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小笛;李相儒;金杰;
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性神经疾病,以四肢末梢皮肤感觉异常为主要特点,患肢远端呈戴手套、短袜型感觉减退,或针刺、麻木、灼热感、蚁行感、烧灼、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甚则出现肌肉萎缩,更甚者会导致瘫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感染、免疫、炎性、中毒、营养代谢障碍等均可引起末梢神经的损害,但对不明原因致病者,从临床常规治疗方案,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减轻疼痛等对症治疗,效果往往欠佳。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历时已久,金杰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总结,认为末梢神经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发病过程多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相关,病机的本质为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疗当以清热利湿,通筋利痹兼补益气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益气血当从脾胃入手,兼顾它脏。临床上应用加味四妙以清热祛湿,宣痹祛邪,活血通络,后期配合四君子加减治疗末梢神经炎,临床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加味四妙中的多味药物均具有抗炎抗菌、免疫调节、止痛的作用,为加味四妙治疗末梢神经炎提供了依据。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本病具有复发性,后期预防调护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在预防该病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0年03期 v.3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小笛;李相儒;金杰;
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性神经疾病,以四肢末梢皮肤感觉异常为主要特点,患肢远端呈戴手套、短袜型感觉减退,或针刺、麻木、灼热感、蚁行感、烧灼、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甚则出现肌肉萎缩,更甚者会导致瘫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感染、免疫、炎性、中毒、营养代谢障碍等均可引起末梢神经的损害,但对不明原因致病者,从临床常规治疗方案,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减轻疼痛等对症治疗,效果往往欠佳。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历时已久,金杰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总结,认为末梢神经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发病过程多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相关,病机的本质为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疗当以清热利湿,通筋利痹兼补益气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益气血当从脾胃入手,兼顾它脏。临床上应用加味四妙以清热祛湿,宣痹祛邪,活血通络,后期配合四君子加减治疗末梢神经炎,临床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加味四妙中的多味药物均具有抗炎抗菌、免疫调节、止痛的作用,为加味四妙治疗末梢神经炎提供了依据。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本病具有复发性,后期预防调护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在预防该病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0年03期 v.3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海忠;武继涛;
中风先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昏厥、言语不利或短暂性的肢体无力、麻木,阵发性头晕、视物不明等,其症状多为短暂性或一过性发生,短时间内恢复,并不遗留神经病损症状,可视作中风的早期预警,发展为完全性中风的风险极高。武继涛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痰瘀是中风先兆的基本病机,发病之本在肾虚,其因在风、痰、瘀邪侵袭所致,三者可相互为患,病位在脑,而与肾、肝、脾等脏密切相关,在治疗上提出分两步治疗,第一步急性期多因长期嗜食酒甘,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不化,痰湿内生,遇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日久化火伤阴,阳亢化风,引动痰湿为患,主要病机为肝肾阴亏,引动肝风,触动痰浊,蒙蔽脑窍为主,故治疗上以化痰通络,重用虫类搜风为主,临床常用自拟方-熄风化痰通络汤为基础方加减;第二步缓解期是在肾虚的基础上,病程日久,脏腑受损,复因他邪诱发,气机逆乱,气血不合而发,主要病因病机为发病日久,正气亏虚,气机逆乱,清浊升降失常为主,故治疗以补肾,升清降浊为法,临床中选升清降浊方加减,分期治疗的理念,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中医思想,从而控制疾病进展,达到卒中二级预防的目的。
2020年03期 v.3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郑海忠;武继涛;
中风先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昏厥、言语不利或短暂性的肢体无力、麻木,阵发性头晕、视物不明等,其症状多为短暂性或一过性发生,短时间内恢复,并不遗留神经病损症状,可视作中风的早期预警,发展为完全性中风的风险极高。武继涛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痰瘀是中风先兆的基本病机,发病之本在肾虚,其因在风、痰、瘀邪侵袭所致,三者可相互为患,病位在脑,而与肾、肝、脾等脏密切相关,在治疗上提出分两步治疗,第一步急性期多因长期嗜食酒甘,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不化,痰湿内生,遇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日久化火伤阴,阳亢化风,引动痰湿为患,主要病机为肝肾阴亏,引动肝风,触动痰浊,蒙蔽脑窍为主,故治疗上以化痰通络,重用虫类搜风为主,临床常用自拟方-熄风化痰通络汤为基础方加减;第二步缓解期是在肾虚的基础上,病程日久,脏腑受损,复因他邪诱发,气机逆乱,气血不合而发,主要病因病机为发病日久,正气亏虚,气机逆乱,清浊升降失常为主,故治疗以补肾,升清降浊为法,临床中选升清降浊方加减,分期治疗的理念,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中医思想,从而控制疾病进展,达到卒中二级预防的目的。
2020年03期 v.3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冯定文;王鹏琴;
目的观察眼针带针康复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病康复2科收治入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摄食及吞咽器官功能训练,40 min/次。在康复治疗同时,治疗组行眼针带针康复治疗,取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进针10 mm,用专用胶布将针柄粘好。带针行吞咽功能训练,结束后用镊子起针。对照组于康复治疗前行体针治疗,取穴:廉泉、夹廉泉、风池、翳风、金津、玉液六穴,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5次/周,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评估,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吞咽功能均优于治疗前,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眼针带针康复可更为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其疗效优于体针后康复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2020年03期 v.3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冯定文;王鹏琴;
目的观察眼针带针康复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病康复2科收治入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摄食及吞咽器官功能训练,40 min/次。在康复治疗同时,治疗组行眼针带针康复治疗,取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进针10 mm,用专用胶布将针柄粘好。带针行吞咽功能训练,结束后用镊子起针。对照组于康复治疗前行体针治疗,取穴:廉泉、夹廉泉、风池、翳风、金津、玉液六穴,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5次/周,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评估,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吞咽功能均优于治疗前,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眼针带针康复可更为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其疗效优于体针后康复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2020年03期 v.3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王垒钞;董宝强;林星星;富昱;师月;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结筋病灶点与经穴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19年10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方战区总医院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针刺传统经穴,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观察比较VAS评分、ODI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P <0. 05)。结论应用经筋理论指导诊断、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腰部疼痛并改善局部不适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3期 v.3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垒钞;董宝强;林星星;富昱;师月;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结筋病灶点与经穴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19年10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方战区总医院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针刺传统经穴,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观察比较VAS评分、ODI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P <0. 05)。结论应用经筋理论指导诊断、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腰部疼痛并改善局部不适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3期 v.3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郑曲;邹晓明;
目的探讨参附汤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月诊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40 mg口服;观察组采用氟伐他汀联合参附汤口服,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s,s 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及中医证候积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s ICAM-1、血清TNF-α、血清hs-CRP、呼吸困难、心悸、气短、水肿,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参附汤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s ICAM-1及炎症因子,改善中医证候,且患者可耐受。
2020年03期 v.34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曲;邹晓明;
目的探讨参附汤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月诊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40 mg口服;观察组采用氟伐他汀联合参附汤口服,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s,s 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及中医证候积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s ICAM-1、血清TNF-α、血清hs-CRP、呼吸困难、心悸、气短、水肿,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参附汤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s ICAM-1及炎症因子,改善中医证候,且患者可耐受。
2020年03期 v.34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庆;金杰;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多寐""嗜睡""多眠""多卧""嗜卧"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脾、心、肝、肾、脑髓等脏腑密切相关。金教授认为发作性睡病的形成和发展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脾具有主运化的水谷精微,以维持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并且"四季脾旺不受邪",临床治疗发作性睡病以健脾升清、化湿降浊为治则,能取得满意疗效,文章通过阐述金教授从脾论治发作性睡病的理论基础与治则,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认为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可引起多寐、嗜睡等症,临证通过健脾升清、化湿降浊的思路诊治该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从脾论治发作性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0年03期 v.3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庆;金杰;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多寐""嗜睡""多眠""多卧""嗜卧"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脾、心、肝、肾、脑髓等脏腑密切相关。金教授认为发作性睡病的形成和发展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脾具有主运化的水谷精微,以维持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并且"四季脾旺不受邪",临床治疗发作性睡病以健脾升清、化湿降浊为治则,能取得满意疗效,文章通过阐述金教授从脾论治发作性睡病的理论基础与治则,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认为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可引起多寐、嗜睡等症,临证通过健脾升清、化湿降浊的思路诊治该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从脾论治发作性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0年03期 v.3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加秀;
目的探讨丹红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使用丹红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氏指数(BI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BI指数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丹红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效果,疗效显著。
2020年03期 v.3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加秀;
目的探讨丹红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使用丹红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氏指数(BI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BI指数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丹红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效果,疗效显著。
2020年03期 v.3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佳;
目的探讨化瘀消癥汤辅助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0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瘀消癥汤辅助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及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给予化瘀消癥汤辅助治疗,可有效缩短包块消失时间及血HCG恢复正常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20年03期 v.3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佳;
目的探讨化瘀消癥汤辅助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0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瘀消癥汤辅助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及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给予化瘀消癥汤辅助治疗,可有效缩短包块消失时间及血HCG恢复正常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20年03期 v.3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婷婷;庞敏;
心肌桥属于心血管系统中的一类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发育的情况。多数患者属于表浅型及1级的心肌桥,故而在平日生活中并无心肌缺血造成的胸痛等症状及心电图改变。但是由于心肌桥压迫血管导致收缩期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表现为纵深型及2/3级心肌桥。心肌的严重缺血造成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等严重临床病例于近些年来多有报道。鉴于西医在其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上的适应证、禁忌证的严苛性与预后短期内不良事件的频有发生,故心肌桥的中医辨证治疗对于临床具有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等表现的病人就尤为重要。中医学根据其临床症状在《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中将其归为"胸痹""心悸"等范畴。症见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心悸"在《金匮要略》中还被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惊悸"等。其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必须要做到的是依据其临床表现及舌脉总结中医分型,可以有效准确地指导临床用药。因此,临床对心肌桥的辨治需要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特色,进行有效的两者相结合。从心肌桥的西医诊断与治疗以及中医运用舌、脉辨证两方面进行简述,并提供临床病案举例证明此方法的临床有效性。
2020年03期 v.3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婷婷;庞敏;
心肌桥属于心血管系统中的一类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发育的情况。多数患者属于表浅型及1级的心肌桥,故而在平日生活中并无心肌缺血造成的胸痛等症状及心电图改变。但是由于心肌桥压迫血管导致收缩期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表现为纵深型及2/3级心肌桥。心肌的严重缺血造成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等严重临床病例于近些年来多有报道。鉴于西医在其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上的适应证、禁忌证的严苛性与预后短期内不良事件的频有发生,故心肌桥的中医辨证治疗对于临床具有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等表现的病人就尤为重要。中医学根据其临床症状在《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中将其归为"胸痹""心悸"等范畴。症见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心悸"在《金匮要略》中还被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惊悸"等。其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必须要做到的是依据其临床表现及舌脉总结中医分型,可以有效准确地指导临床用药。因此,临床对心肌桥的辨治需要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特色,进行有效的两者相结合。从心肌桥的西医诊断与治疗以及中医运用舌、脉辨证两方面进行简述,并提供临床病案举例证明此方法的临床有效性。
2020年03期 v.3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亚阁;
目的探讨凉血逐瘀汤联合强的松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凉血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D_8~+、IgA、IgM均降低,CD_4~+、CD_4~+/CD_8~+、IgG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P <0. 05);观察组皮肤紫癜、便血、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凉血逐瘀汤联合强的松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中,可有效帮助其改善免疫功能,并促进其各相关症状好转,临床疗效确切。
2020年03期 v.3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亚阁;
目的探讨凉血逐瘀汤联合强的松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凉血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D_8~+、IgA、IgM均降低,CD_4~+、CD_4~+/CD_8~+、IgG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P <0. 05);观察组皮肤紫癜、便血、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凉血逐瘀汤联合强的松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中,可有效帮助其改善免疫功能,并促进其各相关症状好转,临床疗效确切。
2020年03期 v.3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飞;
目的观察益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分析及对呼吸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76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氨溴索,100 mL/次,2次/d;观察组益肺汤,1剂/d,2次/d,连续治疗2周。观测炎症因子、肺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肺功能均有改善(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炎症因子均有改善(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及炎症,值得推广。
2020年03期 v.3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飞;
目的观察益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分析及对呼吸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76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氨溴索,100 mL/次,2次/d;观察组益肺汤,1剂/d,2次/d,连续治疗2周。观测炎症因子、肺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肺功能均有改善(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炎症因子均有改善(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及炎症,值得推广。
2020年03期 v.3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金秀;时燕萍;
时燕萍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可总结为"在内正气不足,在外寒湿阻滞",导致气血不畅,经脉瘀阻,不通则痛,或肾阳虚弱,脏腑经络失于温养,不荣则痛,强调辨证属寒湿瘀阻者多见,病机可概括为"寒湿-蕴阻-癥瘕";西医方面,本病发生多与免疫功能异常相关,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局部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发生,导致盆腔微环境改变,炎性致痛因子及组织增生及盆腔粘连等多种途径共同造成慢性疼痛发作,反复日久,血流变学改变,盆腔异位包块形成,即"炎症-疼痛-包块"途径,中西医理念相互对应,不谋而合。治疗上主张不论何种病因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均应重视"炎症-疼痛-包块"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中医药早期扶正化瘀、温经散寒除湿,并从浅治,积极阻断上述途径,以期缓解疼痛及预防疾病进展演变,自拟经验方加味内异停,疗效显著。
2020年03期 v.3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金秀;时燕萍;
时燕萍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可总结为"在内正气不足,在外寒湿阻滞",导致气血不畅,经脉瘀阻,不通则痛,或肾阳虚弱,脏腑经络失于温养,不荣则痛,强调辨证属寒湿瘀阻者多见,病机可概括为"寒湿-蕴阻-癥瘕";西医方面,本病发生多与免疫功能异常相关,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局部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发生,导致盆腔微环境改变,炎性致痛因子及组织增生及盆腔粘连等多种途径共同造成慢性疼痛发作,反复日久,血流变学改变,盆腔异位包块形成,即"炎症-疼痛-包块"途径,中西医理念相互对应,不谋而合。治疗上主张不论何种病因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均应重视"炎症-疼痛-包块"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中医药早期扶正化瘀、温经散寒除湿,并从浅治,积极阻断上述途径,以期缓解疼痛及预防疾病进展演变,自拟经验方加味内异停,疗效显著。
2020年03期 v.3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成琳;莊媛;张会宗;
目的针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优化人参抗CINV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本草考证及文献研究,参照人参活性组分理化性质及兼顾人参传统用药习惯,确定人参药材水煎提取。水煎优化试验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设定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每个因素又设定3个水平进行考察。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水煎液中人参总皂苷和人参总多糖的提取总量,通过两活性组分提取总量按0. 7∶0. 3的权重系数综合评分,评分结果作为综合考察指标。实验结果采用直观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进行综合评定,最终优化确定人参水煎工艺参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及验证实验分析,确定人参水煎工艺条件为:取人参药材适量,粉成粗粉,加水4倍量浸泡1 h,加水分别至10、8、6倍量,提取3次,每次提取2 h。其中"提取次数"对人参活性组分提取率影响显著(P <0. 05);经工艺验证,人参总皂苷和人参总多糖提取的药材含量分别为5. 60%和22. 78%,提取效果良好。结论最终确定的水煎工艺参数稳定可靠,人参多糖和人参总皂苷提取率高,为进一步开展人参抗CINV的机制分析提供研究基础。
2020年03期 v.3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成琳;莊媛;张会宗;
目的针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优化人参抗CINV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本草考证及文献研究,参照人参活性组分理化性质及兼顾人参传统用药习惯,确定人参药材水煎提取。水煎优化试验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设定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每个因素又设定3个水平进行考察。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水煎液中人参总皂苷和人参总多糖的提取总量,通过两活性组分提取总量按0. 7∶0. 3的权重系数综合评分,评分结果作为综合考察指标。实验结果采用直观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进行综合评定,最终优化确定人参水煎工艺参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及验证实验分析,确定人参水煎工艺条件为:取人参药材适量,粉成粗粉,加水4倍量浸泡1 h,加水分别至10、8、6倍量,提取3次,每次提取2 h。其中"提取次数"对人参活性组分提取率影响显著(P <0. 05);经工艺验证,人参总皂苷和人参总多糖提取的药材含量分别为5. 60%和22. 78%,提取效果良好。结论最终确定的水煎工艺参数稳定可靠,人参多糖和人参总皂苷提取率高,为进一步开展人参抗CINV的机制分析提供研究基础。
2020年03期 v.3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珂;叶进;
体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小儿体质受到先天禀赋及后天因素影响,五脏六腑及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受到外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通过辨体质可及时纠正偏颇体质,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病,不同体质的患儿患病性质也不相同。从体质角度谈该病的预防并探讨运用体质辨识,调理气虚质、夹湿质、阴虚质、肝旺质患儿的体质偏颇,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为小儿厌食症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2020年03期 v.3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珂;叶进;
体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小儿体质受到先天禀赋及后天因素影响,五脏六腑及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受到外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通过辨体质可及时纠正偏颇体质,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病,不同体质的患儿患病性质也不相同。从体质角度谈该病的预防并探讨运用体质辨识,调理气虚质、夹湿质、阴虚质、肝旺质患儿的体质偏颇,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为小儿厌食症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2020年03期 v.3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焦永光;李燕梅;张燕平;
从消积导滞法论治中风,由于食积可以生痰、痰郁日久阻滞气机、化热生风、甚则痰瘀互结从而导致中风病的发生或者复发,消积导滞法以中风的防治为根本出发点,探讨了饮食积滞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整个过程的地位,突显了消积导滞法在防治中风病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导涤体内伏痰,是防治中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020年03期 v.3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永光;李燕梅;张燕平;
从消积导滞法论治中风,由于食积可以生痰、痰郁日久阻滞气机、化热生风、甚则痰瘀互结从而导致中风病的发生或者复发,消积导滞法以中风的防治为根本出发点,探讨了饮食积滞在中风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整个过程的地位,突显了消积导滞法在防治中风病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导涤体内伏痰,是防治中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020年03期 v.3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红;李鑫浩;李俊珂;刘玲;杨佳楠;李应存;
李应存教授为国内研究敦煌医学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专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敦煌医方,探求敦煌医学辨证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福人民。李应存教授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胃痞病"虚滞"理论,认为现代胃痞病的发病,病位在"胃",当责"肝""脾"二脏,与肺相关,常见病机为脾虚失运,肝气郁滞,中焦气机不利,不利则满,不荣则痛,则见痞满、胀痛的不适症状,"虚滞"理论用于指导西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其处方选药时特别强调"泻肝实脾",使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以助胃气的恢复。经过长期对胃痞病的治疗和研究,潜心钻研敦煌文献脾胃病的相关论述,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将药物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独特的药物配伍风格,尤其是在敦煌古方中两味药组成的对药和三味药组成的角药运用方面,独具匠心,风格独特。对角药在胃痞病临床治疗上的配伍应用,不仅可以增效减毒,扩大药物的临床使用范围,而且可以执简驭繁,方便辨证选药,使临床治疗有的放矢。通过对李应存教授运用角药部分经验的总结,以探索胃痞病的用药规律,从而扩展治疗思路,提高临床效果。
2020年03期 v.3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7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叶红;李鑫浩;李俊珂;刘玲;杨佳楠;李应存;
李应存教授为国内研究敦煌医学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专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敦煌医方,探求敦煌医学辨证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福人民。李应存教授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胃痞病"虚滞"理论,认为现代胃痞病的发病,病位在"胃",当责"肝""脾"二脏,与肺相关,常见病机为脾虚失运,肝气郁滞,中焦气机不利,不利则满,不荣则痛,则见痞满、胀痛的不适症状,"虚滞"理论用于指导西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其处方选药时特别强调"泻肝实脾",使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以助胃气的恢复。经过长期对胃痞病的治疗和研究,潜心钻研敦煌文献脾胃病的相关论述,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将药物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独特的药物配伍风格,尤其是在敦煌古方中两味药组成的对药和三味药组成的角药运用方面,独具匠心,风格独特。对角药在胃痞病临床治疗上的配伍应用,不仅可以增效减毒,扩大药物的临床使用范围,而且可以执简驭繁,方便辨证选药,使临床治疗有的放矢。通过对李应存教授运用角药部分经验的总结,以探索胃痞病的用药规律,从而扩展治疗思路,提高临床效果。
2020年03期 v.3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7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文博;张立德;
盐敏感性高血压属原发性高血压,其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中医学中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是根据症状表现,多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病机可归纳为阴阳平衡失调、阴虚为本、阳亢为标、本虚标实;病因则多由痰、瘀、风、火、虚等引起,病位在脑,与五脏均有关。盐敏感性高血压是由于高盐摄入后所引起的血压水平显著升高,中医学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认识十分久远,认为其主要影响为肝、脾、肾三脏,咸属五味之一,主水脏入肾,过量摄入咸味会使肾脏负担过大;咸味摄入后由脾胃运化,后入血走肾,长此以往,脾胃受其热所损,伤津耗气,脾胃运化失司,易被痰湿所困;盐入血而蕴热,肝藏血,长期摄入过量咸味,肝脏会受到藏血之热影响,会产生肝火上逆等。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为肝火上炎、痰湿困脾及肾精亏虚,中医治疗此根据病机,肝火上炎多以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痰湿壅盛多补脾祛湿,半夏白术天麻汤加泽泻汤;肾精亏虚多补肾填精;补肾活血方,疗效显著。
2020年03期 v.3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赵文博;张立德;
盐敏感性高血压属原发性高血压,其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中医学中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是根据症状表现,多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病机可归纳为阴阳平衡失调、阴虚为本、阳亢为标、本虚标实;病因则多由痰、瘀、风、火、虚等引起,病位在脑,与五脏均有关。盐敏感性高血压是由于高盐摄入后所引起的血压水平显著升高,中医学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认识十分久远,认为其主要影响为肝、脾、肾三脏,咸属五味之一,主水脏入肾,过量摄入咸味会使肾脏负担过大;咸味摄入后由脾胃运化,后入血走肾,长此以往,脾胃受其热所损,伤津耗气,脾胃运化失司,易被痰湿所困;盐入血而蕴热,肝藏血,长期摄入过量咸味,肝脏会受到藏血之热影响,会产生肝火上逆等。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为肝火上炎、痰湿困脾及肾精亏虚,中医治疗此根据病机,肝火上炎多以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痰湿壅盛多补脾祛湿,半夏白术天麻汤加泽泻汤;肾精亏虚多补肾填精;补肾活血方,疗效显著。
2020年03期 v.3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杨杨;
目的观察并评价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之间收治的114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予以痰喘散治学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可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喘嗽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咳嗽、肺部啰音以及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0年03期 v.3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杨杨;
目的观察并评价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之间收治的114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予以痰喘散治学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可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喘嗽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咳嗽、肺部啰音以及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0年03期 v.3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一君;吴景东;
脂溢性脱发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因其治疗困难又有碍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并且发病率又在逐年升高。基于以上原因,阐述"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根据目前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进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进一步确定了疾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从病因病理病机等深层次掌握脂溢性脱发。西医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病因为雄激素的代谢失常、DHT、2型5α-还原酶、和雄激素受体的水平关系密切,并与遗传、内分泌失调、情绪、自身免疫等因素均可相关;中医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脾肾亏虚,标为湿热内蕴、血热风燥、瘀阻毛窍等等;因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常常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长此以往会损伤脾胃,以导致脾虚、湿生,故此在诸多分型当中,脾虚湿盛型又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治疗脾肾亏虚导致的脂溢性脱发方面,应首先要健脾温阳以固本,再以化痰、除湿、祛脂、活血以去标;平素养脾护脾也尤为重要,并且也要注意五脏之间的调和。再结合临床较为典型的脾虚湿盛型脂溢性脱发病例具体分析"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的疗效。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做到治病求本,标本同治。
2020年03期 v.3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6K] [下载次数:1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一君;吴景东;
脂溢性脱发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因其治疗困难又有碍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并且发病率又在逐年升高。基于以上原因,阐述"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根据目前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进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进一步确定了疾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从病因病理病机等深层次掌握脂溢性脱发。西医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病因为雄激素的代谢失常、DHT、2型5α-还原酶、和雄激素受体的水平关系密切,并与遗传、内分泌失调、情绪、自身免疫等因素均可相关;中医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脾肾亏虚,标为湿热内蕴、血热风燥、瘀阻毛窍等等;因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常常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长此以往会损伤脾胃,以导致脾虚、湿生,故此在诸多分型当中,脾虚湿盛型又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治疗脾肾亏虚导致的脂溢性脱发方面,应首先要健脾温阳以固本,再以化痰、除湿、祛脂、活血以去标;平素养脾护脾也尤为重要,并且也要注意五脏之间的调和。再结合临床较为典型的脾虚湿盛型脂溢性脱发病例具体分析"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的疗效。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做到治病求本,标本同治。
2020年03期 v.3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6K] [下载次数:1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峰;
目的观察旋提推拨正骨复位法配合理筋点穴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日—2019年3月20日在济源市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观察组采用旋提推拨正骨复位法配合理筋点穴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旋提推拨正骨复位法联合理筋点穴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2020年03期 v.3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峰;
目的观察旋提推拨正骨复位法配合理筋点穴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日—2019年3月20日在济源市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观察组采用旋提推拨正骨复位法配合理筋点穴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旋提推拨正骨复位法联合理筋点穴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2020年03期 v.3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跃敏;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4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精神状态、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结果疗前观察组VAS评分、MMSE评分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降低疼痛程度,促进精神状态改善。
2020年03期 v.3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跃敏;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4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精神状态、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结果疗前观察组VAS评分、MMSE评分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降低疼痛程度,促进精神状态改善。
2020年03期 v.3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新洋;马朝凡;蒋亭亭;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稳心颗粒治疗联合护理。比较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疗效;心功能改善2个级别的时间、心房颤动消失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达到50%以上的时间; LVEDD、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疗效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2个级别的时间、心房颤动消失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达到50%以上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比较(P> 0. 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心室率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联合护理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机体耐力,减少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治疗的时间。
2020年03期 v.3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新洋;马朝凡;蒋亭亭;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稳心颗粒治疗联合护理。比较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疗效;心功能改善2个级别的时间、心房颤动消失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达到50%以上的时间; LVEDD、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疗效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2个级别的时间、心房颤动消失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达到50%以上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比较(P> 0. 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心室率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联合护理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机体耐力,减少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治疗的时间。
2020年03期 v.3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亚斐;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服药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医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哮喘患儿(102例)的临床资料,视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进一步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1例)与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51例)。对比两组入选者服药依从性;通过肺功能测试仪对两组入选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最大呼气流量进行测定,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肺功能;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入选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统计两组入选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两组入选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最大呼气流量比较(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最大呼气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哮喘患儿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哮喘患儿服药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对患儿机体康复产生促进作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年03期 v.34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亚斐;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服药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医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哮喘患儿(102例)的临床资料,视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进一步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1例)与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51例)。对比两组入选者服药依从性;通过肺功能测试仪对两组入选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最大呼气流量进行测定,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肺功能;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入选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统计两组入选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两组入选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最大呼气流量比较(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最大呼气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哮喘患儿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哮喘患儿服药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对患儿机体康复产生促进作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年03期 v.34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春燕;吴景东;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因其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较复杂,西医治疗较单一,且经常反复发作,所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是困扰皮肤科医生的常见皮肤病之一。基于现今多项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结果,以中西医结合的医学角度出发,分别从慢性荨麻疹的个体体质特点因素、疾病发病时间规律或加重时间与主要诱因等方面,进一步深入阐述参苓白术散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发挥的积极意义与深远影响。根据王琦体质学说,多名医家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大多以特禀质为主,而参苓白术散的应用对相关的体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时间或加重时间常常集中在脾经运行主导的时间,参苓白术散入脾经,因此该方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二者存在相关性,甚至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荨麻疹疹的诱因之一,而参苓白术散可以有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从而有效从病因的角度进行治疗。综上,结合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临床实验研究,再者,从改善体质机能、缓解症状、病因的治疗的多角度出发分析,并且结合围绕参苓白术散的组方特点,为现代医家在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上,提供更广泛的新思路与理论依据。
2020年03期 v.34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2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春燕;吴景东;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因其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较复杂,西医治疗较单一,且经常反复发作,所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是困扰皮肤科医生的常见皮肤病之一。基于现今多项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结果,以中西医结合的医学角度出发,分别从慢性荨麻疹的个体体质特点因素、疾病发病时间规律或加重时间与主要诱因等方面,进一步深入阐述参苓白术散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发挥的积极意义与深远影响。根据王琦体质学说,多名医家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大多以特禀质为主,而参苓白术散的应用对相关的体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时间或加重时间常常集中在脾经运行主导的时间,参苓白术散入脾经,因此该方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二者存在相关性,甚至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荨麻疹疹的诱因之一,而参苓白术散可以有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从而有效从病因的角度进行治疗。综上,结合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临床实验研究,再者,从改善体质机能、缓解症状、病因的治疗的多角度出发分析,并且结合围绕参苓白术散的组方特点,为现代医家在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上,提供更广泛的新思路与理论依据。
2020年03期 v.34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2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山;
目的探索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1日—2018年3月21日4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进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随后对比两组NO(血清一氧化氮)水平、SO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TNF-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D-D(D二聚体)、Fib(血浆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O水平(65. 22±5. 61)μmol/L、SOD水平(428. 48±19. 38) U/mL、D-D(234. 86±15. 85)μg/L、Fib(3. 18±0. 53) g/L、APTT(28. 31±5. 42) s、PT(11. 13±1. 87) s、TNF-α(125. 86±16. 37) ng/mL、IL-6(105. 13±14. 54) ng/mL、IL-8(95. 66±5. 27) ng/mL优于对照组(P <0. 05),总有效率(95. 00%,19/20)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15 d中医证候积分(8. 79±1. 44)分、治疗后30 d中医证候积分(5. 34±1. 71)、不良反应发生率(5. 00%,1/20)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证患者实施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当前凝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当前症状积分,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总有效率。
2020年03期 v.34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江山;
目的探索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1日—2018年3月21日4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进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随后对比两组NO(血清一氧化氮)水平、SO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TNF-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D-D(D二聚体)、Fib(血浆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O水平(65. 22±5. 61)μmol/L、SOD水平(428. 48±19. 38) U/mL、D-D(234. 86±15. 85)μg/L、Fib(3. 18±0. 53) g/L、APTT(28. 31±5. 42) s、PT(11. 13±1. 87) s、TNF-α(125. 86±16. 37) ng/mL、IL-6(105. 13±14. 54) ng/mL、IL-8(95. 66±5. 27) ng/mL优于对照组(P <0. 05),总有效率(95. 00%,19/20)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15 d中医证候积分(8. 79±1. 44)分、治疗后30 d中医证候积分(5. 34±1. 71)、不良反应发生率(5. 00%,1/20)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证患者实施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当前凝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当前症状积分,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总有效率。
2020年03期 v.34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