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症治案二则

    谢兆丰

    <正> 暑痉(乙脑) 男患,7岁,住院号781843,于1978年8月10日急诊入院。患者高热惊厥2天,头痛呕吐,体温39.2℃,神识昏迷,烦躁不安,面赤气粗,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抬颈、抬腿试验阳性,小便短赤,大便未解,舌红苔黄,脉数。白细胞总数16,000/立方毫米,中性88%,淋巴11%,单核1%。脊髓穿刺,脑脊液无色稍混,细胞数510个,中性85%,淋巴15%,糖50毫克,潘氏反应(+)。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证属暑邪热毒,直逼心营,热极生风,内陷厥阴,中医诊断暑痉。治以清热熄风,镇痉开窍。处方:大青叶20克,郁金、石菖蒲、天竺

    1987年03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症治案二则

    谢兆丰

    <正> 暑痉(乙脑) 男患,7岁,住院号781843,于1978年8月10日急诊入院。患者高热惊厥2天,头痛呕吐,体温39.2℃,神识昏迷,烦躁不安,面赤气粗,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抬颈、抬腿试验阳性,小便短赤,大便未解,舌红苔黄,脉数。白细胞总数16,000/立方毫米,中性88%,淋巴11%,单核1%。脊髓穿刺,脑脊液无色稍混,细胞数510个,中性85%,淋巴15%,糖50毫克,潘氏反应(+)。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证属暑邪热毒,直逼心营,热极生风,内陷厥阴,中医诊断暑痉。治以清热熄风,镇痉开窍。处方:大青叶20克,郁金、石菖蒲、天竺

    1987年03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良春用药经验

    朱步先

    <正> 白薇轻清虚火,透泄血热白薇味苦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虚火,除血热等多种作用。朱师用白薇的着眼点有三:①白薇能清肺金,凡肺热较重,咳嗽(特别是久咳),或咳嗽痰中带血为主证者可以用之;②热病后余热未尽可以用之;③阴虚外感证早期亦可用,但必与养阴、透解之药同用。《金匮要略》竹皮大丸,《别录》疗伤中淋露,《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皆用其轻清血中虚热之功,深得朱师赞誉。朱师治低热证,腰酸肢楚,头晕神疲,妇女月经不

    1987年03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朱良春用药经验

    朱步先

    <正> 白薇轻清虚火,透泄血热白薇味苦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虚火,除血热等多种作用。朱师用白薇的着眼点有三:①白薇能清肺金,凡肺热较重,咳嗽(特别是久咳),或咳嗽痰中带血为主证者可以用之;②热病后余热未尽可以用之;③阴虚外感证早期亦可用,但必与养阴、透解之药同用。《金匮要略》竹皮大丸,《别录》疗伤中淋露,《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皆用其轻清血中虚热之功,深得朱师赞誉。朱师治低热证,腰酸肢楚,头晕神疲,妇女月经不

    1987年03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润肺止咳治愈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姚玉洁

    <正> 男患,42岁,1984年2月6日就诊。病历号:2640。患者主诉咳嗽十余年,冬夏均有发作,干咳少痰,咽干少饮,胸闷气短,甚时作喘,伴有头晕耳鸣,近月余病情加重,虽肌注青、链霉素,不愈,而求治于中医。胸透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轻度肺气肿。又述腹痛作泻二十余年,每晨起入厕,便稀量少,排便滞而不爽,便不成形,腹痛绵绵,大便日行4~5次。化验便常规:上皮细胞4~5/Hp,红细胞2~3/Hp,未查到阿米巴原虫。于1982年行

    1987年03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润肺止咳治愈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姚玉洁

    <正> 男患,42岁,1984年2月6日就诊。病历号:2640。患者主诉咳嗽十余年,冬夏均有发作,干咳少痰,咽干少饮,胸闷气短,甚时作喘,伴有头晕耳鸣,近月余病情加重,虽肌注青、链霉素,不愈,而求治于中医。胸透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轻度肺气肿。又述腹痛作泻二十余年,每晨起入厕,便稀量少,排便滞而不爽,便不成形,腹痛绵绵,大便日行4~5次。化验便常规:上皮细胞4~5/Hp,红细胞2~3/Hp,未查到阿米巴原虫。于1982年行

    1987年03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癌瘤中医治疗研究

    贾堃

    <正> 癌瘤是机体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由于情志郁结,过于劳累,病毒侵袭,或某些特殊刺激,致使生理机能反常,局部组织恶性增生,发为癌瘤。对癌瘤的治疗,初期津液还未过耗,采取外科切除或以中药攻坚破积,或用腐蚀药物直攻的办法为宜。病至晚期,阴血过耗,或癌已转移,手术效果不好(如脑和肝脏肿瘤)或无法进行手术的癌瘤,以中药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较好。如果只知抗癌消瘤以毒攻毒,直攻直消则元气亏损,再逢疾病复发则无能支持。

    1987年03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癌瘤中医治疗研究

    贾堃

    <正> 癌瘤是机体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由于情志郁结,过于劳累,病毒侵袭,或某些特殊刺激,致使生理机能反常,局部组织恶性增生,发为癌瘤。对癌瘤的治疗,初期津液还未过耗,采取外科切除或以中药攻坚破积,或用腐蚀药物直攻的办法为宜。病至晚期,阴血过耗,或癌已转移,手术效果不好(如脑和肝脏肿瘤)或无法进行手术的癌瘤,以中药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较好。如果只知抗癌消瘤以毒攻毒,直攻直消则元气亏损,再逢疾病复发则无能支持。

    1987年03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宏邦运用经方验案举隅

    孔祥铁

    <正> 何宏邦主任中医师行医近五十年,博览众书,谙熟经典,法宗于《内经》、《伤寒论》,临证运用经方得心应手,疗效显著。现就侍诊所见典型病例介绍如下。萎缩性胃炎男患,38岁,1986年6月16日就诊。自述胃脘隐痛近十年,空腹时疼痛明显,喜温喜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形寒畏冷,舌质淡红,苔薄白,六脉均沉。1986年6月11日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镜号742,病理号863321)。脉证合参,证属脾胃虚寒,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

    1987年03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宏邦运用经方验案举隅

    孔祥铁

    <正> 何宏邦主任中医师行医近五十年,博览众书,谙熟经典,法宗于《内经》、《伤寒论》,临证运用经方得心应手,疗效显著。现就侍诊所见典型病例介绍如下。萎缩性胃炎男患,38岁,1986年6月16日就诊。自述胃脘隐痛近十年,空腹时疼痛明显,喜温喜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形寒畏冷,舌质淡红,苔薄白,六脉均沉。1986年6月11日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镜号742,病理号863321)。脉证合参,证属脾胃虚寒,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

    1987年03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习关幼波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

    陈勇,吴春节

    <正> 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证候,若误治失治,每致缠绵不愈。盖肺为娇脏,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多能伤肺,以致清肃之令不行,逆而为咳。笔者跟随关老多年,发现关老证治咳嗽颇有独到经验,不私所见,公诸同道。方药组成草河车10克,杏仁10克,桑叶、桑皮各10克,生地10克,炒知、柏各10克,玄参10克,全瓜蒌20克,苦桔梗10克,麻黄2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随证加减:伴风寒表证加生姜3克,荆芥10克;伴风热表证加金银花20克,野菊花10

    1987年03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习关幼波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

    陈勇,吴春节

    <正> 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证候,若误治失治,每致缠绵不愈。盖肺为娇脏,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多能伤肺,以致清肃之令不行,逆而为咳。笔者跟随关老多年,发现关老证治咳嗽颇有独到经验,不私所见,公诸同道。方药组成草河车10克,杏仁10克,桑叶、桑皮各10克,生地10克,炒知、柏各10克,玄参10克,全瓜蒌20克,苦桔梗10克,麻黄2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随证加减:伴风寒表证加生姜3克,荆芥10克;伴风热表证加金银花20克,野菊花10

    1987年03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君子汤治愈尿潴留一例

    秦宜仁

    <正> 女患,40岁,某饭店服务员。1980年2月就诊,病志号80—042。三年前,手术时误将膀胱壁认做腹膜切开,造成约10公分的横向创口。术后便出现尿频,量小,淋沥不断症状,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在上海华山医院诊治,诊为膀胱扩约肌损伤,经查排尿后尿液潴留200—250毫升,治疗无效来诊。患者体胖腹大,面黄无华,行动迟缓,懒言乏力,气短纳呆,苔白滑,脉细无力,口淡乏味。诊为遗尿

    1987年03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君子汤治愈尿潴留一例

    秦宜仁

    <正> 女患,40岁,某饭店服务员。1980年2月就诊,病志号80—042。三年前,手术时误将膀胱壁认做腹膜切开,造成约10公分的横向创口。术后便出现尿频,量小,淋沥不断症状,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在上海华山医院诊治,诊为膀胱扩约肌损伤,经查排尿后尿液潴留200—250毫升,治疗无效来诊。患者体胖腹大,面黄无华,行动迟缓,懒言乏力,气短纳呆,苔白滑,脉细无力,口淡乏味。诊为遗尿

    1987年03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孟英诊治温病痉、脱经验

    杨进

    <正> 痉和脱是温病过程中较常见的危重病证,在《王氏医案》中载有大量的温病痉、脱病案,从中可以窥见王孟英诊治温病痉、脱的一些独到见解和用药经验,本文据《王氏医案》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供当前中医急症研究借鉴。治痉厥首当区分虚实王氏对痉厥的临床表现有很细致的描述,除了通常所说的四肢抽搐、强直或蠕动,甚则肢体强直、角弓反张外,还提到有筋肉抽掣、跳动,茎缩或囊缩,目张不合或上视等。在治疗上,首先注重区分实风、虚风而各立治法。1.实风主清,兼重养阴、化痰

    1987年03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孟英诊治温病痉、脱经验

    杨进

    <正> 痉和脱是温病过程中较常见的危重病证,在《王氏医案》中载有大量的温病痉、脱病案,从中可以窥见王孟英诊治温病痉、脱的一些独到见解和用药经验,本文据《王氏医案》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供当前中医急症研究借鉴。治痉厥首当区分虚实王氏对痉厥的临床表现有很细致的描述,除了通常所说的四肢抽搐、强直或蠕动,甚则肢体强直、角弓反张外,还提到有筋肉抽掣、跳动,茎缩或囊缩,目张不合或上视等。在治疗上,首先注重区分实风、虚风而各立治法。1.实风主清,兼重养阴、化痰

    1987年03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

    张桂芳

    <正>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省亦并非少见,据我省1973~1975年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报告,原发性肝癌居恶性肿瘤死亡中的第三位。本病病程短,死亡快,病后自然生存期为2.6~5.7个月,故有癌王之称。本病证状隐匿,一旦出现临床证状多属中晚期。1977年Okuda报告20例直径小于4.5cm小肝癌,其中14例系尸检中发现,另4例亦均无肝癌临床证状,仅在AFP检测中发现后经肝动脉造影而证实。近年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原发性肝癌的防治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普查工作的开展,以及AFP检测

    1987年03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

    张桂芳

    <正>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省亦并非少见,据我省1973~1975年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报告,原发性肝癌居恶性肿瘤死亡中的第三位。本病病程短,死亡快,病后自然生存期为2.6~5.7个月,故有癌王之称。本病证状隐匿,一旦出现临床证状多属中晚期。1977年Okuda报告20例直径小于4.5cm小肝癌,其中14例系尸检中发现,另4例亦均无肝癌临床证状,仅在AFP检测中发现后经肝动脉造影而证实。近年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原发性肝癌的防治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普查工作的开展,以及AFP检测

    1987年03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协调疗法探讨

    郭维峰

    <正> 协调疗法是刘绍武老师“三部六病”学说诊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倡导的“三大疗法”(纠偏疗法、协调疗法、复健疗法)之一,是对《伤寒论》和法的继承、引申和发展。协调疗法,由于组方之妙,辨证之明,运用之广,疗效之佳,越来越多地被中西医界所应用、探求和接受,常为其神奇的功效而折服。

    1987年03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协调疗法探讨

    郭维峰

    <正> 协调疗法是刘绍武老师“三部六病”学说诊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倡导的“三大疗法”(纠偏疗法、协调疗法、复健疗法)之一,是对《伤寒论》和法的继承、引申和发展。协调疗法,由于组方之妙,辨证之明,运用之广,疗效之佳,越来越多地被中西医界所应用、探求和接受,常为其神奇的功效而折服。

    1987年03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流行性出血热的厥脱证治

    范淑惠

    <正> 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特征。典型病例的病程经过依次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等5期。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据西安市卫生防疫站1981年统计,该市1981年共发生出血热3340例,发病率为118.32/10万人口,死亡186例,病死率为5.57%,占全市现有的15种传染病死亡总数的91.17%。而低血压休克又是出血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江西省高安县人民医院刘氏等统计,1970年病死率为5.64%,死于休克的占79.07%;1983年病死率为22.99%,死于休

    1987年03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流行性出血热的厥脱证治

    范淑惠

    <正> 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特征。典型病例的病程经过依次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等5期。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据西安市卫生防疫站1981年统计,该市1981年共发生出血热3340例,发病率为118.32/10万人口,死亡186例,病死率为5.57%,占全市现有的15种传染病死亡总数的91.17%。而低血压休克又是出血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江西省高安县人民医院刘氏等统计,1970年病死率为5.64%,死于休克的占79.07%;1983年病死率为22.99%,死于休

    1987年03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柴胡治疗慢性肝病

    周雷霖

    <正> 以柴胡为主的复方药物治疗肝脏疾患,其疗效已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笔者在探索柴胡复方药物的最佳剂量时,体会到柴胡在30至60克之间对改善慢性肝脏疾患症状,有明显效果,长期应用(三个月)亦未见到“劫阴”症状,兹举例说明。男患,37岁,患肝炎年余,HBsAg反向被动血凝法1:128, HBsAg(+),HBcAg(+),抗-HBc(+),经西医护肝治疗6个月,肝功反复波动。继服中药百余剂,肝功亦未见恢复。证见:面色黧黑,唇暗,舌质微紫兰

    1987年03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柴胡治疗慢性肝病

    周雷霖

    <正> 以柴胡为主的复方药物治疗肝脏疾患,其疗效已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笔者在探索柴胡复方药物的最佳剂量时,体会到柴胡在30至60克之间对改善慢性肝脏疾患症状,有明显效果,长期应用(三个月)亦未见到“劫阴”症状,兹举例说明。男患,37岁,患肝炎年余,HBsAg反向被动血凝法1:128, HBsAg(+),HBcAg(+),抗-HBc(+),经西医护肝治疗6个月,肝功反复波动。继服中药百余剂,肝功亦未见恢复。证见:面色黧黑,唇暗,舌质微紫兰

    1987年03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中医理论探索癌症的治疗

    边同华,王涛

    <正> 恶性肿瘤这一疾病不是现在始有,祖国医学对癌症早有认识,两千年前成书的《内经》对某些疾病的描述就酷似现代诊断的癌症,并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与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邪毒留滞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互相搏结,蕴郁于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复杂的致病因素中,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正气虚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弱是内因,起主导作用。《医宗必读》,积聚篇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邪气踞之”。中医还认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

    1987年03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中医理论探索癌症的治疗

    边同华,王涛

    <正> 恶性肿瘤这一疾病不是现在始有,祖国医学对癌症早有认识,两千年前成书的《内经》对某些疾病的描述就酷似现代诊断的癌症,并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与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邪毒留滞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互相搏结,蕴郁于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复杂的致病因素中,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正气虚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弱是内因,起主导作用。《医宗必读》,积聚篇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邪气踞之”。中医还认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

    1987年03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杨广茹,孙本林

    <正>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常见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及粘液血便,多伴有里急后重,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因病机本病多由脾胃素虚,饮食不节或劳倦太过,以致脾失健运,湿郁化热,下注大肠,或外感邪毒,特别是暑湿热毒侵犯脾胃,移于大肠而致本病。其病机以脾虚湿郁为本。初起多为气滞湿热蕴结之实证居多,日久不愈,脾病及肾,肾阳虚衰,完谷不化,造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

    1987年03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杨广茹,孙本林

    <正>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常见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及粘液血便,多伴有里急后重,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因病机本病多由脾胃素虚,饮食不节或劳倦太过,以致脾失健运,湿郁化热,下注大肠,或外感邪毒,特别是暑湿热毒侵犯脾胃,移于大肠而致本病。其病机以脾虚湿郁为本。初起多为气滞湿热蕴结之实证居多,日久不愈,脾病及肾,肾阳虚衰,完谷不化,造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

    1987年03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运用“温阳通痹汤”治疗冠心病的体会及疗效观察

    刘春堂

    <正>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我在实践中观察到,冠心病单纯属虚或属实的较少,大都是虚实夹杂。虚主要表现为阳气虚弱,实主要表现为痰瘀凝阻,而两者又有密切的关联。阳虚不足以温运血脉而成瘀阻,又不能输布津液则聚变为痰,加之阳虚生内寒,于是寒痰瘀三者交阻,痹阻心脉,不通则痛。所以我认为治疗冠心病应首重温阳,佐用化痰破瘀以通痹。基于这种认识,我拟订了“温阳通痹汤”一方,验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后又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了25例冠心病患者,经“温阳通痹汤”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间期的变化,发现本方

    1987年03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用“温阳通痹汤”治疗冠心病的体会及疗效观察

    刘春堂

    <正>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我在实践中观察到,冠心病单纯属虚或属实的较少,大都是虚实夹杂。虚主要表现为阳气虚弱,实主要表现为痰瘀凝阻,而两者又有密切的关联。阳虚不足以温运血脉而成瘀阻,又不能输布津液则聚变为痰,加之阳虚生内寒,于是寒痰瘀三者交阻,痹阻心脉,不通则痛。所以我认为治疗冠心病应首重温阳,佐用化痰破瘀以通痹。基于这种认识,我拟订了“温阳通痹汤”一方,验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后又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了25例冠心病患者,经“温阳通痹汤”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间期的变化,发现本方

    1987年03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脾虚本质初探——异病同治18例报告

    徐振兴,宋桂琴,刘桂敏,王燕

    <正> 脾为生化之源,是后天的根本,许多疾病都由脾虚导致。但脾虚本质究竟是什么,能否用现代医学手段将其具体化,一年以来我们开始结合临床探讨了这个问题,现将初步结果汇报如下。一、病例选择:我们随机记录各种疾病的脾虚病人,病种包括:溃疡病、结肠炎、慢性痢疾、胃炎等,计18例。多数为中青年,老年占少数,男女之比为1:1。二、脾虚辨证标准:按1982年广州统一虚证标准,主证:食少、腹胀、便溏、面黄、乏力,主征:舌胖淡、脉沉弱。主证须具备三项,主征一项。

    1987年03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脾虚本质初探——异病同治18例报告

    徐振兴,宋桂琴,刘桂敏,王燕

    <正> 脾为生化之源,是后天的根本,许多疾病都由脾虚导致。但脾虚本质究竟是什么,能否用现代医学手段将其具体化,一年以来我们开始结合临床探讨了这个问题,现将初步结果汇报如下。一、病例选择:我们随机记录各种疾病的脾虚病人,病种包括:溃疡病、结肠炎、慢性痢疾、胃炎等,计18例。多数为中青年,老年占少数,男女之比为1:1。二、脾虚辨证标准:按1982年广州统一虚证标准,主证:食少、腹胀、便溏、面黄、乏力,主征:舌胖淡、脉沉弱。主证须具备三项,主征一项。

    1987年03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的疗效观察

    方淑媛,周德魁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某些晚期肾脏病的严重后果,而肾小球疾病则是慢性肾衰的常见病因。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免疫反应和凝血障碍是肾小球病发病机理中的两个重要过程,并认为后者是肾小球病变持续发展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为定量指标,先后应用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肝素等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现将中药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简要分析讨论如下。

    1987年03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的疗效观察

    方淑媛,周德魁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某些晚期肾脏病的严重后果,而肾小球疾病则是慢性肾衰的常见病因。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免疫反应和凝血障碍是肾小球病发病机理中的两个重要过程,并认为后者是肾小球病变持续发展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为定量指标,先后应用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肝素等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现将中药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简要分析讨论如下。

    1987年03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变应性亚败血症中西医结合诊治初探

    郭慧敏,张庆喜

    <正> 变应性亚败血症(Subsepsisallcrgica)系一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皮疹及关节痛,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培养阴性。本病不仅累及关节,凡中胚叶结缔组织均可累及。实验室检查及病情发展与类风湿相类,甚至出现关节畸形。在中医医藉中很难找到相应病名,有人认为系湿热之邪内伏膜原,热邪留恋阴分,也有人认为属于痹证范畴。现将我们自1974~1984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6例本病患者治疗结果报导如下。

    1987年03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变应性亚败血症中西医结合诊治初探

    郭慧敏,张庆喜

    <正> 变应性亚败血症(Subsepsisallcrgica)系一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皮疹及关节痛,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培养阴性。本病不仅累及关节,凡中胚叶结缔组织均可累及。实验室检查及病情发展与类风湿相类,甚至出现关节畸形。在中医医藉中很难找到相应病名,有人认为系湿热之邪内伏膜原,热邪留恋阴分,也有人认为属于痹证范畴。现将我们自1974~1984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6例本病患者治疗结果报导如下。

    1987年03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填精充液法在水湿病证中的运用

    胡国俊

    <正> 水湿之疾多系阳气衰弱,脾肾运化开合失度引起,“当以温药和之”。素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医训,凡遇水湿病证,多崇土益气燥湿,补肾温阳利水,笔者亦是如此。但目睹久治难痊之水湿痼疾竟愈于填精充液之法后,始觉学有所偏,胶柱鼓瑟。多年来带着不敢问津之充液治水之法重新学习前贤论著,细心体察症情,现将本人学习一得及运用此法之数则验案录之于后,以就正于同道。水湿病证虽责脾肾阳气亏虚失于转输气化,若脾肾之阴精无所奉,阳少阴助,则健运开合当必失司。卑隘欠充之处又最易为水湿所浸渍,此即

    1987年03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填精充液法在水湿病证中的运用

    胡国俊

    <正> 水湿之疾多系阳气衰弱,脾肾运化开合失度引起,“当以温药和之”。素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医训,凡遇水湿病证,多崇土益气燥湿,补肾温阳利水,笔者亦是如此。但目睹久治难痊之水湿痼疾竟愈于填精充液之法后,始觉学有所偏,胶柱鼓瑟。多年来带着不敢问津之充液治水之法重新学习前贤论著,细心体察症情,现将本人学习一得及运用此法之数则验案录之于后,以就正于同道。水湿病证虽责脾肾阳气亏虚失于转输气化,若脾肾之阴精无所奉,阳少阴助,则健运开合当必失司。卑隘欠充之处又最易为水湿所浸渍,此即

    1987年03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胆汤治怪病

    戴桂满

    <正> 温胆汤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茯苓、生姜、甘草组成,有清化痰热,和胃理气之功,治心胆虚怯,夜寐多梦,触事易惊,胸闷短气,自汗乏力,呕逆吐苦等症。本方是临床上治疗范围较广,疗效较著的一张方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用此方加减治疗郁、痿、惊、悸等怪证,获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1987年03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胆汤治怪病

    戴桂满

    <正> 温胆汤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茯苓、生姜、甘草组成,有清化痰热,和胃理气之功,治心胆虚怯,夜寐多梦,触事易惊,胸闷短气,自汗乏力,呕逆吐苦等症。本方是临床上治疗范围较广,疗效较著的一张方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用此方加减治疗郁、痿、惊、悸等怪证,获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1987年03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速效止咳汤治疗咳嗽62例

    胡昌乐

    <正>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复方速效止咳汤治疗咳嗽62例,取得较满意的速效止咳之效,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和治疗方法复方速效止咳汤由生侧柏叶10克,百部12克,桔梗9克,款冬花12克,紫苑12克,炙罂粟壳6克组成。每日一剂,水煎服。风寒咳嗽加防风、苏叶,风热咳嗽加银花、连翘、薄

    1987年03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速效止咳汤治疗咳嗽62例

    胡昌乐

    <正>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复方速效止咳汤治疗咳嗽62例,取得较满意的速效止咳之效,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和治疗方法复方速效止咳汤由生侧柏叶10克,百部12克,桔梗9克,款冬花12克,紫苑12克,炙罂粟壳6克组成。每日一剂,水煎服。风寒咳嗽加防风、苏叶,风热咳嗽加银花、连翘、薄

    1987年03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淤证治验及其体会

    邓宝康

    <正> 精淤到目前为止,尚未立证。精淤证是男子性交不射精引起不育的病证。古今医籍关于此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病名已散有记载。《灵枢·本神篇》云:“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刘河间在其《河间六书》中说:“肾实,精不运”《千金方》也说:“肾邪实则精血留滞而不通”。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先提出“精淤”之称,但对其证治未作专门论述。现代医学认为此证是功能性、药物性、器质性引

    1987年03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精淤证治验及其体会

    邓宝康

    <正> 精淤到目前为止,尚未立证。精淤证是男子性交不射精引起不育的病证。古今医籍关于此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病名已散有记载。《灵枢·本神篇》云:“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刘河间在其《河间六书》中说:“肾实,精不运”《千金方》也说:“肾邪实则精血留滞而不通”。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先提出“精淤”之称,但对其证治未作专门论述。现代医学认为此证是功能性、药物性、器质性引

    1987年03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屏气法治疗癔病性昏厥一例

    仝小林,杭舜锦

    <正> 女患,16岁,学生。昏厥二个半小时来诊。二小时前胃脘疼痛,手不敢触,呼吸急促浅表,俄尔倒地不语,张口呼吸,意识清楚,双眼紧闭,面色潮红,手呈鸡爪样痉挛,四肢不温,呼吸42次/分,肌腱反射正常,眼球活动良好,指尖温度25.1℃。诊为癔病性昏厥。当即给予安定10毫克肌注,未见好转,改用屏

    1987年03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屏气法治疗癔病性昏厥一例

    仝小林,杭舜锦

    <正> 女患,16岁,学生。昏厥二个半小时来诊。二小时前胃脘疼痛,手不敢触,呼吸急促浅表,俄尔倒地不语,张口呼吸,意识清楚,双眼紧闭,面色潮红,手呈鸡爪样痉挛,四肢不温,呼吸42次/分,肌腱反射正常,眼球活动良好,指尖温度25.1℃。诊为癔病性昏厥。当即给予安定10毫克肌注,未见好转,改用屏

    1987年03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剌治疗精神分裂症500例疗效分析

    史正修,谭梅尊

    <正>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属于中医的“癫狂”范畴,至今多偏于药物治疗。我院自1970年以来,在门诊采用以针刺为主治疗各类精神病患者1013例,其中分裂症50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00例患者,男183例,女317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5岁。按中医辨证分为躁狂、抑郁和妄想三组。(一)躁狂组(181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兴奋状态,中医谓“狂证”。根据“重

    1987年03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针剌治疗精神分裂症500例疗效分析

    史正修,谭梅尊

    <正>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属于中医的“癫狂”范畴,至今多偏于药物治疗。我院自1970年以来,在门诊采用以针刺为主治疗各类精神病患者1013例,其中分裂症50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00例患者,男183例,女317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5岁。按中医辨证分为躁狂、抑郁和妄想三组。(一)躁狂组(181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兴奋状态,中医谓“狂证”。根据“重

    1987年03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疗恶性淋巴瘤

    张鑫华

    <正> 女患33岁,1983年4月9日诊。右乳房肿块5个月,头痛、头晕,疲劳1年余。外科检查:右乳房上象限有一3×3厘米硬块,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颈部及双上臂、背部均有大小不等4个肿块,表面凹突不平,边缘不整,推之不动。于1983年3月7日左上臂肿块组织活检(病理号830682):恶性淋巴瘤,淋巴母细胞型。9天后背部肿块组织活检(病理号830793):低分化淋巴细胞型恶性淋巴瘤。同月26日右侧乳房肿块活检(病理号830930):恶性淋巴瘤(低分化淋巴细胞型)。先予环磷酰胺每日400毫克,加入2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4次后查白细胞为2500~3600/立方毫米,

    1987年03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疗恶性淋巴瘤

    张鑫华

    <正> 女患33岁,1983年4月9日诊。右乳房肿块5个月,头痛、头晕,疲劳1年余。外科检查:右乳房上象限有一3×3厘米硬块,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颈部及双上臂、背部均有大小不等4个肿块,表面凹突不平,边缘不整,推之不动。于1983年3月7日左上臂肿块组织活检(病理号830682):恶性淋巴瘤,淋巴母细胞型。9天后背部肿块组织活检(病理号830793):低分化淋巴细胞型恶性淋巴瘤。同月26日右侧乳房肿块活检(病理号830930):恶性淋巴瘤(低分化淋巴细胞型)。先予环磷酰胺每日400毫克,加入2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4次后查白细胞为2500~3600/立方毫米,

    1987年03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普济消毒饮加减的临床应用

    丁裕安,王明珍

    <正> 普济消毒饮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的一张方剂,对大头瘟有极好的疗效。方中薄荷、僵蚕可透泄风热;连翘、板蓝根能泄热解毒;马勃、牛蒡子、桔梗、甘草可利咽消肿,泻火解毒;玄参咸寒能生津泻火。有食野菜史者可加芦根,有食海产品史者加紫苏、陈皮,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气虚挟痰者加人参、桔红。大头瘟在临床上以突然头面红肿瘙痒,两目肿闭难开,口唇肿胀外翻,咽喉赤痛,身热乏力等为特征。有的初起伴有头痛、恶心、烦

    1987年03期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普济消毒饮加减的临床应用

    丁裕安,王明珍

    <正> 普济消毒饮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的一张方剂,对大头瘟有极好的疗效。方中薄荷、僵蚕可透泄风热;连翘、板蓝根能泄热解毒;马勃、牛蒡子、桔梗、甘草可利咽消肿,泻火解毒;玄参咸寒能生津泻火。有食野菜史者可加芦根,有食海产品史者加紫苏、陈皮,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气虚挟痰者加人参、桔红。大头瘟在临床上以突然头面红肿瘙痒,两目肿闭难开,口唇肿胀外翻,咽喉赤痛,身热乏力等为特征。有的初起伴有头痛、恶心、烦

    1987年03期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腑泻浊治急证

    曲春媛

    <正> 通腑泻浊法乃仲景师为阳明腑实证所设急下存阴之大法,临床实用范围甚广,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内科急证的治疗。但由于有些内科急证口服汤剂实有困难,因此,寻找新的给药途径,实为当务之急。几年来我们应用通腑泻浊之大黄芒硝液,保留灌肠,治疗多种病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例1:中风躁动案男患,53岁,站前办事处工作人员。1984年8月24日晚由于排便困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右侧肢体瘫,二便失禁,项强,瞳仁不等大,口角喎斜饕秸镂猿鲅?中医

    1987年03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通腑泻浊治急证

    曲春媛

    <正> 通腑泻浊法乃仲景师为阳明腑实证所设急下存阴之大法,临床实用范围甚广,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内科急证的治疗。但由于有些内科急证口服汤剂实有困难,因此,寻找新的给药途径,实为当务之急。几年来我们应用通腑泻浊之大黄芒硝液,保留灌肠,治疗多种病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例1:中风躁动案男患,53岁,站前办事处工作人员。1984年8月24日晚由于排便困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右侧肢体瘫,二便失禁,项强,瞳仁不等大,口角喎斜饕秸镂猿鲅?中医

    1987年03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阳和汤用于内科的临床体会

    沈才栋

    <正> 阳和汤(下称本方)出自清代外科名家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为治疗外科阴证之著名方剂。本方具有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之特点。笔者曾以此随症加减治疗由气血虚弱,阴寒凝滞所致之内科杂症,屡获佳效,现举验案数则,简介如下。一、肠结核女患,33岁,1984年10月21日初诊。患肺结核三年,有咯血史。今年6月觉腹胀腹痛,以脐周及右下侧为主。继则便溏,日行3~4次,并日益加重,甚则彻夜不寐,经县某医院胃肠透视诊为肠结核。先后注射链霉素60克,

    1987年03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阳和汤用于内科的临床体会

    沈才栋

    <正> 阳和汤(下称本方)出自清代外科名家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为治疗外科阴证之著名方剂。本方具有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之特点。笔者曾以此随症加减治疗由气血虚弱,阴寒凝滞所致之内科杂症,屡获佳效,现举验案数则,简介如下。一、肠结核女患,33岁,1984年10月21日初诊。患肺结核三年,有咯血史。今年6月觉腹胀腹痛,以脐周及右下侧为主。继则便溏,日行3~4次,并日益加重,甚则彻夜不寐,经县某医院胃肠透视诊为肠结核。先后注射链霉素60克,

    1987年03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东垣泻肝汤为主治疗狐惑病30例

    卢成林

    <正> 眼、口、生殖器综合症又称之为白塞氏病,临床上并不少见,主要表现为口腔损害(复发性口疮),虹膜睫状体炎,生殖器部位疼痛性溃疡,以及结节性红斑和痤疮样皮疹及非特异性过敏反应。部分病例还可累及大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病情多反复发作,疗效极不巩固,是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它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狐惑病、目疡、口疮、阴疮、阴蚀疮等疾病的范畴。作者多年来应用东垣泻肝汤加味并结合洗药及疮面外敷中药治疗本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作如下介绍。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男性5

    1987年03期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东垣泻肝汤为主治疗狐惑病30例

    卢成林

    <正> 眼、口、生殖器综合症又称之为白塞氏病,临床上并不少见,主要表现为口腔损害(复发性口疮),虹膜睫状体炎,生殖器部位疼痛性溃疡,以及结节性红斑和痤疮样皮疹及非特异性过敏反应。部分病例还可累及大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病情多反复发作,疗效极不巩固,是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它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狐惑病、目疡、口疮、阴疮、阴蚀疮等疾病的范畴。作者多年来应用东垣泻肝汤加味并结合洗药及疮面外敷中药治疗本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作如下介绍。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男性5

    1987年03期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痹医案两则

    卓毓春

    <正> 胸痺既是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之概括。痺者,闭也,是痞塞不通之意。胸痺之病,轻者即令人胸满,重者即胸痛也。究其病因,不外上焦阳虚,阴邪上逆,闭塞清旷之区,阳气不通乃成。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一句概之。“阳微”是寸口脉微,乃上焦心肺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阴弦”是尺脉弦,下焦肝肾阴寒太盛,水饮内停之征。周禹载谓:“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由上焦阳虚,水气、痰浊、瘀血阴邪便乘虚而居于胸阳之位。

    1987年03期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痹医案两则

    卓毓春

    <正> 胸痺既是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之概括。痺者,闭也,是痞塞不通之意。胸痺之病,轻者即令人胸满,重者即胸痛也。究其病因,不外上焦阳虚,阴邪上逆,闭塞清旷之区,阳气不通乃成。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一句概之。“阳微”是寸口脉微,乃上焦心肺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阴弦”是尺脉弦,下焦肝肾阴寒太盛,水饮内停之征。周禹载谓:“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由上焦阳虚,水气、痰浊、瘀血阴邪便乘虚而居于胸阳之位。

    1987年03期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风后调理非惟补阳还五汤

    贺明

    <正> 王清任曾于其代表作《医林改错》中立瘫痿论,力主病半身不遂系“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倡用补气活血治疗偏瘫,制名方补阳还五汤。汤中独重黄芪,生用达四两之多,较之其余六味药的剂量总和尚超出五倍多,并于方后指出:“常服可保病不加重。”且“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王氏此说,确系真灼之见,醒人耳目,可谓于偏瘫论治,独辟蹊径,对后世影响甚大。甚至不少人认为中风后调理非补气活血不可,非补阳还五莫属。这并非是绝对的,中

    1987年03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风后调理非惟补阳还五汤

    贺明

    <正> 王清任曾于其代表作《医林改错》中立瘫痿论,力主病半身不遂系“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倡用补气活血治疗偏瘫,制名方补阳还五汤。汤中独重黄芪,生用达四两之多,较之其余六味药的剂量总和尚超出五倍多,并于方后指出:“常服可保病不加重。”且“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王氏此说,确系真灼之见,醒人耳目,可谓于偏瘫论治,独辟蹊径,对后世影响甚大。甚至不少人认为中风后调理非补气活血不可,非补阳还五莫属。这并非是绝对的,中

    1987年03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风(风中脏腑)护理初探

    王桂芳

    <正> 常规护理风中脏腑虽有细别,但均有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因此针对昏迷护理是其关键。1、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部稍垫高并偏向一侧,翻身时动作宜轻,尽量少搬动头部,以免加重出血昏迷。2、本病病人多痰涎壅盛,痰浊塞滞舌本,舌体后坠,阻塞气道,应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义齿者取出。侧卧位,多翻身,翻后轻捶背部,便于痰液排出,宣通肺气。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及时吸出痰液及呕吐物。痰涎偏盛者

    1987年03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风(风中脏腑)护理初探

    王桂芳

    <正> 常规护理风中脏腑虽有细别,但均有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因此针对昏迷护理是其关键。1、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部稍垫高并偏向一侧,翻身时动作宜轻,尽量少搬动头部,以免加重出血昏迷。2、本病病人多痰涎壅盛,痰浊塞滞舌本,舌体后坠,阻塞气道,应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义齿者取出。侧卧位,多翻身,翻后轻捶背部,便于痰液排出,宣通肺气。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及时吸出痰液及呕吐物。痰涎偏盛者

    1987年03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右胁下痞块验案一例

    王庆显

    <正> 病例摘要:女患,25岁,住院号257935。因产后过食油腻而致右上腹剧痛,延及左上腹,痛到右肩及左腰,伴有发冷发烧,体温达38.6℃。恶心,呕吐黄色胆汁。于县医院诊断为胆囊炎,住院抗炎治疗半月,热退,但腹痛不减。外科会诊意见胆囊增大有破裂可能,需急行胆囊摘除手术。患者惧于手术而求治于中医。证见脘胁疼痛,呻吟不止,痛苦病容,巩膜及皮肤无黄染,恶心,进食则吐,大便三日未行,尿黄,有上腹触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右上腹触及4.5×5厘米包块,表面光滑,固定不移。MuPhy氏征阳性,舌质红,苔黄腻,

    1987年03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右胁下痞块验案一例

    王庆显

    <正> 病例摘要:女患,25岁,住院号257935。因产后过食油腻而致右上腹剧痛,延及左上腹,痛到右肩及左腰,伴有发冷发烧,体温达38.6℃。恶心,呕吐黄色胆汁。于县医院诊断为胆囊炎,住院抗炎治疗半月,热退,但腹痛不减。外科会诊意见胆囊增大有破裂可能,需急行胆囊摘除手术。患者惧于手术而求治于中医。证见脘胁疼痛,呻吟不止,痛苦病容,巩膜及皮肤无黄染,恶心,进食则吐,大便三日未行,尿黄,有上腹触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右上腹触及4.5×5厘米包块,表面光滑,固定不移。MuPhy氏征阳性,舌质红,苔黄腻,

    1987年03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推拿治疗便秘19例临床观察

    孙长有

    <正> 便秘一症,比较多见,临床上常把便秘分为实秘和虚秘两大类,治疗多以口服中西药为主,疗效有时不太理想。我科自一九八三年以来,采用中医推拿法治疗便秘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不揣鄙陋,总结如下,敬请诸同道斧正。临床资料本组19例病人均为门诊治疗。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一个月,最长三年,以年老体弱男性便秘患者居多。导致便秘的病因常常以过食辛辣食品,以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耗伤津

    1987年03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推拿治疗便秘19例临床观察

    孙长有

    <正> 便秘一症,比较多见,临床上常把便秘分为实秘和虚秘两大类,治疗多以口服中西药为主,疗效有时不太理想。我科自一九八三年以来,采用中医推拿法治疗便秘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不揣鄙陋,总结如下,敬请诸同道斧正。临床资料本组19例病人均为门诊治疗。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一个月,最长三年,以年老体弱男性便秘患者居多。导致便秘的病因常常以过食辛辣食品,以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耗伤津

    1987年03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噎膈治验举隅

    魏琳

    <正> 例1:男患,63岁,工人。1986年6月8日初诊。患者胃脘胀满两月左右,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癌,于两月前在西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姑息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胃内广泛转移,术后病理诊断:胃窦部低分化癌,因体质虚弱不能接受化疗,故求治于中医。主证: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胃脘胀满,隐痛时作,饮食甚微,嗳气呃逆,呕吐宿食,身疲乏力,大便四、五日一解,小便

    1987年03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噎膈治验举隅

    魏琳

    <正> 例1:男患,63岁,工人。1986年6月8日初诊。患者胃脘胀满两月左右,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癌,于两月前在西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姑息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胃内广泛转移,术后病理诊断:胃窦部低分化癌,因体质虚弱不能接受化疗,故求治于中医。主证: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胃脘胀满,隐痛时作,饮食甚微,嗳气呃逆,呕吐宿食,身疲乏力,大便四、五日一解,小便

    1987年03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鉴别(三)

    李成森,贾冬,寿亚荷

    <正> 防己与广防己:许多中药方书将防己与广防己统称为防己,但多未有说明防己与广防己的一般区别。药材商品的防己早有汉防己与广防己之分。1985年版《药典》将二药分别单列。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主产湖北等地,《别录》曰:“生汉中川谷”,曾集散于汉口,故常称汉防己。因药材粉性较强,又称粉防己)。性味苦寒,归膀胱、肺经。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功能。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a ex L.D.Chouet S.M.Hwang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寒,归膀胱、肺经。具有祛风止痛,清热利湿的

    1987年03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鉴别(三)

    李成森,贾冬,寿亚荷

    <正> 防己与广防己:许多中药方书将防己与广防己统称为防己,但多未有说明防己与广防己的一般区别。药材商品的防己早有汉防己与广防己之分。1985年版《药典》将二药分别单列。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主产湖北等地,《别录》曰:“生汉中川谷”,曾集散于汉口,故常称汉防己。因药材粉性较强,又称粉防己)。性味苦寒,归膀胱、肺经。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功能。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a ex L.D.Chouet S.M.Hwang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寒,归膀胱、肺经。具有祛风止痛,清热利湿的

    1987年03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穴位帖膏法治疗面瘫

    刘敬莲,董思碌

    <正> 面瘫亦称颜面神经麻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发病为多,我院用穴位贴膏疗法治疗200例,96%痊癒。帖膏制作:班蝥、雄黄各等分研成细末,越细越好,用蜂蜜(熬开后放凉)适量搅匀即成。穴位贴敷方法:选帖风池、翳风、四白、

    1987年03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碧阴书屋主人翟冷仙珍藏 伤寒杂病论集(连载三)

    <正>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己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

    1987年03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碧阴书屋主人翟冷仙珍藏 伤寒杂病论集(连载三)

    <正>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己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

    1987年03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穴位帖膏法治疗面瘫

    刘敬莲,董思碌

    <正> 面瘫亦称颜面神经麻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发病为多,我院用穴位贴膏疗法治疗200例,96%痊癒。帖膏制作:班蝥、雄黄各等分研成细末,越细越好,用蜂蜜(熬开后放凉)适量搅匀即成。穴位贴敷方法:选帖风池、翳风、四白、

    1987年03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