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贤德;任路;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生物安全问题就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注意。生物安全问题来源广泛,尤其是医源性的病原微生物安全,格外引人注意。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安全问题越发被人们所重视。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问题作为生物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今年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都是病原微生物安全问题的具体体现。微生物学作为农学、医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广泛地在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开设。实验课是微生物学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微生物实验课过程中隐藏的生物安全问题。尤其是医学院校开设的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课会涉及很多医源性微生物实验项目,控制病原微生物意外事件是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关键所在。因此,医学院校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成为生物安全问题的焦点。如何在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微生物学实验课的重点课题。将基于生物安全问题角度出发,探讨医学院校开展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2020年08期 v.3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贤德;任路;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生物安全问题就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注意。生物安全问题来源广泛,尤其是医源性的病原微生物安全,格外引人注意。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安全问题越发被人们所重视。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问题作为生物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今年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都是病原微生物安全问题的具体体现。微生物学作为农学、医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广泛地在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开设。实验课是微生物学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微生物实验课过程中隐藏的生物安全问题。尤其是医学院校开设的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课会涉及很多医源性微生物实验项目,控制病原微生物意外事件是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关键所在。因此,医学院校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成为生物安全问题的焦点。如何在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微生物学实验课的重点课题。将基于生物安全问题角度出发,探讨医学院校开展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2020年08期 v.3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祝海毅;曹晋;陈勇;王洁;罗玲;任毅;
目的基于关联分析挖掘罗玲主任医师治疗肺结节的常用药物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名医馆罗玲主任医师治疗肺结节的患者的门诊病例104例,记录相关诊疗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等一般个人信息,同时记录患者与本次就诊相关的中医四诊和处方用药信息。将中药数据库进行数据标准化,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术语应用,进一步采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 MODELER 14.1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等方法对中药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频数分析显示,处方中共使用药物130味,共2013频次,使用频数在40%以上的药物有17种,共1213频次,累计频率60.26%。核心药物前十味分别是:山药、半夏、夏枯草、莪术、玄参、太子参、浙贝、皂角刺、山慈菇和鳖甲。核心药物分类主要为益气健脾类、燥湿化痰散结类、行气活血化瘀类。关联规则显示,罗玲主任医师治疗肺结节组方中,置信度为100%的药对有两个,分别是"山药、蜂房","山药、山慈菇",三味药物组合体有3个,分别是"山药、鳖甲、浙贝","玄参、山慈菇、莪术"和"玄参、山药、山慈菇",四味药物组合体有1个,是"玄参、山药、蜂房、莪术"。结论罗玲主任医师认为肺结节的主要病机为正气亏虚、痰瘀阻滞、瘀毒互结所致,在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解毒为主。
2020年08期 v.3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祝海毅;曹晋;陈勇;王洁;罗玲;任毅;
目的基于关联分析挖掘罗玲主任医师治疗肺结节的常用药物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名医馆罗玲主任医师治疗肺结节的患者的门诊病例104例,记录相关诊疗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等一般个人信息,同时记录患者与本次就诊相关的中医四诊和处方用药信息。将中药数据库进行数据标准化,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术语应用,进一步采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 MODELER 14.1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等方法对中药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频数分析显示,处方中共使用药物130味,共2013频次,使用频数在40%以上的药物有17种,共1213频次,累计频率60.26%。核心药物前十味分别是:山药、半夏、夏枯草、莪术、玄参、太子参、浙贝、皂角刺、山慈菇和鳖甲。核心药物分类主要为益气健脾类、燥湿化痰散结类、行气活血化瘀类。关联规则显示,罗玲主任医师治疗肺结节组方中,置信度为100%的药对有两个,分别是"山药、蜂房","山药、山慈菇",三味药物组合体有3个,分别是"山药、鳖甲、浙贝","玄参、山慈菇、莪术"和"玄参、山药、山慈菇",四味药物组合体有1个,是"玄参、山药、蜂房、莪术"。结论罗玲主任医师认为肺结节的主要病机为正气亏虚、痰瘀阻滞、瘀毒互结所致,在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解毒为主。
2020年08期 v.3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丁瑞丛;周生花;周德生;刘利娟;
中风病是以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被列为中医四大难症之首,因此挖掘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药具有重要意义。反药被认为是合用可产生毒性反应或不良反应的药物,关于反药是否能在临床中应用,古今均存在较大争议,有反对者,亦有赞同者,对于其在中风病中的运用尤其如此。事实上,反药在中风病中应用历史悠久且较为普遍,据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古今中风病方中,含有"十八反"相反药物者共173首,其中古代方剂111首,近现代方剂62首,其应用主要集中于3组药物,即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组,与半夏、瓜蒌、天花粉组合;藜芦组,与人参、细辛组合;甘草组,与海藻组合,作用主要表现在温经化痰、润通经脉、涌吐风痰等方面。临床应用经验表明,相反药物若辨证准确,运用得当,确能对中风病产生良好的防治作用,因此认为反药在中风病中的运用并非绝对禁忌。由于药物基源、品种、炮制方法、配伍等众多影响反药作用的因素存在,对于古文献中记载的相反药物应当客观地看待,需进一步行理论和实践的挖掘,不能墨守成规的认为反药均不可应用,以使确切有效的药物配伍湮没,影响患者的诊疗。
2020年08期 v.3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丁瑞丛;周生花;周德生;刘利娟;
中风病是以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被列为中医四大难症之首,因此挖掘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药具有重要意义。反药被认为是合用可产生毒性反应或不良反应的药物,关于反药是否能在临床中应用,古今均存在较大争议,有反对者,亦有赞同者,对于其在中风病中的运用尤其如此。事实上,反药在中风病中应用历史悠久且较为普遍,据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古今中风病方中,含有"十八反"相反药物者共173首,其中古代方剂111首,近现代方剂62首,其应用主要集中于3组药物,即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组,与半夏、瓜蒌、天花粉组合;藜芦组,与人参、细辛组合;甘草组,与海藻组合,作用主要表现在温经化痰、润通经脉、涌吐风痰等方面。临床应用经验表明,相反药物若辨证准确,运用得当,确能对中风病产生良好的防治作用,因此认为反药在中风病中的运用并非绝对禁忌。由于药物基源、品种、炮制方法、配伍等众多影响反药作用的因素存在,对于古文献中记载的相反药物应当客观地看待,需进一步行理论和实践的挖掘,不能墨守成规的认为反药均不可应用,以使确切有效的药物配伍湮没,影响患者的诊疗。
2020年08期 v.3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雪梅;江玉;余海龙;
在淋证治疗中有"淋证忌汗"一说,就基本病因病机来看,淋证忌汗无疑有它的合理性,但随着认识的发展,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和方向也应辨证分析,存在合理性,同时对拟定治疗原则和用药也具有反向启迪意义。首先,要重视"合"病的情况,特别是当淋证合并表证时,仍需要解表,或者表里同治,这就可能用到汗法,甚至得汗而解,此时"淋证可汗"。其次,在没有表证时,"淋证可汗"中其"汗"可以具有更丰富的意思,即取"汗之法"或"汗而开之","汗而散之"而无须见"汗之效"。再者,淋证有膏淋、气淋、劳淋等型,在用药上,不少方药中确实用到具有发汗作用的药或一些祛风解表药,但却并非用其发汗解表的本意,这是基于"风药"理论,取"用风治之"之意。风药味辛、质地轻薄、药性升浮,其具有升浮、发散的特点有"升、散、透、窜、燥、动"等功效。能起到燥湿胜湿、畅气调肝、发散邪热、升阳举陷、活血通络等功效,可用于各型淋证的治疗。列举并分析一些临床上运用风药治疗热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淋症的案例,治疗上合理恰当运用风药,是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2020年08期 v.34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雪梅;江玉;余海龙;
在淋证治疗中有"淋证忌汗"一说,就基本病因病机来看,淋证忌汗无疑有它的合理性,但随着认识的发展,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和方向也应辨证分析,存在合理性,同时对拟定治疗原则和用药也具有反向启迪意义。首先,要重视"合"病的情况,特别是当淋证合并表证时,仍需要解表,或者表里同治,这就可能用到汗法,甚至得汗而解,此时"淋证可汗"。其次,在没有表证时,"淋证可汗"中其"汗"可以具有更丰富的意思,即取"汗之法"或"汗而开之","汗而散之"而无须见"汗之效"。再者,淋证有膏淋、气淋、劳淋等型,在用药上,不少方药中确实用到具有发汗作用的药或一些祛风解表药,但却并非用其发汗解表的本意,这是基于"风药"理论,取"用风治之"之意。风药味辛、质地轻薄、药性升浮,其具有升浮、发散的特点有"升、散、透、窜、燥、动"等功效。能起到燥湿胜湿、畅气调肝、发散邪热、升阳举陷、活血通络等功效,可用于各型淋证的治疗。列举并分析一些临床上运用风药治疗热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淋症的案例,治疗上合理恰当运用风药,是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2020年08期 v.34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聪;
目的针对针药并用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8例气血亏虚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予针刺穴位治疗并加用加减归脾汤,对照组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接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DARS眩晕评分、大脑中动脉(M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DARS眩晕评分均降低(P <0.05),LMCA、RMCA以及BA的Vm值均升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DARS眩晕评分降低(P <0.05),LMCA、RMCA以及BA的Vm值均升高(P <0.05),研究组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可以显著改善椎动脉异常血流状态,达到缓解眩晕症状。
2020年08期 v.34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聪;
目的针对针药并用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8例气血亏虚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予针刺穴位治疗并加用加减归脾汤,对照组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接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DARS眩晕评分、大脑中动脉(M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DARS眩晕评分均降低(P <0.05),LMCA、RMCA以及BA的Vm值均升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DARS眩晕评分降低(P <0.05),LMCA、RMCA以及BA的Vm值均升高(P <0.05),研究组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可以显著改善椎动脉异常血流状态,达到缓解眩晕症状。
2020年08期 v.34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永红;闻春波;戚亚敏;石娜娜;李恩耀;
目的观察组内音乐疗法对自闭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来医院接受治疗的自闭症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医院常规医教模式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组内音乐疗法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7周后、治疗15周后4个时间点评估患儿的社交及言语水平,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及音乐治疗量表(MTS)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治疗7周的ABC总分及治疗15周时的ABC总分、交往及语言评分显著降低,治疗7周、15周时的情绪情感交往、音乐发育及行为发育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7周、15周时的社交语言评分及诱导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 <0.05);而对照组仅在治疗15周时的ABC总分及交往评分降低,治疗15周时的情绪情感交往、行为发育评分升高(均P <0.05),治疗15周时的社交语言评分降低,其他评分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15周时的ABC总分及语言评分较低,治疗7周及15周时的情绪情感交往、音乐发育及行为发育评分较高,治疗7周及15周时的诱导评分及治疗15周时的社交语言评分均较低(均P <0.05)。结论组内音乐疗法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儿自闭症状及社交与言语水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2020年08期 v.3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永红;闻春波;戚亚敏;石娜娜;李恩耀;
目的观察组内音乐疗法对自闭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来医院接受治疗的自闭症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医院常规医教模式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组内音乐疗法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7周后、治疗15周后4个时间点评估患儿的社交及言语水平,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及音乐治疗量表(MTS)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治疗7周的ABC总分及治疗15周时的ABC总分、交往及语言评分显著降低,治疗7周、15周时的情绪情感交往、音乐发育及行为发育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7周、15周时的社交语言评分及诱导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 <0.05);而对照组仅在治疗15周时的ABC总分及交往评分降低,治疗15周时的情绪情感交往、行为发育评分升高(均P <0.05),治疗15周时的社交语言评分降低,其他评分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15周时的ABC总分及语言评分较低,治疗7周及15周时的情绪情感交往、音乐发育及行为发育评分较高,治疗7周及15周时的诱导评分及治疗15周时的社交语言评分均较低(均P <0.05)。结论组内音乐疗法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儿自闭症状及社交与言语水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2020年08期 v.3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正阳;姚启成;李全树;陈站杰;朱传伟;
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中医学称为"滑胎",又名"数堕胎"。《叶氏女科证治》曰:"有屡孕屡堕者……名曰滑胎",其特点往往是"应期而堕"。山东省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医院朱鸿铭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60余年,在内、妇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鸿铭认为脾肾气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是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主要病机,总结出以补肾固冲、健脾增肌、补气升提治疗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方法。该法传承《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理论,强调了提升脾气的重要性。以朱鸿铭磐石固胎汤加柴胡、升麻、炒枳壳,体现标本兼治的特点,且健脾益气的时间点与重要性不亚于肾主胞胎。正常的生殖胎孕功能除了与我们常认识到的肾主生殖载胎,藏先天之精之外,还与脾运化后天之精并充盈于冲脉密切相关,二者应互有关联,不可厚此薄彼,才能对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治疗疗效确切。朱师认为,中医治疗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核心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于接诊的经西医妇产科确诊之宫颈内口松弛症患者,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已孕后经宫颈环扎术失败,患者欲改用中医药重新治疗者;另一类是经医院确诊后,不愿再行宫颈环扎术寻求妊娠期保守治疗者。并列举典型医案2则以说明。
2020年08期 v.3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正阳;姚启成;李全树;陈站杰;朱传伟;
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中医学称为"滑胎",又名"数堕胎"。《叶氏女科证治》曰:"有屡孕屡堕者……名曰滑胎",其特点往往是"应期而堕"。山东省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医院朱鸿铭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60余年,在内、妇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鸿铭认为脾肾气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是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主要病机,总结出以补肾固冲、健脾增肌、补气升提治疗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方法。该法传承《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理论,强调了提升脾气的重要性。以朱鸿铭磐石固胎汤加柴胡、升麻、炒枳壳,体现标本兼治的特点,且健脾益气的时间点与重要性不亚于肾主胞胎。正常的生殖胎孕功能除了与我们常认识到的肾主生殖载胎,藏先天之精之外,还与脾运化后天之精并充盈于冲脉密切相关,二者应互有关联,不可厚此薄彼,才能对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治疗疗效确切。朱师认为,中医治疗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核心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于接诊的经西医妇产科确诊之宫颈内口松弛症患者,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已孕后经宫颈环扎术失败,患者欲改用中医药重新治疗者;另一类是经医院确诊后,不愿再行宫颈环扎术寻求妊娠期保守治疗者。并列举典型医案2则以说明。
2020年08期 v.3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晓玉;朱亚涛;张晓曼;曹心慧;
目的研究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对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凝血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43/47),高于对照组74.47%(35/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2%(8/47),对照组10.64%(5/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影响凝血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案。
2020年08期 v.3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徐晓玉;朱亚涛;张晓曼;曹心慧;
目的研究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对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凝血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43/47),高于对照组74.47%(35/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2%(8/47),对照组10.64%(5/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影响凝血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案。
2020年08期 v.3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郅树升;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胃肠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医院进行胃肠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术后两组均予以术后禁饮禁食,并给患者静脉补充氨基酸、维生素等,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对照组术后6 h给予20 m L开塞露,观察组术后12 h给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水煎200 m L,待温度降至38~40℃,用润滑液润滑肛门,插入肛滴管10~15 cm,20 min滴完,抽出肛管,并让患者平卧1 h。两组均每24 h保留灌肠1次,直到患者排便,即停止。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饮食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及肠鸣音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饮食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8 h、24 h时肠鸣音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有助于改善胃肠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使患者及早进食,改善胃肠功能。
2020年08期 v.34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郅树升;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胃肠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医院进行胃肠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术后两组均予以术后禁饮禁食,并给患者静脉补充氨基酸、维生素等,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对照组术后6 h给予20 m L开塞露,观察组术后12 h给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水煎200 m L,待温度降至38~40℃,用润滑液润滑肛门,插入肛滴管10~15 cm,20 min滴完,抽出肛管,并让患者平卧1 h。两组均每24 h保留灌肠1次,直到患者排便,即停止。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饮食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及肠鸣音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饮食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8 h、24 h时肠鸣音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有助于改善胃肠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使患者及早进食,改善胃肠功能。
2020年08期 v.34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冬丽;
目的研究探讨祛瘀止血汤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19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祛瘀止血汤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两组均进行内科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再出血发生率、满意度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41/46),高于对照组为71.74%(33/46),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为73.91%(34/46),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祛瘀止血汤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症状,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2020年08期 v.3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冬丽;
目的研究探讨祛瘀止血汤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19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祛瘀止血汤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两组均进行内科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再出血发生率、满意度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41/46),高于对照组为71.74%(33/46),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为73.91%(34/46),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祛瘀止血汤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症状,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2020年08期 v.3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肖虎;杨杰;周亚旗;李智伟;朱智;
目的探究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应用大成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120例,均通过CT、核磁共振成像(MRI),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2.10±3.69)岁;根据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番泻叶50 g,冲服,2次/d,连续治疗3 d。研究组60例大成汤治疗,芒硝、苏木、陈皮、枳实、当归、红花、生大黄、厚朴、地龙、木香,水煎服,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3 d。评价及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不同时段的排便情况、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 d、2 d、3 d的排便次数、矢气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应用大成汤治疗,疗效更满意,可促使矢气、排便,有效缓解腹胀便秘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提高耐受性以及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20年08期 v.3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肖虎;杨杰;周亚旗;李智伟;朱智;
目的探究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应用大成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120例,均通过CT、核磁共振成像(MRI),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2.10±3.69)岁;根据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番泻叶50 g,冲服,2次/d,连续治疗3 d。研究组60例大成汤治疗,芒硝、苏木、陈皮、枳实、当归、红花、生大黄、厚朴、地龙、木香,水煎服,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3 d。评价及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不同时段的排便情况、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 d、2 d、3 d的排便次数、矢气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应用大成汤治疗,疗效更满意,可促使矢气、排便,有效缓解腹胀便秘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提高耐受性以及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20年08期 v.3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侯小琦;徐嘉琼;彭磊;宋园园;
目的探讨强膝健骨操联合温针透刺法对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活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借鉴。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两组都给以温针透刺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强膝健骨操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WOMAC指数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健康程度,分数越低表示膝关节健康程度越高;采用VAS评分法对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治疗后住院时间,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治疗总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和视觉模拟(VAS)评分指数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 <0.05);两组睡眠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P <0.05)。结论强膝健骨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骨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且有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2020年08期 v.34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侯小琦;徐嘉琼;彭磊;宋园园;
目的探讨强膝健骨操联合温针透刺法对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活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借鉴。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两组都给以温针透刺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强膝健骨操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WOMAC指数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健康程度,分数越低表示膝关节健康程度越高;采用VAS评分法对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治疗后住院时间,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治疗总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和视觉模拟(VAS)评分指数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 <0.05);两组睡眠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P <0.05)。结论强膝健骨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骨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且有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2020年08期 v.34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秦启杰;张钊;张震文;彭晓明;唐珂;
星形胶质细胞(astroglia,As)也称星形细胞(astrocyte),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内主要的胶质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不但是单纯的神经支持细胞,而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着关键的生理作用,包括维持血脑屏障、维持内环境稳态,参与突触活动、释放神经递质,参与组织修复和神经信号传递、介导神经炎症反应等等。在病理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可因内环境改变而发生活化(astrogliosis),变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eactive astrocyte,RAS),主要表现为胞体肥大,数量增殖、细胞变形,炎症介质的高表达等。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是众CNS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因此是减轻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也是目前研究的关键靶点,而传统中医药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的研究是现今的科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对星形胶质细胞许多功能和作用逐渐被发掘并证实,当前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从不同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针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予中医药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能提供新的治疗途径。针对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单体以及其他中医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抑制作用进行阐述,通过中医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的机制进行研究总结,为中医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
2020年08期 v.3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启杰;张钊;张震文;彭晓明;唐珂;
星形胶质细胞(astroglia,As)也称星形细胞(astrocyte),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内主要的胶质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不但是单纯的神经支持细胞,而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着关键的生理作用,包括维持血脑屏障、维持内环境稳态,参与突触活动、释放神经递质,参与组织修复和神经信号传递、介导神经炎症反应等等。在病理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可因内环境改变而发生活化(astrogliosis),变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eactive astrocyte,RAS),主要表现为胞体肥大,数量增殖、细胞变形,炎症介质的高表达等。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是众CNS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因此是减轻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也是目前研究的关键靶点,而传统中医药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的研究是现今的科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对星形胶质细胞许多功能和作用逐渐被发掘并证实,当前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从不同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针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予中医药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能提供新的治疗途径。针对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单体以及其他中医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抑制作用进行阐述,通过中医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的机制进行研究总结,为中医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
2020年08期 v.3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丹君;张林;方德宇;张晓丽;赵丹玉;王艳杰;柳春;李宝坤;冯晓帆;刘羽茜;
目的制备PEG修饰的葛根素纳米脂质体,建立快速检测其包封率与体外释放的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EG修饰的葛根素纳米脂质体,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照,激光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多功能酶标仪,结合葛根素荧光光谱性质,建立葛根素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超滤离心法分离未包封的葛根素,并对包封率进行测定,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所制备的PEG修饰的葛根素纳米脂质体轮廓清晰,呈圆形或类圆形,粒径为230.8 nm,多分散指数(PDI)为0.094,Zeta电位为-3.38 m V,葛根素在0.01~1.0μg·m L-1浓度范围内与RFU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 PEG修饰的葛根素纳米脂质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缓释作用。结论多功能酶标仪结合葛根素荧光光谱性质能快速、准确测定葛根素含量。
2020年08期 v.34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丹君;张林;方德宇;张晓丽;赵丹玉;王艳杰;柳春;李宝坤;冯晓帆;刘羽茜;
目的制备PEG修饰的葛根素纳米脂质体,建立快速检测其包封率与体外释放的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EG修饰的葛根素纳米脂质体,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照,激光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多功能酶标仪,结合葛根素荧光光谱性质,建立葛根素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超滤离心法分离未包封的葛根素,并对包封率进行测定,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所制备的PEG修饰的葛根素纳米脂质体轮廓清晰,呈圆形或类圆形,粒径为230.8 nm,多分散指数(PDI)为0.094,Zeta电位为-3.38 m V,葛根素在0.01~1.0μg·m L-1浓度范围内与RFU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 PEG修饰的葛根素纳米脂质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缓释作用。结论多功能酶标仪结合葛根素荧光光谱性质能快速、准确测定葛根素含量。
2020年08期 v.34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书君;密伟琦;陈璐佳;
目的回顾性分析红曲治疗不同中医体质分型的高脂血症的疗效差异。方法筛选医院居民健康体检中血脂异常并使用红曲治疗的患者61例,治疗前由中医医师进行中医体质辨别。治疗予中药红曲6 g/d,开水冲泡150m L至红曲软烂后汤渣同服,8周后复查血脂及肝转氨酶。结果经过8周治疗,红曲治疗不同中医体质分型高脂血症的总有效率: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阴虚质;各证型间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血清总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P <0.05);痰湿质、血瘀质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下降值较阴虚质、平和质均有明显差异(P <0.05),而痰湿质和血瘀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和质较阴虚质亦无明显差异(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痰湿质、血瘀质血清三酰甘油均有明显下降(P <0.05),各分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痰湿质、血瘀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P <0.05),治疗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值比较痰湿质优于平和质和阴虚质(P <0.05)。各体质分型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红曲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疗效确切,痰湿质是使用红曲治疗的最优势体质类型,其次为血瘀质、平和质,而阴虚质使用红曲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欠佳。
2020年08期 v.3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张书君;密伟琦;陈璐佳;
目的回顾性分析红曲治疗不同中医体质分型的高脂血症的疗效差异。方法筛选医院居民健康体检中血脂异常并使用红曲治疗的患者61例,治疗前由中医医师进行中医体质辨别。治疗予中药红曲6 g/d,开水冲泡150m L至红曲软烂后汤渣同服,8周后复查血脂及肝转氨酶。结果经过8周治疗,红曲治疗不同中医体质分型高脂血症的总有效率: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阴虚质;各证型间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血清总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P <0.05);痰湿质、血瘀质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下降值较阴虚质、平和质均有明显差异(P <0.05),而痰湿质和血瘀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和质较阴虚质亦无明显差异(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痰湿质、血瘀质血清三酰甘油均有明显下降(P <0.05),各分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痰湿质、血瘀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P <0.05),治疗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值比较痰湿质优于平和质和阴虚质(P <0.05)。各体质分型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红曲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疗效确切,痰湿质是使用红曲治疗的最优势体质类型,其次为血瘀质、平和质,而阴虚质使用红曲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欠佳。
2020年08期 v.3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赵云霞;
目的探讨自拟中风复元汤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评价其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聚、降血压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风复元汤治疗,药用当归15 g,茯苓15 g,川芎15 g,黄芪35 g,桃仁15 g,丹参20 g,地龙10 g,僵蚕5 g,水煎400 m L,1剂/d,早晚分2次温服,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最小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高于治疗前,脑血管阻力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采用自拟中风复元汤联合针刺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借鉴。
2020年08期 v.3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云霞;
目的探讨自拟中风复元汤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评价其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聚、降血压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风复元汤治疗,药用当归15 g,茯苓15 g,川芎15 g,黄芪35 g,桃仁15 g,丹参20 g,地龙10 g,僵蚕5 g,水煎400 m L,1剂/d,早晚分2次温服,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最小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高于治疗前,脑血管阻力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采用自拟中风复元汤联合针刺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借鉴。
2020年08期 v.3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春;戴国华;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房颤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收治的住院患者信息。将提取的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信息导入EXCEL表并合并,从合并后的诊断中筛选同时包含"冠心病"和"房颤"的患者;完成筛选,得到结果。依据患者ID提取使用药物情况,分别导入EXCEL表。选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利用EXCEL辅助作图,采用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和点式互信息分析,寻找冠心病房颤核心处方以及两两药物之间的强相关性。结果466例冠心病房颤住院患者中,男231例(49.57%),女235例(50.43%);年龄30~95岁,中位数为74岁,男患者中位数为75岁,女患者中位数为73岁;女性在60~74岁年龄段时住院例数较男性多,男性在75~89年龄段住院人数略多于女性;住院天数1~72 d,中位数为17 d,住院天数以15~28 d最多,2014年—2015年住院天数变化不明显,医保报销比例明显高于自费比例。高频药物为黄连、黄芪、麦冬、川芎等;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治疗本病的核心处方为黄连、黄芪、麦冬、川芎、茯苓、当归、党参、清半夏、炒酸枣仁、甘草;利用点式互信息分析,除了发现麦冬-制五味子、黄连-黄芪、黄连-党参、党参-麦冬、川芎-黄连、当归-川芎、生地黄-炒酸枣仁、虎杖-紫石英等冠心病房颤常用药物之间配伍的关联强度较高之外,焦山楂-麸神曲、玉竹-天花粉、红参-煅牡蛎、桂枝-麦冬、醋延胡索-麦冬、炙甘草-黄连等特有的配伍关联强度也很高,同时发现这些配伍中焦山楂-麸神曲关联系数最大(10.38439),高于其他特有药对的关联系数。结论冠心病房颤患者男女比例相当,老年人居多,住院天数> 15 d者居多,住院费别为医保支付比例明显多于自费比例;中医药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随证佐以理气、化痰、温阳、清热、利水等法。
2020年08期 v.34 63-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春;戴国华;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房颤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收治的住院患者信息。将提取的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信息导入EXCEL表并合并,从合并后的诊断中筛选同时包含"冠心病"和"房颤"的患者;完成筛选,得到结果。依据患者ID提取使用药物情况,分别导入EXCEL表。选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利用EXCEL辅助作图,采用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和点式互信息分析,寻找冠心病房颤核心处方以及两两药物之间的强相关性。结果466例冠心病房颤住院患者中,男231例(49.57%),女235例(50.43%);年龄30~95岁,中位数为74岁,男患者中位数为75岁,女患者中位数为73岁;女性在60~74岁年龄段时住院例数较男性多,男性在75~89年龄段住院人数略多于女性;住院天数1~72 d,中位数为17 d,住院天数以15~28 d最多,2014年—2015年住院天数变化不明显,医保报销比例明显高于自费比例。高频药物为黄连、黄芪、麦冬、川芎等;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治疗本病的核心处方为黄连、黄芪、麦冬、川芎、茯苓、当归、党参、清半夏、炒酸枣仁、甘草;利用点式互信息分析,除了发现麦冬-制五味子、黄连-黄芪、黄连-党参、党参-麦冬、川芎-黄连、当归-川芎、生地黄-炒酸枣仁、虎杖-紫石英等冠心病房颤常用药物之间配伍的关联强度较高之外,焦山楂-麸神曲、玉竹-天花粉、红参-煅牡蛎、桂枝-麦冬、醋延胡索-麦冬、炙甘草-黄连等特有的配伍关联强度也很高,同时发现这些配伍中焦山楂-麸神曲关联系数最大(10.38439),高于其他特有药对的关联系数。结论冠心病房颤患者男女比例相当,老年人居多,住院天数> 15 d者居多,住院费别为医保支付比例明显多于自费比例;中医药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随证佐以理气、化痰、温阳、清热、利水等法。
2020年08期 v.34 63-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彩云;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干预治疗模式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8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8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性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43例)加炙甘草汤加减干预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相比高,且观察组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中医证候积分以及BNP、APN及MMP-9等炎症因子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相比均低,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予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模式,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充分发挥炙甘草汤的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情,降低治疗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2020年08期 v.34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彩云;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干预治疗模式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在医院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8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8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性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43例)加炙甘草汤加减干预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相比高,且观察组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中医证候积分以及BNP、APN及MMP-9等炎症因子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相比均低,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予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模式,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充分发挥炙甘草汤的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情,降低治疗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2020年08期 v.34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麻志恒;倪建俐;黄美琴;王静;
目的观察加减活血降氮汤对急性肾损伤(风湿)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肾损伤(风湿型)患者8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血压,血糖;控制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控制感染,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活血降氮汤治疗,疗程8周,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中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E),尿酸(UA),尿素(BUN)及尿中白介素18(IL-18),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常规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中Cys-C,β2-MG,CRE、BUN、UA及尿IL-18,NAG,尿常规有所好转(P <0.05或P <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CRE,UA,Cys-C,NAG及尿常规部分指标方面更为明显(P <0.05)。结论加减活血降氮汤对急性肾损伤(风湿型)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20年08期 v.34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麻志恒;倪建俐;黄美琴;王静;
目的观察加减活血降氮汤对急性肾损伤(风湿)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肾损伤(风湿型)患者8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血压,血糖;控制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控制感染,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活血降氮汤治疗,疗程8周,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中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E),尿酸(UA),尿素(BUN)及尿中白介素18(IL-18),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常规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中Cys-C,β2-MG,CRE、BUN、UA及尿IL-18,NAG,尿常规有所好转(P <0.05或P <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CRE,UA,Cys-C,NAG及尿常规部分指标方面更为明显(P <0.05)。结论加减活血降氮汤对急性肾损伤(风湿型)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20年08期 v.34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依依;王娜;胡剑卓;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收治的长沙市地区12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甲状腺功能正常(6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60例)。甲功正常患者及甲减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按简单随机方法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甲功正常组:对照组A1(30例);观察组A2(30例)。甲减组:对照组B1(30例);观察组B2(30例)。方法纳入的120例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适碘饮食、保证充足休息时间及保持良好情绪。A1组采用一般治疗,A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百令胶囊。B1、B2组在采用一般治疗基础上均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运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将促甲状腺激素(TSH)控制于正常范围,其中B2组在给予一般治疗、使用优甲乐的基础上应用百令胶囊。四组的观察疗程均为6个月,经治疗后对比四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大小的变化。结果 120例患者TGAb、TPOAb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0例患者甲状腺大小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百令胶囊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能明显降低TGAb、TPOAb滴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但对甲状腺大小无明显影响。
2020年08期 v.34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田依依;王娜;胡剑卓;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收治的长沙市地区12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甲状腺功能正常(6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60例)。甲功正常患者及甲减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按简单随机方法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甲功正常组:对照组A1(30例);观察组A2(30例)。甲减组:对照组B1(30例);观察组B2(30例)。方法纳入的120例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适碘饮食、保证充足休息时间及保持良好情绪。A1组采用一般治疗,A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百令胶囊。B1、B2组在采用一般治疗基础上均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运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将促甲状腺激素(TSH)控制于正常范围,其中B2组在给予一般治疗、使用优甲乐的基础上应用百令胶囊。四组的观察疗程均为6个月,经治疗后对比四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大小的变化。结果 120例患者TGAb、TPOAb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0例患者甲状腺大小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百令胶囊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能明显降低TGAb、TPOAb滴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但对甲状腺大小无明显影响。
2020年08期 v.34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董一真;
目的研究β2微球蛋白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中医脉象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就诊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同期抽取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三组分别进行β2微球蛋白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静息状态下进行中医脉象观察,分析三组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结果糖尿病肾病组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高,对照组水平最低,糖尿病肾病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中医脉象阳性检出率最高,对照组最低,糖尿病肾病组与其他两组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β2微球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是检验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两项指标的检测能准确了解肾脏功能受损情况,对糖尿病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检测基础上,通过观察中医脉象方式,还能有效提升诊断可信度,降低误诊、漏诊情况发生,提升诊断效果,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08期 v.3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一真;
目的研究β2微球蛋白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中医脉象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就诊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同期抽取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三组分别进行β2微球蛋白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静息状态下进行中医脉象观察,分析三组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结果糖尿病肾病组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高,对照组水平最低,糖尿病肾病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中医脉象阳性检出率最高,对照组最低,糖尿病肾病组与其他两组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β2微球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是检验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两项指标的检测能准确了解肾脏功能受损情况,对糖尿病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检测基础上,通过观察中医脉象方式,还能有效提升诊断可信度,降低误诊、漏诊情况发生,提升诊断效果,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08期 v.3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安兆全;
目的针灸联合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神经等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醒脑开窍针法合矩阵头部针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疗程,共治疗4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自理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2020年08期 v.34 82-8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安兆全;
目的针灸联合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神经等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醒脑开窍针法合矩阵头部针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疗程,共治疗4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自理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2020年08期 v.34 82-8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