苓。药对组合为茯苓-炒白术,演化得到基于熵聚类的新方组合2个。结论 对失眠的诊治,山西门氏杂病学术流派善于运用兴阳法,重视胃气,改善认知的方法,采用联合方组的形式在诊疗过程中灵活地遣方用药,具备鲜明的特色,形成一定的规律,可为研究失眠的治疗提供借鉴。

    2023年02期 v.37 66-69+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俞慎初加味来复汤临证经验

    刘德荣;罗邦水;赫建斌;

    俞慎初教授从事中医工作近70载,临证灵活运用前贤名方,积累丰富经验,其根据张锡纯来复汤化裁创制的新方—加味来复汤,在治疗因气损阴亏欲脱的暴喘、心力衰竭、日久盗汗等病证,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病案整理总结以介绍。

    2023年02期 v.37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慎初加味来复汤临证经验

    刘德荣;罗邦水;赫建斌;

    俞慎初教授从事中医工作近70载,临证灵活运用前贤名方,积累丰富经验,其根据张锡纯来复汤化裁创制的新方—加味来复汤,在治疗因气损阴亏欲脱的暴喘、心力衰竭、日久盗汗等病证,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病案整理总结以介绍。

    2023年02期 v.37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肝论治原发性痛经

    乔韵淇;王翠霞;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或伴有其他不适的妇科常见疾病。现代医学尚未明确其病因,缺少有效药物根治。笔者通过总结文献和临床观察,认为痛经与肝的病理联系紧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痛经一证可分虚实,实者为肝郁气滞血瘀、寒凝肝脉、肝郁脾虚生湿,湿郁化热,壅滞胞宫,不通则痛;虚者为肝血不足、肝肾亏虚,不荣则痛。以调治肝脏为治疗中心,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2023年02期 v.37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4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肝论治原发性痛经

    乔韵淇;王翠霞;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或伴有其他不适的妇科常见疾病。现代医学尚未明确其病因,缺少有效药物根治。笔者通过总结文献和临床观察,认为痛经与肝的病理联系紧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痛经一证可分虚实,实者为肝郁气滞血瘀、寒凝肝脉、肝郁脾虚生湿,湿郁化热,壅滞胞宫,不通则痛;虚者为肝血不足、肝肾亏虚,不荣则痛。以调治肝脏为治疗中心,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2023年02期 v.37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4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血糖波动中医论治浅析

    丁喆;谢文皎;王柔钧;孙鑫;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血糖控制“四位一体”的新概念,即兼顾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已然成为血糖达标情况下并发症继续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现代医学针对血糖波动提出“精细降糖,平稳达标”这一新概念,而中医学对于血糖波动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从而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2023年02期 v.37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血糖波动中医论治浅析

    丁喆;谢文皎;王柔钧;孙鑫;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血糖控制“四位一体”的新概念,即兼顾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已然成为血糖达标情况下并发症继续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现代医学针对血糖波动提出“精细降糖,平稳达标”这一新概念,而中医学对于血糖波动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从而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2023年02期 v.37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勇玉中西医结合论治老年人反复发作性眩晕(虚证)的临床经验

    王庆宇;邱勇玉;邢喜平;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眩晕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探索,医师对眩晕的认识逐步深入,眩晕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多学科的症状,临床工作中需要多科室协作完成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反复发作性眩晕虚证体现出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减少复发,旨在介绍邱勇玉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认识老年人反复发作性眩晕虚证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经验以及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并附医案和分析。

    2023年02期 v.37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邱勇玉中西医结合论治老年人反复发作性眩晕(虚证)的临床经验

    王庆宇;邱勇玉;邢喜平;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眩晕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探索,医师对眩晕的认识逐步深入,眩晕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多学科的症状,临床工作中需要多科室协作完成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反复发作性眩晕虚证体现出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减少复发,旨在介绍邱勇玉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认识老年人反复发作性眩晕虚证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经验以及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并附医案和分析。

    2023年02期 v.37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

    董璐阳;张琳;李怡辉;

    目的 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1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中医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呼吸机脱机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O_2)、氧合指数(OI)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oll样受体4(TLR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干预效果良好,能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37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

    董璐阳;张琳;李怡辉;

    目的 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1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中医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呼吸机脱机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O_2)、氧合指数(OI)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oll样受体4(TLR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干预效果良好,能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37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机制探讨

    马晴;张威;高佩佩;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属于病理性神经痛,剧烈疼痛严重干扰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故而一种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必不可少。求本溯源,想要获得有效的治疗方法,就要分析其发病机制,进而对其针对性治疗。针刺治疗各种痛症的效果显著,且近年来以其安全,便捷等优势获得患者广泛认可。故通过对近五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临床中应用针刺治疗带状疱疹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6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机制探讨

    马晴;张威;高佩佩;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属于病理性神经痛,剧烈疼痛严重干扰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故而一种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必不可少。求本溯源,想要获得有效的治疗方法,就要分析其发病机制,进而对其针对性治疗。针刺治疗各种痛症的效果显著,且近年来以其安全,便捷等优势获得患者广泛认可。故通过对近五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临床中应用针刺治疗带状疱疹提供参考。

    2023年02期 v.3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6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护理在冠心病中的价值

    董晓双;李婷;董晓婷;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在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此次试验对象为冠心病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年1月—2020年6月,入选患者共90例,利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实施常规西医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情绪疏导及健康宣教等;余下45例在常规西医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常规西医护理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增加中医药辨证分型护理、中医推拿护理、情志护理以及穴位贴敷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心理状态,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统计两组的遵医率。结果 在心理状态评分与心功能方面,两组在干预前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其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在日常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社会活动评分上是,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遵医率上,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恢复其心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提高遵医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3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护理在冠心病中的价值

    董晓双;李婷;董晓婷;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在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此次试验对象为冠心病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年1月—2020年6月,入选患者共90例,利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实施常规西医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情绪疏导及健康宣教等;余下45例在常规西医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常规西医护理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增加中医药辨证分型护理、中医推拿护理、情志护理以及穴位贴敷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心理状态,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统计两组的遵医率。结果 在心理状态评分与心功能方面,两组在干预前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其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在日常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社会活动评分上是,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遵医率上,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恢复其心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提高遵医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3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结合综合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张静;孟华;全秋艳;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结合综合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中医护理结合综合护理,包括日常护理、情志调节、平衡膳食、中医特色护理等。观察两组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SAS、SDS评分,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躯体、角色、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VAS评分(1.19±0.54)相比对照组VAS评分(3.40±0.79)明显更低,直腿抬高角度(66.14±4.87)相比对照组(61.72±4.89)明显更高,SAS(39.33±5.19)、SDS(40.40±5.6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45.88±5.51)、SDS(48.88±5.32)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躯体功能(66.40±6.20)、角色功能(79.53±6.95)、情感功能(82.07±8.30)、社会功能(79.37±7.98)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54.07±6.45)、角色功能(65.65±5.99)、情感功能(76.77±7.25)、社会功能(74.67±7.2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合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疼痛感,恢复身体健康,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好。

    2023年02期 v.37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7K]
    [下载次数:10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结合综合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张静;孟华;全秋艳;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结合综合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中医护理结合综合护理,包括日常护理、情志调节、平衡膳食、中医特色护理等。观察两组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SAS、SDS评分,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躯体、角色、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VAS评分(1.19±0.54)相比对照组VAS评分(3.40±0.79)明显更低,直腿抬高角度(66.14±4.87)相比对照组(61.72±4.89)明显更高,SAS(39.33±5.19)、SDS(40.40±5.6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45.88±5.51)、SDS(48.88±5.32)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躯体功能(66.40±6.20)、角色功能(79.53±6.95)、情感功能(82.07±8.30)、社会功能(79.37±7.98)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54.07±6.45)、角色功能(65.65±5.99)、情感功能(76.77±7.25)、社会功能(74.67±7.2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合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疼痛感,恢复身体健康,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好。

    2023年02期 v.37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7K]
    [下载次数:10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联合大黄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张艳秋;彭寅;杜丽娟;

    目的 研究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大黄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6例分配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辅助应用大黄治疗及ICU基础护理,观察组增加循证护理。评估比较组间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种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4/53),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2.64%(12/53)(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大黄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使得重症胰腺炎性反应状快速消退,患者住院时间减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联合大黄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张艳秋;彭寅;杜丽娟;

    目的 研究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大黄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6例分配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辅助应用大黄治疗及ICU基础护理,观察组增加循证护理。评估比较组间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种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4/53),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2.64%(12/53)(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大黄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使得重症胰腺炎性反应状快速消退,患者住院时间减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护理模式探讨及对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

    王喜科;姚前前;王喜乐;

    目的 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医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4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其中男例,女例,年龄20~63岁,病程8~21 d,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中医护理模式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变化以及护理效果、溃疡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帮助患者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有利于病症的痊愈,提高护理效率,使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2023年02期 v.37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护理模式探讨及对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

    王喜科;姚前前;王喜乐;

    目的 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医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4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其中男例,女例,年龄20~63岁,病程8~21 d,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中医护理模式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变化以及护理效果、溃疡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帮助患者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有利于病症的痊愈,提高护理效率,使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2023年02期 v.37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护理在老年性眩晕中的价值

    刘丽君;梁志芳;潘艳云;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在老年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功能评分、情感评分、躯体评分及总得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PSQI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性眩晕中应用中医辨证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能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37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护理在老年性眩晕中的价值

    刘丽君;梁志芳;潘艳云;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在老年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功能评分、情感评分、躯体评分及总得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PSQI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性眩晕中应用中医辨证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能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37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护理对颈椎病患者颈肩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姚佳萍;刘小宁;申薇;

    目的 分析颈椎病患者中医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包括临床护理疗效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护理疗效94.00%,对照组临床护理疗效8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与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颈肩痛,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下,对提高治愈率有积极作用。

    2023年02期 v.37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9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护理对颈椎病患者颈肩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姚佳萍;刘小宁;申薇;

    目的 分析颈椎病患者中医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包括临床护理疗效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护理疗效94.00%,对照组临床护理疗效8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与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颈肩痛,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下,对提高治愈率有积极作用。

    2023年02期 v.37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9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高亚玲;李燕;何芳;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行中医特色护理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入研究的对象为医院2020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2例胃癌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5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中医特色护理。以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次数、腹胀评分、肠胃功能障碍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肠鸣音次数、腹胀评分、肠胃功能障碍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试验组肠鸣音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评分、肠胃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在胃癌术后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同时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3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0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高亚玲;李燕;何芳;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行中医特色护理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入研究的对象为医院2020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2例胃癌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5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中医特色护理。以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次数、腹胀评分、肠胃功能障碍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肠鸣音次数、腹胀评分、肠胃功能障碍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试验组肠鸣音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评分、肠胃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在胃癌术后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同时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23年02期 v.3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0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亲情疏导下的心理护理干预联合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黄锦;王辉;张媛;

    目的 研究探讨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联合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及对患者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98例产后缺乳产妇为干预对象,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通乳丹内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泌乳量、中医证候评分、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时的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乳汁涩少、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包括HAMA-14、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联合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良好,可增加产妇的产后泌乳量,改善产妇的各项中医证候,提高产妇的心理状态水平,产妇的满意度较高,有较高的护理实践价值。

    2023年02期 v.3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亲情疏导下的心理护理干预联合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黄锦;王辉;张媛;

    目的 研究探讨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联合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及对患者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98例产后缺乳产妇为干预对象,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通乳丹内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泌乳量、中医证候评分、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时的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乳汁涩少、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包括HAMA-14、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联合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良好,可增加产妇的产后泌乳量,改善产妇的各项中医证候,提高产妇的心理状态水平,产妇的满意度较高,有较高的护理实践价值。

    2023年02期 v.3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磨汤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策;王二香;

    目的 研究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磨汤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1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以四磨汤治疗及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直肠压力、肛门内括约肌压力、肛门外括约肌压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AC-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38%(53/58),高于对照组患者75.86%(44/58)(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磨汤对功能性便秘的干预效果良好,可改善便秘症状,恢复肛肠动力学正常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3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磨汤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策;王二香;

    目的 研究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磨汤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1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以四磨汤治疗及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直肠压力、肛门内括约肌压力、肛门外括约肌压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AC-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38%(53/58),高于对照组患者75.86%(44/58)(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磨汤对功能性便秘的干预效果良好,可改善便秘症状,恢复肛肠动力学正常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3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陈渊李;张晨;耿值;

    目的 分析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所有研究对象为上述时间段内收治的90例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并均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对症治疗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纳呆乏力改善时间、住院时长)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浓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纳呆乏力改善时间、住院时长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虽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PaO_2、SaO_2等血气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而血气指标PaCO_2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改善患者预后,并以此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2023年02期 v.3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陈渊李;张晨;耿值;

    目的 分析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所有研究对象为上述时间段内收治的90例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并均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对症治疗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纳呆乏力改善时间、住院时长)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浓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纳呆乏力改善时间、住院时长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虽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PaO_2、SaO_2等血气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而血气指标PaCO_2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诊重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改善患者预后,并以此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2023年02期 v.3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CICARE干预模式联合肾康注射液对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效果分析

    曹莹;刘亚非;吴梦;

    目的 研究探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CICARE)干预模式联合肾康注射液对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98例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肾康注射液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增加CICARE护理管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BUN、Scr、UAE、β_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在肾康注射液治疗期间采用CICARE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提高患者的肾功能BUN、Scr、UAE、β_2-MG水平,改善患者的干预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ICARE干预模式联合肾康注射液对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效果分析

    曹莹;刘亚非;吴梦;

    目的 研究探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CICARE)干预模式联合肾康注射液对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98例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肾康注射液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增加CICARE护理管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BUN、Scr、UAE、β_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在肾康注射液治疗期间采用CICARE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提高患者的肾功能BUN、Scr、UAE、β_2-MG水平,改善患者的干预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引阳入阴推拿与情绪释放联合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失眠的效果观察

    易利霞;曹予文;赵紫昊;

    目的 探讨引阳入阴推拿与情绪释放联合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术后失眠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在失眠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引阳入阴推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绪释放技术干预,两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多导睡眠图(PSG)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及睡眠潜伏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引阳入阴推拿联合情绪释放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简单易用、疗效显著。

    2023年02期 v.37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引阳入阴推拿与情绪释放联合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失眠的效果观察

    易利霞;曹予文;赵紫昊;

    目的 探讨引阳入阴推拿与情绪释放联合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术后失眠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在失眠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引阳入阴推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绪释放技术干预,两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多导睡眠图(PSG)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及睡眠潜伏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引阳入阴推拿联合情绪释放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简单易用、疗效显著。

    2023年02期 v.37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热奄包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高梦颖;李素敏;章均;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证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评价热奄包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142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经辨证属气滞血瘀证,治疗组为中药热奄包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的气滞血瘀证患者共71例,对照组为伊托必利治疗的气滞血瘀证患者共71例。术后治疗时间为3d,记录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胃肠恢复的总体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方面均早于对照组;术后腹胀痛评分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热奄包能缩短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提高术后胃肠恢复的总体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住院舒适度。

    2023年02期 v.37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1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热奄包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高梦颖;李素敏;章均;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证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评价热奄包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142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经辨证属气滞血瘀证,治疗组为中药热奄包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的气滞血瘀证患者共71例,对照组为伊托必利治疗的气滞血瘀证患者共71例。术后治疗时间为3d,记录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胃肠恢复的总体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方面均早于对照组;术后腹胀痛评分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热奄包能缩短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提高术后胃肠恢复的总体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住院舒适度。

    2023年02期 v.37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1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

    陈雪琴;王侠;殷晓利;

    目的 分析脑中风偏瘫患者中中医特色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脑中风偏瘫者123例,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中医特色康复护理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FMA)评分(62.85±6.54)分,对照组患者FMA评分(73.55±7.25)分,可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SAS)评分(23.16±2.18)分、抑郁(SDS)评分(25.14±2.16)分,对照组患分别为(38.46±3.26)分、(39.41±3.22)分,可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WHO-QOL)评分中生理功能(80.68±11.32)分、心理状态(84.69±14.32)分、独立性(83.54±12.30)分、社会关系(87.59±13.12)分、环境和精神/宗教/个人信仰(85.52±11.14)分,对照组患者各项WHO-QOL评分分别为(72.25±13.15)分、(69.85±10.20)分、(71.35±13.24)分、(71.85±12.16)分、(76.72±11.08)分,可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7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5.25%,可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同时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该护理模式易被患者接受,对疾病的快速恢复有重要意义。

    2023年02期 v.37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7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

    陈雪琴;王侠;殷晓利;

    目的 分析脑中风偏瘫患者中中医特色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脑中风偏瘫者123例,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中医特色康复护理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FMA)评分(62.85±6.54)分,对照组患者FMA评分(73.55±7.25)分,可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SAS)评分(23.16±2.18)分、抑郁(SDS)评分(25.14±2.16)分,对照组患分别为(38.46±3.26)分、(39.41±3.22)分,可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WHO-QOL)评分中生理功能(80.68±11.32)分、心理状态(84.69±14.32)分、独立性(83.54±12.30)分、社会关系(87.59±13.12)分、环境和精神/宗教/个人信仰(85.52±11.14)分,对照组患者各项WHO-QOL评分分别为(72.25±13.15)分、(69.85±10.20)分、(71.35±13.24)分、(71.85±12.16)分、(76.72±11.08)分,可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7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5.25%,可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同时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该护理模式易被患者接受,对疾病的快速恢复有重要意义。

    2023年02期 v.37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7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电针中脘足三里太冲配合整脊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马伟军;郑希同;

    目的 探讨电针中脘、足三里、太冲,配合整脊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46例门诊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3例。常规组采用电针加常规穴位按摩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中脘足三里配合整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TL、PGⅡ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TL、PGⅡ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电针中脘、足三里、太冲配合整脊用于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能够改善MTL和PGⅡ水平。

    2023年02期 v.37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电针中脘足三里太冲配合整脊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马伟军;郑希同;

    目的 探讨电针中脘、足三里、太冲,配合整脊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46例门诊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23例。常规组采用电针加常规穴位按摩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中脘足三里配合整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TL、PGⅡ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TL、PGⅡ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电针中脘、足三里、太冲配合整脊用于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能够改善MTL和PGⅡ水平。

    2023年02期 v.37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教育-鼓励-工作-运动-评估干预联合补肾调肝法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莹莹;王素平;葛亚辉;

    目的 研究探讨教育-鼓励-工作-运动-评估干预联合补肾调肝法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02例肾移植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行进行肾移植术,对照组术后以补肾调肝法治疗,观察组以教育-鼓励-工作-运动-评估干预联合补肾调肝法治疗。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负性情绪、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包括面浮肢肿、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等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包括按时服药、规律休息、规律饮食、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教育-鼓励-工作-运动-评估干预联合补肾调肝法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降低患者康复期间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教育-鼓励-工作-运动-评估干预联合补肾调肝法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莹莹;王素平;葛亚辉;

    目的 研究探讨教育-鼓励-工作-运动-评估干预联合补肾调肝法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02例肾移植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行进行肾移植术,对照组术后以补肾调肝法治疗,观察组以教育-鼓励-工作-运动-评估干预联合补肾调肝法治疗。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负性情绪、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包括面浮肢肿、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等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包括按时服药、规律休息、规律饮食、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教育-鼓励-工作-运动-评估干预联合补肾调肝法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降低患者康复期间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3年02期 v.37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脊柱术后尿潴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丹丹;孙玉娟;张秀珍;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运用在脊柱手术患者身上,对其尿潴留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于2020年10月—2021年11月选用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脊柱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共计符合选入准则与剔除准则存在100例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小组内部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形式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研究两小组患者的医治疗效、护理满意度、医治依从性、尿潴留、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医治疗效、护理满意度、医治依从性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相比于干预前得到理想转变,且试验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自主排尿时长减低更为显著相比于对照组更理想;干预后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相比于干预前得到理想转变,且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更为显著相比于对照组更高,负面情绪更低(P<0.05)。结论 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确保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展开,所取护理成果达到理想预期,确保患者术后尿潴留现象得到理想改善,医治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得到理想提升,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

    2023年02期 v.37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1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脊柱术后尿潴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丹丹;孙玉娟;张秀珍;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运用在脊柱手术患者身上,对其尿潴留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于2020年10月—2021年11月选用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脊柱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共计符合选入准则与剔除准则存在100例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小组内部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形式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研究两小组患者的医治疗效、护理满意度、医治依从性、尿潴留、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医治疗效、护理满意度、医治依从性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残余尿量相比于干预前得到理想转变,且试验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自主排尿时长减低更为显著相比于对照组更理想;干预后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相比于干预前得到理想转变,且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更为显著相比于对照组更高,负面情绪更低(P<0.05)。结论 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确保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展开,所取护理成果达到理想预期,确保患者术后尿潴留现象得到理想改善,医治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得到理想提升,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

    2023年02期 v.37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1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继洲辨证施治学术思想

    陈婷;张袁荷;金瑛;

    通过对《针灸大成》文献研究及金瑛教授临床经验总结从而对杨继洲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杨继洲崇尚经典,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杨氏特色的辨证施治诊疗思维及学术思想。《针灸大成》一书中充分体现出他重视辨证审因,治病求本的临床思维,尤其强调从辨病位、辨标本虚实、辨阴阳寒热三方面着手,随证采用灵活变通的治疗手段以施治,具有针、灸、药、按摩并重,协同奏效,选穴精妙,补泻得宜的特色。金瑛教授在传承杨氏辨证施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筋骨并重”理论,采用针药联合正骨手法治疗各类脊柱相关疾病,内外兼治起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之功。

    2023年02期 v.37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4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继洲辨证施治学术思想

    陈婷;张袁荷;金瑛;

    通过对《针灸大成》文献研究及金瑛教授临床经验总结从而对杨继洲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杨继洲崇尚经典,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杨氏特色的辨证施治诊疗思维及学术思想。《针灸大成》一书中充分体现出他重视辨证审因,治病求本的临床思维,尤其强调从辨病位、辨标本虚实、辨阴阳寒热三方面着手,随证采用灵活变通的治疗手段以施治,具有针、灸、药、按摩并重,协同奏效,选穴精妙,补泻得宜的特色。金瑛教授在传承杨氏辨证施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筋骨并重”理论,采用针药联合正骨手法治疗各类脊柱相关疾病,内外兼治起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之功。

    2023年02期 v.37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4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地方项目推荐

  • 薄氏腹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异常糖链糖蛋白变化情况观察

    肖剑;钟国就;

    目的 探讨薄氏腹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观察异常糖链糖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薄氏腹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al-specific enolase, 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FRA21-1)]、异常糖链糖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 TAP)水平[TAP浓度(凝聚物面积)、TAP阳性率]、治疗总有效率和总稳定率。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比较,治疗前CEA、NSE、CYFRA21-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凝聚面积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AP凝聚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稳定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稳定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薄氏腹针以扶正补虚代表穴位组合“引气归元”法为干预手段能改善“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抵御病情肿瘤,改善预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2023年02期 v.37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薄氏腹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异常糖链糖蛋白变化情况观察

    肖剑;钟国就;

    目的 探讨薄氏腹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观察异常糖链糖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薄氏腹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al-specific enolase, 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FRA21-1)]、异常糖链糖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 TAP)水平[TAP浓度(凝聚物面积)、TAP阳性率]、治疗总有效率和总稳定率。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比较,治疗前CEA、NSE、CYFRA21-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凝聚面积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AP凝聚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稳定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稳定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薄氏腹针以扶正补虚代表穴位组合“引气归元”法为干预手段能改善“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抵御病情肿瘤,改善预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2023年02期 v.37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稿约

    <正>《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中医药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医药学术期刊。注重临床、兼顾理论,报告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搭建探索与交流平台。中医内科乃中医整体观理念之全科(通科),非现代医学临床细分化之内科。本刊所有通联信息均以中国知网网站刊登为准。所收费用均在录用通知上明确。未委托授权任何代理机构或个人。特别声明作者文责自负。

    2023年02期 v.37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稿约

    <正>《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中医药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医药学术期刊。注重临床、兼顾理论,报告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搭建探索与交流平台。中医内科乃中医整体观理念之全科(通科),非现代医学临床细分化之内科。本刊所有通联信息均以中国知网网站刊登为准。所收费用均在录用通知上明确。未委托授权任何代理机构或个人。特别声明作者文责自负。

    2023年02期 v.37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