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综述

  • 平胃散研究文献系统综述

    陈丽娟;贾连群;袁东超;李思琦;

    [背景]平胃散治疗湿困脾胃疗效确切。[目的]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定量描述平胃散研究文献发表年代、发表期刊、文献作者及单位、文献类型和病症分科等现状及发展趋势。[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检索时限:1989年至2017年。[纳入标准](1)平胃散为基础治疗方剂。(2)文献发表时限:1989-01-01至2017-12-31。(3)"医药卫生"范围。[数据收集与分析]2名评价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评估文献质量,不同之处交流解决。Excel2003软件绘制散点图,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统计描述,相关关系选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运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主要结果]纳入文献457篇,1989年至2017年平胃散研究呈增长趋势,1995年文献量明显增加,2001年达高峰,之后10年间呈现波动,2011年达新高峰期,并维持较高文献量;发表年度与发文量散点分布呈相关性,Person相关检验r=0.876,P<0.01,线性关系良好,直线回归方程:y=1.0261x-2039.5,依直线回归方程预测今后十年继续稳步增长,2021年后逐年增加,会出现新热点,研究类型广泛。[问题与展望]平胃散研究未形成相对规范研究体系。未来应增加基础研究,尤其是药物有效成分、有效成分交互作用、药理机制和疗效机制;荟萃专家经验;及时把握研究进展,避免重复研究,凝练高质量的思想,文献发表在国际认可的期刊,为国际化奠定理论基础。

    2018年06期 v.32 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平胃散研究文献系统综述

    陈丽娟;贾连群;袁东超;李思琦;

    [背景]平胃散治疗湿困脾胃疗效确切。[目的]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定量描述平胃散研究文献发表年代、发表期刊、文献作者及单位、文献类型和病症分科等现状及发展趋势。[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检索时限:1989年至2017年。[纳入标准](1)平胃散为基础治疗方剂。(2)文献发表时限:1989-01-01至2017-12-31。(3)"医药卫生"范围。[数据收集与分析]2名评价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评估文献质量,不同之处交流解决。Excel2003软件绘制散点图,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统计描述,相关关系选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运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主要结果]纳入文献457篇,1989年至2017年平胃散研究呈增长趋势,1995年文献量明显增加,2001年达高峰,之后10年间呈现波动,2011年达新高峰期,并维持较高文献量;发表年度与发文量散点分布呈相关性,Person相关检验r=0.876,P<0.01,线性关系良好,直线回归方程:y=1.0261x-2039.5,依直线回归方程预测今后十年继续稳步增长,2021年后逐年增加,会出现新热点,研究类型广泛。[问题与展望]平胃散研究未形成相对规范研究体系。未来应增加基础研究,尤其是药物有效成分、有效成分交互作用、药理机制和疗效机制;荟萃专家经验;及时把握研究进展,避免重复研究,凝练高质量的思想,文献发表在国际认可的期刊,为国际化奠定理论基础。

    2018年06期 v.32 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临床观察

  • 养肝祛脂汤治疗脂肪性肝病(痰湿瘀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黎相锐;

    [目的]观察养肝祛脂汤治疗脂肪性肝病(痰湿瘀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辛伐他汀,20mg/次,晚睡前口服。治疗组45例养肝祛脂汤(决明子、泽泻、丹参各30g,山楂生、枸杞子各20g,大黄6g),1剂/d,水煎200m 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γ-谷氨酰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TC、TG、GGT、ALT、AST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养肝祛脂汤治疗脂肪性肝病(痰湿瘀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养肝祛脂汤治疗脂肪性肝病(痰湿瘀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黎相锐;

    [目的]观察养肝祛脂汤治疗脂肪性肝病(痰湿瘀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辛伐他汀,20mg/次,晚睡前口服。治疗组45例养肝祛脂汤(决明子、泽泻、丹参各30g,山楂生、枸杞子各20g,大黄6g),1剂/d,水煎200m 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γ-谷氨酰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TC、TG、GGT、ALT、AST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养肝祛脂汤治疗脂肪性肝病(痰湿瘀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戴思思;李群;刘芸;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3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氨咖黄敏,1~2粒/次,3次/d;吗啉胍,2片/次,3~4次/d;伴高热结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组53例柴胡桂枝汤(桂枝去皮12g,黄芩10g,人参单煎15g,甘草炒6g,半夏9g,芍药15g,6枚大枣约15g,姜生切片约6g,柴胡15g;恶寒无汗、全身酸痛加羌活、麻黄;打喷嚏、流清涕加白芷、辛夷、苍耳子;发热口渴症患者加金银花、石膏生、连翘;咽喉干而痛加玄参、牛蒡子、青果、胖大海;咳嗽有痰且呈白色状加半夏法、橘红、白芍、前胡;咳嗽有黄痰加菊花、桑叶、浙贝母、瓜蒌;无头痛咽痛,且低热易出汗、食欲不佳去方中半夏法、黄芩,加麦芽焦、白术;脉搏频率增加舌苔偏红加薄荷、葛根;脉搏频率较低且舌苔偏淡加防风、荆芥)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康复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0%;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d、3~5d,P<0.01;3~5d,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疗效满意,起效时间短,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戴思思;李群;刘芸;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3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氨咖黄敏,1~2粒/次,3次/d;吗啉胍,2片/次,3~4次/d;伴高热结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组53例柴胡桂枝汤(桂枝去皮12g,黄芩10g,人参单煎15g,甘草炒6g,半夏9g,芍药15g,6枚大枣约15g,姜生切片约6g,柴胡15g;恶寒无汗、全身酸痛加羌活、麻黄;打喷嚏、流清涕加白芷、辛夷、苍耳子;发热口渴症患者加金银花、石膏生、连翘;咽喉干而痛加玄参、牛蒡子、青果、胖大海;咳嗽有痰且呈白色状加半夏法、橘红、白芍、前胡;咳嗽有黄痰加菊花、桑叶、浙贝母、瓜蒌;无头痛咽痛,且低热易出汗、食欲不佳去方中半夏法、黄芩,加麦芽焦、白术;脉搏频率增加舌苔偏红加薄荷、葛根;脉搏频率较低且舌苔偏淡加防风、荆芥)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康复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0%;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d、3~5d,P<0.01;3~5d,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疗效满意,起效时间短,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衷中参西

  • 辨证分型肺肠同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肺肾阴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曾焕清;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肺肠同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肺肾阴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患者按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祛痰、抗感染、吸氧、营养支持、解痉平喘。对照组46例多索茶碱0.2g+5%葡萄糖40m L,静滴,时间>20min,1次/d;莫西沙星0.4g,静滴,时间>90min,1次/d。治疗组46例肺肠同治,痰热阻肺-清热化痰方(厚朴、茯苓、陈皮、莱菔子、半夏~清、麻黄~炙各10g,甘草6g,瓜蒌皮、石膏~生各20g,大黄9g,苦杏仁15g);肺肾阴虚-滋肾补肺方(大黄9g,地~黄生、玄参各20g,地黄~熟、玉竹、天花粉、芒硝、百合各10g,麦冬15g,甘草6g),水煎400m L服,1剂/d,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pH、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 H、Pa O2、Pa CO2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FEV_1、FVC、FEV_1%治疗组有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辨证分型肺肠同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肺肾阴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辨证分型肺肠同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肺肾阴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曾焕清;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肺肠同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肺肾阴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患者按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祛痰、抗感染、吸氧、营养支持、解痉平喘。对照组46例多索茶碱0.2g+5%葡萄糖40m L,静滴,时间>20min,1次/d;莫西沙星0.4g,静滴,时间>90min,1次/d。治疗组46例肺肠同治,痰热阻肺-清热化痰方(厚朴、茯苓、陈皮、莱菔子、半夏~清、麻黄~炙各10g,甘草6g,瓜蒌皮、石膏~生各20g,大黄9g,苦杏仁15g);肺肾阴虚-滋肾补肺方(大黄9g,地~黄生、玄参各20g,地黄~熟、玉竹、天花粉、芒硝、百合各10g,麦冬15g,甘草6g),水煎400m L服,1剂/d,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pH、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 H、Pa O2、Pa CO2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FEV_1、FVC、FEV_1%治疗组有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辨证分型肺肠同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肺肾阴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建中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阳不足)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李献良;

    [目的]观察建中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阳不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2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奥美拉唑钠40mg+0.9%氯化钠100m L,2次/d,持续给药至出血停止3d后;经胃管注入凝血酶止血,出血过多,血红蛋白浓度<90g/L,根据需求进行输血,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输血量与失血量相等,持续至血红蛋白浓度>90g/L。治疗组51例建中止血汤(饴糖30g,党参、黄芪、芍药各20g,当归、藕节炭各15g,枳壳、姜生、桂枝、附子、砂仁、仙鹤草、吴茱萸各10g,三七粉、甘草炙各5g),水煎300m L,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止血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观测再出血风险评分、再出血率。[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痊愈19例,好转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35%;临床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止血时间、退热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再出血风险评分、再出血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建中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阳不足),起效更快,有利于症状缓解,降低再出血风险,减少再出血发生。

    2018年06期 v.3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建中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阳不足)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李献良;

    [目的]观察建中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阳不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2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奥美拉唑钠40mg+0.9%氯化钠100m L,2次/d,持续给药至出血停止3d后;经胃管注入凝血酶止血,出血过多,血红蛋白浓度<90g/L,根据需求进行输血,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输血量与失血量相等,持续至血红蛋白浓度>90g/L。治疗组51例建中止血汤(饴糖30g,党参、黄芪、芍药各20g,当归、藕节炭各15g,枳壳、姜生、桂枝、附子、砂仁、仙鹤草、吴茱萸各10g,三七粉、甘草炙各5g),水煎300m L,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止血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观测再出血风险评分、再出血率。[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痊愈19例,好转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35%;临床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止血时间、退热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再出血风险评分、再出血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建中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阳不足),起效更快,有利于症状缓解,降低再出血风险,减少再出血发生。

    2018年06期 v.3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连朴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湿热阻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籍玉帆;

    [目的]观察连朴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湿热阻胃)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四联疗法:阿莫西林,1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3次/d;奥美拉唑40mg/次,2次/d;枸橼酸铋钾,220mg/次,2次/d。治疗组65例连朴饮(半夏制、川黄连、石菖蒲各9g,厚朴制、香豉炒各12g,芦根15g);疼痛强烈加蒲黄;腹胀加枳壳、柴胡;反酸加瓦楞子;恶心加半夏、竹茹;热重加蒲公英、黄芩;湿气重加苍术、白扁豆,1剂/d,水煎400m L,2次/d;四联疗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4d),判定疗效。随访1年,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4%;对照组临床痊愈24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0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复发率25.00%,对照组复发率45.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朴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湿热阻胃),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连朴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湿热阻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籍玉帆;

    [目的]观察连朴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湿热阻胃)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四联疗法:阿莫西林,1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3次/d;奥美拉唑40mg/次,2次/d;枸橼酸铋钾,220mg/次,2次/d。治疗组65例连朴饮(半夏制、川黄连、石菖蒲各9g,厚朴制、香豉炒各12g,芦根15g);疼痛强烈加蒲黄;腹胀加枳壳、柴胡;反酸加瓦楞子;恶心加半夏、竹茹;热重加蒲公英、黄芩;湿气重加苍术、白扁豆,1剂/d,水煎400m L,2次/d;四联疗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4d),判定疗效。随访1年,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4%;对照组临床痊愈24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0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复发率25.00%,对照组复发率45.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朴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湿热阻胃),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左金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冯黄珂;

    [目的]观察左金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四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次,2次/d,早晚餐前30min口服;果胶铋,0.1g/次,2次/d,早晚餐前30min口服;阿莫西林,1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4次/d。治疗组54例左金汤(瓦楞子煅、黄芪炙、黄连、吴茱萸、牡蛎煅各15g,香附、柴胡、郁金各10g,人参、甘草炙各6g,三七3g),水煎400m L,1剂/d,早晚温服;四联疗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临床痊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AMD、HAMA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金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左金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冯黄珂;

    [目的]观察左金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四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次,2次/d,早晚餐前30min口服;果胶铋,0.1g/次,2次/d,早晚餐前30min口服;阿莫西林,1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4次/d。治疗组54例左金汤(瓦楞子煅、黄芪炙、黄连、吴茱萸、牡蛎煅各15g,香附、柴胡、郁金各10g,人参、甘草炙各6g,三七3g),水煎400m L,1剂/d,早晚温服;四联疗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临床痊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AMD、HAMA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金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沈萍;沈忠达;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双氯芬酸,75mg/次,1次/d;甲氨蝶呤,5mg/次,1次/周;来氟米特,初始剂量20mg/次,1次/d,根据具体情况,增至50mg/次,1次/d。治疗组50例辨证分型,中药方剂水煎200m L,口服,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寒湿痹症-当归四逆汤合小活络丸(当归、没药、乳香、地龙、桂枝、通草、大枣、胆南星~制各10g,白芍15g,川乌~制6g);阴虚湿热-猪苓桂枝芍药知母汤(猪苓、桂枝、知母、泽泻、地龙、防风、阿胶、白术各10g,赤芍、滑石各15g,川乌~制6g);正虚邪恋-阳和汤(当归、地黄~熟、淫羊藿各15g,桃仁、红花、川芎、桂枝、麻黄、地龙、鹿角胶、白芥子各10g,川乌~制6g);痰瘀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川芎6g,牛膝、白芍各9g,红花、桃仁各10g,地黄~熟、当归各20g,半夏、橘红各15g,茯苓9g,甘草~炙4.5g)。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评分、晨僵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1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晨僵时间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沈萍;沈忠达;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双氯芬酸,75mg/次,1次/d;甲氨蝶呤,5mg/次,1次/周;来氟米特,初始剂量20mg/次,1次/d,根据具体情况,增至50mg/次,1次/d。治疗组50例辨证分型,中药方剂水煎200m L,口服,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寒湿痹症-当归四逆汤合小活络丸(当归、没药、乳香、地龙、桂枝、通草、大枣、胆南星~制各10g,白芍15g,川乌~制6g);阴虚湿热-猪苓桂枝芍药知母汤(猪苓、桂枝、知母、泽泻、地龙、防风、阿胶、白术各10g,赤芍、滑石各15g,川乌~制6g);正虚邪恋-阳和汤(当归、地黄~熟、淫羊藿各15g,桃仁、红花、川芎、桂枝、麻黄、地龙、鹿角胶、白芥子各10g,川乌~制6g);痰瘀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川芎6g,牛膝、白芍各9g,红花、桃仁各10g,地黄~熟、当归各20g,半夏、橘红各15g,茯苓9g,甘草~炙4.5g)。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评分、晨僵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1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晨僵时间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温胃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虚寒)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田兆华;唐从耀;王志刚;

    [目的]观察温胃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虚寒)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2例门诊患者按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饮食控制。对照组51例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次,1~2次/d,晨起吞服或早晚分次;阿莫西林,0.5g/次,1次/6~8h,总剂量≤4g/d;克拉霉素,250mg/次,2次/d。治疗组51例温胃方(白术、瓦楞子煅、白及各15g,高良姜、桂枝各9g,甘草、砂仁、姜干各6g,麦芽、茯苓、陈皮各12g,党参20g,大枣5枚),水煎100m L,2次/d;三联疗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溃疡病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6周),判定疗效。随访1年,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温胃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虚寒),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胃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虚寒)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田兆华;唐从耀;王志刚;

    [目的]观察温胃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虚寒)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2例门诊患者按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饮食控制。对照组51例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次,1~2次/d,晨起吞服或早晚分次;阿莫西林,0.5g/次,1次/6~8h,总剂量≤4g/d;克拉霉素,250mg/次,2次/d。治疗组51例温胃方(白术、瓦楞子煅、白及各15g,高良姜、桂枝各9g,甘草、砂仁、姜干各6g,麦芽、茯苓、陈皮各12g,党参20g,大枣5枚),水煎100m L,2次/d;三联疗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溃疡病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6周),判定疗效。随访1年,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温胃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虚寒),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黄建略;曾凡鹏;黄石标;陈冬莲;

    [目的]观察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液体复苏,维持有效血容量;低潮气量通气,6m L/kg;氢化可的松,20~40mg/d,肌注;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达到血液透析指征高通量血液透析,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38例三黄泻心汤(黄连6g,黄芩12g,大黄6g,甘草生12g,肉桂3g,乳香制、没药制各l0g,白及9g,大枣10g),150m L/次,2次/d,口服或鼻饲(昏迷或吞咽困难);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尿肾损伤分子-1、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IL-18、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8d),判定疗效。[结果]A-PACHEⅡ评分、NGAL、Kim-1、Cys C、IL-18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黄建略;曾凡鹏;黄石标;陈冬莲;

    [目的]观察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液体复苏,维持有效血容量;低潮气量通气,6m L/kg;氢化可的松,20~40mg/d,肌注;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达到血液透析指征高通量血液透析,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38例三黄泻心汤(黄连6g,黄芩12g,大黄6g,甘草生12g,肉桂3g,乳香制、没药制各l0g,白及9g,大枣10g),150m L/次,2次/d,口服或鼻饲(昏迷或吞咽困难);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尿肾损伤分子-1、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IL-18、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8d),判定疗效。[结果]A-PACHEⅡ评分、NGAL、Kim-1、Cys C、IL-18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养阴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阴虚络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赵彦;宋林萱;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方治疗干燥综合征(阴虚络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来氟米特,前3d,50mg/次,1次/d,3d后20mg/次,1次/d;白芍总苷,0.6g/次,3次/d。治疗组35例养阴通络方(白茅根30g,太子参、北沙参、南沙参、党参、枸杞子各15g,玄参、玉竹、全蝎、石斛、阿胶各10g,甘草6g),水煎500m L,2次/d,1剂/d,气虚明显加黄芪;瘾疹、皮肤干燥瘙痒加姜黄、露蜂房、乌梅、蝉蜕等;眼睛干涩加石决明、青葙子;关节疼痛加蜈蚣等;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1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方治疗干燥综合征(阴虚络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养阴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阴虚络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赵彦;宋林萱;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方治疗干燥综合征(阴虚络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来氟米特,前3d,50mg/次,1次/d,3d后20mg/次,1次/d;白芍总苷,0.6g/次,3次/d。治疗组35例养阴通络方(白茅根30g,太子参、北沙参、南沙参、党参、枸杞子各15g,玄参、玉竹、全蝎、石斛、阿胶各10g,甘草6g),水煎500m L,2次/d,1剂/d,气虚明显加黄芪;瘾疹、皮肤干燥瘙痒加姜黄、露蜂房、乌梅、蝉蜕等;眼睛干涩加石决明、青葙子;关节疼痛加蜈蚣等;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1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方治疗干燥综合征(阴虚络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付其波;

    [目的]观察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10mg/次,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10~20mg/次,2次/d;呋塞米,最大剂量≤100mg/次,1次/d;螺内酯,20mg/次,1次/d;地高辛,0.125~0.5mg/次,1次/d;美托洛尔,6.25~25mg/次,2次/d;贝那普利,2.5~5mg/次,1~2次/d,血压偏低者酌减降压药物剂量。治疗组41例心痹汤(白术炒、黄芪生、党参、茯苓各15g,红花、丹参、桃仁、当归尾各9g,甘草炙10g),水煎400m L,药汁送服水蛭粉1.5g,1剂/d,2次/d,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LVEF、6min步行距离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付其波;

    [目的]观察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10mg/次,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10~20mg/次,2次/d;呋塞米,最大剂量≤100mg/次,1次/d;螺内酯,20mg/次,1次/d;地高辛,0.125~0.5mg/次,1次/d;美托洛尔,6.25~25mg/次,2次/d;贝那普利,2.5~5mg/次,1~2次/d,血压偏低者酌减降压药物剂量。治疗组41例心痹汤(白术炒、黄芪生、党参、茯苓各15g,红花、丹参、桃仁、当归尾各9g,甘草炙10g),水煎400m L,药汁送服水蛭粉1.5g,1剂/d,2次/d,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LVEF、6min步行距离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柴胡复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洪健翔;高允海;

    [目的]观察柴胡复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头孢甲肟2.0g/次,2次/d;左奥硝唑0.5g/次,2次/d抗感染;泮托拉唑84.6mg/次,2次/d;静脉注射。治疗组41例柴胡复胆汤(柴胡15g,黄芩12g,半夏10g,枳实12g,白芍15g,大黄8g,香附12g,陈皮6g,金钱草8g,大枣4枚),水煎300m L,1剂/d,早晚分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体温、疼痛评分、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3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体温、疼痛评分、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两组均明显改善,疼痛评分、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复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柴胡复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洪健翔;高允海;

    [目的]观察柴胡复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头孢甲肟2.0g/次,2次/d;左奥硝唑0.5g/次,2次/d抗感染;泮托拉唑84.6mg/次,2次/d;静脉注射。治疗组41例柴胡复胆汤(柴胡15g,黄芩12g,半夏10g,枳实12g,白芍15g,大黄8g,香附12g,陈皮6g,金钱草8g,大枣4枚),水煎300m L,1剂/d,早晚分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体温、疼痛评分、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3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体温、疼痛评分、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两组均明显改善,疼痛评分、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复胆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针推理疗

  • 偏瘫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气虚血瘀)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谭秀芬;李颖骥;张明明;李冬永;何燕婷;黄毅;

    [目的]观察偏瘫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气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营养神经,调控血压等对症处理。治疗组30例针刺(风池、灵骨),30min/次,1次/d;偏瘫通络汤(黄芪、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炒、川芎、水蛭烫、土鳖虫、白花蛇、乌梢蛇),1剂/d,水煎400m L,分两次服,200m L/次。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气虚血瘀),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偏瘫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气虚血瘀)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谭秀芬;李颖骥;张明明;李冬永;何燕婷;黄毅;

    [目的]观察偏瘫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气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营养神经,调控血压等对症处理。治疗组30例针刺(风池、灵骨),30min/次,1次/d;偏瘫通络汤(黄芪、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炒、川芎、水蛭烫、土鳖虫、白花蛇、乌梢蛇),1剂/d,水煎400m L,分两次服,200m L/次。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气虚血瘀),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筋结点、激痛点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血瘀气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吕红梅;董宝强;宋杰;王茜;魏雪;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筋结点、激痛点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血瘀气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三组;穴位注射:曲安奈德10mg+2%利多卡因3m L+甲钴胺1mg+生理盐水20m L,直刺入穴位,寻找针感,3穴/次,1.5m L/穴,1次/周,注射后均在院休息20min。对照组30例,肩髃、肩髎、天宗、秉风等。激痛点组30例,患侧肩部肌肉肌腹部按压探查疼痛点,斜方肌在C6~C7和T1棘突及肩胛冈下缘,提肩胛肌激痛点在C1~C4横突后结节与肩胛骨内角,菱形肌在C6~C7和T1棘突及肩胛骨脊椎侧下,超声引导,推注到激痛点肌肉层。筋结点组30例,循患侧上肢及肩关节探查,出现明显压痛并伴条索或局部组织肿胀增厚处为针刺筋结点,主要包括手太阳筋结点肩贞次、臑俞次、肩痛点次;手少阳筋结点肩髎次、天宗次;手阳明筋结点肩髃次、巨骨次、秉风次等,超声引导推注到激痛点肌肉层。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CMS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随访30d,观测VAS指标。[结果]激痛点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筋结点组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临床疗效筋结点组优于对照组(P<0.05),筋结点组与激痛点组、激痛点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VAS评分三组均有改善(P<0.01),激痛点组、筋结点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激痛点组与筋结点组无明显差异(P>0.05);疼痛、ADL、ROM、MMT、总分三组均有改善(P<0.01),激痛点组、筋结点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激痛点组与筋结点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筋结点、激痛点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血瘀气滞),激痛点组、筋结点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激痛点组与筋结点组具有等效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筋结点、激痛点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血瘀气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吕红梅;董宝强;宋杰;王茜;魏雪;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筋结点、激痛点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血瘀气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三组;穴位注射:曲安奈德10mg+2%利多卡因3m L+甲钴胺1mg+生理盐水20m L,直刺入穴位,寻找针感,3穴/次,1.5m L/穴,1次/周,注射后均在院休息20min。对照组30例,肩髃、肩髎、天宗、秉风等。激痛点组30例,患侧肩部肌肉肌腹部按压探查疼痛点,斜方肌在C6~C7和T1棘突及肩胛冈下缘,提肩胛肌激痛点在C1~C4横突后结节与肩胛骨内角,菱形肌在C6~C7和T1棘突及肩胛骨脊椎侧下,超声引导,推注到激痛点肌肉层。筋结点组30例,循患侧上肢及肩关节探查,出现明显压痛并伴条索或局部组织肿胀增厚处为针刺筋结点,主要包括手太阳筋结点肩贞次、臑俞次、肩痛点次;手少阳筋结点肩髎次、天宗次;手阳明筋结点肩髃次、巨骨次、秉风次等,超声引导推注到激痛点肌肉层。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CMS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随访30d,观测VAS指标。[结果]激痛点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筋结点组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临床疗效筋结点组优于对照组(P<0.05),筋结点组与激痛点组、激痛点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VAS评分三组均有改善(P<0.01),激痛点组、筋结点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激痛点组与筋结点组无明显差异(P>0.05);疼痛、ADL、ROM、MMT、总分三组均有改善(P<0.01),激痛点组、筋结点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激痛点组与筋结点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筋结点、激痛点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寒湿痹阻、血瘀气滞),激痛点组、筋结点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激痛点组与筋结点组具有等效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范乾;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2例门诊患者按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1例电针,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部皮肤,针灸针(华佗牌0.3×40mm)患者双侧颈夹脊穴进针,刺进椎体,深度以患者感觉为据,针感放射至肩部即可;长度0.3×50mm针灸针,直刺大椎,深度1~1.5寸,轻轻上挑针尖,注意询问患者感觉,以患者感觉有局部酸胀且放射至上肢部位最佳;据病情选相应穴位连续波电针,5min调试电流1次,逐渐加大强度,以可承受为准,30min/次。治疗组51例温针灸,在针柄上套上长短适宜艾条,温针灸,持续30min,2~4穴/次,将阻隔物垫于温针针具下以防止皮肤烫伤,连续波电针,初始电流2~10m A,5min调试电流1次,逐渐加大强度,以可承受为准,持续20min;电针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生活质量评、颈椎病症状评分、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范乾;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2例门诊患者按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1例电针,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部皮肤,针灸针(华佗牌0.3×40mm)患者双侧颈夹脊穴进针,刺进椎体,深度以患者感觉为据,针感放射至肩部即可;长度0.3×50mm针灸针,直刺大椎,深度1~1.5寸,轻轻上挑针尖,注意询问患者感觉,以患者感觉有局部酸胀且放射至上肢部位最佳;据病情选相应穴位连续波电针,5min调试电流1次,逐渐加大强度,以可承受为准,30min/次。治疗组51例温针灸,在针柄上套上长短适宜艾条,温针灸,持续30min,2~4穴/次,将阻隔物垫于温针针具下以防止皮肤烫伤,连续波电针,初始电流2~10m A,5min调试电流1次,逐渐加大强度,以可承受为准,持续20min;电针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生活质量评、颈椎病症状评分、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艾灸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陈志辉;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3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6例针刺(关元、地机、肾俞、三阴交、归来、次髎),28号毫针,皮下刺入1.5寸,腹背部针刺方向向下,四肢针刺方向向上,平补平泻,刺激宜轻,1次/d,留针20min,每5min行针1次,选择月经来潮前5d施针,经期停针。治疗组47例针刺完毕后艾卷温和灸,30min/次;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血清前列腺素(PGF2α、PGE2)、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9%;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血清前列腺素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艾灸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艾灸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陈志辉;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3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6例针刺(关元、地机、肾俞、三阴交、归来、次髎),28号毫针,皮下刺入1.5寸,腹背部针刺方向向下,四肢针刺方向向上,平补平泻,刺激宜轻,1次/d,留针20min,每5min行针1次,选择月经来潮前5d施针,经期停针。治疗组47例针刺完毕后艾卷温和灸,30min/次;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血清前列腺素(PGF2α、PGE2)、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9%;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血清前列腺素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艾灸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气血两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周贯忠;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气血两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补阳还五汤(葛根25g,黄芪生、地龙、僵蚕各15g,赤芍、当归、川芎各10g,红花、全蝎各6g,细辛3g);伴口干口苦、易怒加龙胆、柴胡各10g,牛膝15g;难入眠加夜交藤、合欢皮各15g,1剂/d,水煎400m L,早晚饭后温服。治疗组70例针刺,角孙:平刺0.3~0.5寸,针尖向后;外关:直刺0.5~1.0寸;阳陵泉:直刺1.0~1.5寸;丘墟:直刺0.5~0.8寸;提插捻转:捻转角度90~180°,幅度0.3~0.5cm,频率60~90次/min,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1次/d,连续针刺5d后休息2d;补阳还五汤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疼痛评分(VAS评分)、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头痛强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无痛53例,轻度疼痛15例,中度痛疼2例,重度疼痛0例;对照组无痛42例,轻度疼痛13例,中度痛疼15例,重度疼痛0例,临床疗效(痛疼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气血两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气血两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周贯忠;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气血两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补阳还五汤(葛根25g,黄芪生、地龙、僵蚕各15g,赤芍、当归、川芎各10g,红花、全蝎各6g,细辛3g);伴口干口苦、易怒加龙胆、柴胡各10g,牛膝15g;难入眠加夜交藤、合欢皮各15g,1剂/d,水煎400m L,早晚饭后温服。治疗组70例针刺,角孙:平刺0.3~0.5寸,针尖向后;外关:直刺0.5~1.0寸;阳陵泉:直刺1.0~1.5寸;丘墟:直刺0.5~0.8寸;提插捻转:捻转角度90~180°,幅度0.3~0.5cm,频率60~90次/min,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1次/d,连续针刺5d后休息2d;补阳还五汤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疼痛评分(VAS评分)、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头痛强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无痛53例,轻度疼痛15例,中度痛疼2例,重度疼痛0例;对照组无痛42例,轻度疼痛13例,中度痛疼15例,重度疼痛0例,临床疗效(痛疼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气血两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王钢;董宝强;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90例针刺(承山、委阳、犊鼻、内膝眼、膝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一次性针灸针(0.35×40mm和0.35×50mm),承山、委阳、足三里等直刺10~20mm,犊鼻、内膝眼等斜向关节间隙,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15~20min。治疗组90例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1)经筋针刺:膝部、腰部经筋点,一次性针灸针(0.35×40mm和0.35×50mm)直刺患处,膝部筋结点针刺达髌骨或胫骨、股骨骨面,腰髂部筋结点针刺达髂骨骨面,坐骨大切迹附近注意避开血管和大神经;腹股沟附近避开腹股沟内神经和血管,股骨大转子附近针刺达大转子面,1次/d;(2)经筋按摩拉伸:足三阳、足三阴经筋分布区域,按疼痛部位,选择相关肌肉,膝部前侧疼痛选股直肌,股内侧肌,长收肌和短收肌处结筋病灶点,膝部前内侧痛选股内侧肌,股薄肌,股直肌,缝匠肌,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处结筋病灶点;膝部外侧疼痛选股外侧肌结筋病灶点;膝部后侧疼痛选半腱肌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或短头),腘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等处结筋病灶点,医者手指往复推动肌肉组织,寻找条索状物或硬结,出现疼痛或感传疼,关节活动因疼痛受限,即可确定为结筋病灶点,定点标记,由浅而深、由轻而重,以循、触、摸、按、切、拿、弹按、推按、拨刮、揉捏等,结合患者膝关节被动与主动屈伸旋转运动;(3)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鹤步冰湖、鹤舞九天、晨鹤浴面、仙人舞鹤、天鹅引颈、幼鹿迎母、仙鹤顾翎、仙鹿启足,模仿动物姿态和动作,拉伸关节、肌肉、韧带,15~20min/次,2次/d,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WOMAC评分、红外热成像、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56例,无效3例,显效率34.4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63例,无效9例,显效率20.00%;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WOMAC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红外热成像温度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王钢;董宝强;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90例针刺(承山、委阳、犊鼻、内膝眼、膝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一次性针灸针(0.35×40mm和0.35×50mm),承山、委阳、足三里等直刺10~20mm,犊鼻、内膝眼等斜向关节间隙,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15~20min。治疗组90例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1)经筋针刺:膝部、腰部经筋点,一次性针灸针(0.35×40mm和0.35×50mm)直刺患处,膝部筋结点针刺达髌骨或胫骨、股骨骨面,腰髂部筋结点针刺达髂骨骨面,坐骨大切迹附近注意避开血管和大神经;腹股沟附近避开腹股沟内神经和血管,股骨大转子附近针刺达大转子面,1次/d;(2)经筋按摩拉伸:足三阳、足三阴经筋分布区域,按疼痛部位,选择相关肌肉,膝部前侧疼痛选股直肌,股内侧肌,长收肌和短收肌处结筋病灶点,膝部前内侧痛选股内侧肌,股薄肌,股直肌,缝匠肌,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处结筋病灶点;膝部外侧疼痛选股外侧肌结筋病灶点;膝部后侧疼痛选半腱肌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或短头),腘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等处结筋病灶点,医者手指往复推动肌肉组织,寻找条索状物或硬结,出现疼痛或感传疼,关节活动因疼痛受限,即可确定为结筋病灶点,定点标记,由浅而深、由轻而重,以循、触、摸、按、切、拿、弹按、推按、拨刮、揉捏等,结合患者膝关节被动与主动屈伸旋转运动;(3)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鹤步冰湖、鹤舞九天、晨鹤浴面、仙人舞鹤、天鹅引颈、幼鹿迎母、仙鹤顾翎、仙鹿启足,模仿动物姿态和动作,拉伸关节、肌肉、韧带,15~20min/次,2次/d,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WOMAC评分、红外热成像、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56例,无效3例,显效率34.4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63例,无效9例,显效率20.00%;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WOMAC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红外热成像温度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筋针刺+按摩拉伸+八式膝关节功能康复保健操治疗北方寒地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五行音乐联合针刺推拿干预儿童自闭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黄凌一;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针灸推拿干预儿童自闭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康复训练:(1)器具游戏,激发儿童兴趣,逐步参与感觉训练,形成良性循环,逐步调整、促进患儿行为,促使其神经功能成熟;(2)行为矫正:"一对一"方式上课,训练并矫正患儿模仿力、配合力、不良行为,教育患儿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治疗组40例五行音乐联合针刺推拿:(1)五行音乐疗法:特定五行音乐改善患儿的内环境状态,改善患儿情绪;面经音乐维持患儿、治疗师间良好关系,教导患儿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与人如何相处,提升人际交往能力;(2)针刺:固定患儿,背部、腹部腧穴快速点刺,平刺头部腧穴,不留针,针刺深度0.2寸,余腧穴直刺,进针0.6寸;顺时针针刺头部四周腧穴,从上到下针刺上肢腧穴,并留针1h,每隔20min,捻转2s;出针由上到下拔除下肢毫针,随后从周围到头顶逐步拔除头部毫针;(3)推拿:健脑益智按摩:按摩躯干、面部、四肢,本神、神庭、风池、脑户、关元、内关、气海等,5min/次,1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发育程度(Gesell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发育程度(Gesell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行音乐联合针灸推拿干预儿童自闭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66-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五行音乐联合针刺推拿干预儿童自闭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黄凌一;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针灸推拿干预儿童自闭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康复训练:(1)器具游戏,激发儿童兴趣,逐步参与感觉训练,形成良性循环,逐步调整、促进患儿行为,促使其神经功能成熟;(2)行为矫正:"一对一"方式上课,训练并矫正患儿模仿力、配合力、不良行为,教育患儿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治疗组40例五行音乐联合针刺推拿:(1)五行音乐疗法:特定五行音乐改善患儿的内环境状态,改善患儿情绪;面经音乐维持患儿、治疗师间良好关系,教导患儿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与人如何相处,提升人际交往能力;(2)针刺:固定患儿,背部、腹部腧穴快速点刺,平刺头部腧穴,不留针,针刺深度0.2寸,余腧穴直刺,进针0.6寸;顺时针针刺头部四周腧穴,从上到下针刺上肢腧穴,并留针1h,每隔20min,捻转2s;出针由上到下拔除下肢毫针,随后从周围到头顶逐步拔除头部毫针;(3)推拿:健脑益智按摩:按摩躯干、面部、四肢,本神、神庭、风池、脑户、关元、内关、气海等,5min/次,1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发育程度(Gesell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发育程度(Gesell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行音乐联合针灸推拿干预儿童自闭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2018年06期 v.32 66-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化瘀祛痰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结构、心电图ST段总偏移值、MDA、SOD、LDH、CK表达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张东;贾连群;杨关林;李阳;陈奋;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结构、心电图ST段总偏移值、血清MDA、SOD、LDH、CK表达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心通口服液组(C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D组),化瘀祛痰方高、中、低组(E、F、G组),10只/组。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连续灌胃干预7天,2次/d;干预第7天,各组1次性(30min)皮下多点注射ISO,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观测大鼠心电图Ⅱ导联ST段、光镜心肌细胞显微结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结果]实验第7天,末次灌胃干预、造模后30min,光学显微镜下心肌组织HE染色:模型组心肌纤维大片断裂,间质未见明显血管;化瘀祛痰高剂量组心肌纤维未见明显断裂,间质中毛细血管充满红血球;化瘀祛痰方中剂量组间质血管充血,未见明显断裂;化瘀祛痰方低剂量组可见心肌断裂,间质出血;心通口服液组心肌间质可见毛细血管,心肌纤维亦可见灶性断裂或不全断裂;单硝酸异山梨酯组间质血管充血,偶见心肌断裂。造模后30min,心电图ST段总偏移空白组低于其余各组(P<0.01),模型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低中高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低剂量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中高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中组高于心通口服液组(P<0.01),化瘀祛痰方高组低于心通口服液组(P<0.01),心通口服液组高于西药组(P<0.01)。血清MDA空白组低于其余各组(P<0.01),模型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低中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低组高于化瘀祛痰方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中组高于化瘀祛痰方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心通口服液组高于西药组(P<0.01)。SOD空白组高于其余各组(P<0.01),模型组低于化瘀祛痰方低中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低组低于化瘀祛痰方高组、西药组(P<0.01),心通口服液组低于西药组(P<0.05)。LDH、CK空白组低于其余各组(P<0.01),模型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低中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低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中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5),化瘀祛痰方中组高于化瘀祛痰方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高组低于心通口服液组(P<0.01),心通口服液组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干预均能保护心肌细胞,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偏移,升高SOD含量,降低血清CK、LDH及MDA含量,作用强于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心通口服液,高剂量化瘀祛痰方作用最明显。

    2018年06期 v.32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化瘀祛痰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结构、心电图ST段总偏移值、MDA、SOD、LDH、CK表达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张东;贾连群;杨关林;李阳;陈奋;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结构、心电图ST段总偏移值、血清MDA、SOD、LDH、CK表达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心通口服液组(C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D组),化瘀祛痰方高、中、低组(E、F、G组),10只/组。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连续灌胃干预7天,2次/d;干预第7天,各组1次性(30min)皮下多点注射ISO,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观测大鼠心电图Ⅱ导联ST段、光镜心肌细胞显微结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结果]实验第7天,末次灌胃干预、造模后30min,光学显微镜下心肌组织HE染色:模型组心肌纤维大片断裂,间质未见明显血管;化瘀祛痰高剂量组心肌纤维未见明显断裂,间质中毛细血管充满红血球;化瘀祛痰方中剂量组间质血管充血,未见明显断裂;化瘀祛痰方低剂量组可见心肌断裂,间质出血;心通口服液组心肌间质可见毛细血管,心肌纤维亦可见灶性断裂或不全断裂;单硝酸异山梨酯组间质血管充血,偶见心肌断裂。造模后30min,心电图ST段总偏移空白组低于其余各组(P<0.01),模型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低中高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低剂量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中高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中组高于心通口服液组(P<0.01),化瘀祛痰方高组低于心通口服液组(P<0.01),心通口服液组高于西药组(P<0.01)。血清MDA空白组低于其余各组(P<0.01),模型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低中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低组高于化瘀祛痰方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中组高于化瘀祛痰方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心通口服液组高于西药组(P<0.01)。SOD空白组高于其余各组(P<0.01),模型组低于化瘀祛痰方低中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低组低于化瘀祛痰方高组、西药组(P<0.01),心通口服液组低于西药组(P<0.05)。LDH、CK空白组低于其余各组(P<0.01),模型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低中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低组高于化瘀祛痰方中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5),化瘀祛痰方中组高于化瘀祛痰方高组、心通口服液组、西药组(P<0.01),化瘀祛痰方高组低于心通口服液组(P<0.01),心通口服液组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干预均能保护心肌细胞,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偏移,升高SOD含量,降低血清CK、LDH及MDA含量,作用强于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心通口服液,高剂量化瘀祛痰方作用最明显。

    2018年06期 v.32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探微

    李义;熊洪艳;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系清代程钟龄创立用于治疗咳嗽的代表方,配伍严禁、精密得当,温润平和、不寒不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程钟龄认为风寒之邪是咳嗽的主要病因,"咳嗽者,肺寒也""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强调要重视咳嗽初期治疗,毋令失治、误治而变为他证;少阳证、直中证、水气证引起咳嗽均与寒邪有关,少阳证兼咳嗽,肺有寒,小柴胡去参、枣加干姜,温肺散寒;直中证兼咳嗽,寒水上束于肺,温其中而咳自止;水气证兼咳嗽,寒水上射于肺,分表里水气治之:表有水气而发热,小青龙汤发散以行水;里有水气而下利,则用本方去麻黄,加荛花,以攻之;轻则小半夏加茯苓汤,以疏之,俾水饮流通,咳自止矣。咳嗽乃常见症状,急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可表现为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论述了咳嗽的病名、成因、症状、证候分类、治疗及预后转归,外伤六淫或内邪犯肺为主因,系外感或内伤之邪犯肺,宣降失常,气机上逆。"止嗽散,治诸般咳嗽",止嗽散虽为外感风寒咳嗽之主方,临床多数医家用止嗽散加减配伍,化裁运用,对外感风寒、风热、风燥各种证型、内伤等咳嗽均可获效。

    2018年06期 v.3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探微

    李义;熊洪艳;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系清代程钟龄创立用于治疗咳嗽的代表方,配伍严禁、精密得当,温润平和、不寒不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程钟龄认为风寒之邪是咳嗽的主要病因,"咳嗽者,肺寒也""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强调要重视咳嗽初期治疗,毋令失治、误治而变为他证;少阳证、直中证、水气证引起咳嗽均与寒邪有关,少阳证兼咳嗽,肺有寒,小柴胡去参、枣加干姜,温肺散寒;直中证兼咳嗽,寒水上束于肺,温其中而咳自止;水气证兼咳嗽,寒水上射于肺,分表里水气治之:表有水气而发热,小青龙汤发散以行水;里有水气而下利,则用本方去麻黄,加荛花,以攻之;轻则小半夏加茯苓汤,以疏之,俾水饮流通,咳自止矣。咳嗽乃常见症状,急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可表现为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论述了咳嗽的病名、成因、症状、证候分类、治疗及预后转归,外伤六淫或内邪犯肺为主因,系外感或内伤之邪犯肺,宣降失常,气机上逆。"止嗽散,治诸般咳嗽",止嗽散虽为外感风寒咳嗽之主方,临床多数医家用止嗽散加减配伍,化裁运用,对外感风寒、风热、风燥各种证型、内伤等咳嗽均可获效。

    2018年06期 v.3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18'作者自检指南(论著类论文)

    原源;

    <正>特别声明作者文责自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凡本刊欲刊载论文,除作者在来稿醒目位置特别标注,并与编辑部另行书面约定外,在投稿人收到编辑部采用通知确认交费之时,即视为同意将该论文的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及代理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等权利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所有通联倌息均以中国知网、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官网、中医药期刊网刊登为准。所收费用均在录用通知上明确。未委托授权任何代理机构或个人。

    2018年06期 v.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8'作者自检指南(论著类论文)

    原源;

    <正>特别声明作者文责自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凡本刊欲刊载论文,除作者在来稿醒目位置特别标注,并与编辑部另行书面约定外,在投稿人收到编辑部采用通知确认交费之时,即视为同意将该论文的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及代理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等权利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所有通联倌息均以中国知网、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官网、中医药期刊网刊登为准。所收费用均在录用通知上明确。未委托授权任何代理机构或个人。

    2018年06期 v.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8'投稿指南

    原源;

    <正>特别声明作者文责自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凡本刊欲刊载论文,除作者在来稿醒目位置特别标注,并与编辑部另行书面约定外,在投稿人收到编辑部采用通知确认交费之时,即视为同意将该论文的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及代理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等权利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所有通联信息均以中国知网、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官网、中医药期刊网刊登为准。所收费用均在录用通知上明确。

    2018年06期 v.3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8'投稿指南

    原源;

    <正>特别声明作者文责自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凡本刊欲刊载论文,除作者在来稿醒目位置特别标注,并与编辑部另行书面约定外,在投稿人收到编辑部采用通知确认交费之时,即视为同意将该论文的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及代理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等权利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所有通联信息均以中国知网、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官网、中医药期刊网刊登为准。所收费用均在录用通知上明确。

    2018年06期 v.3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