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延伟;袁明殿;郑巧楠;李大勇;
应用金银花与当归配伍,股主动脉瘤大鼠血清中炎性介质CRP和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动脉壁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明显减轻,同时减轻了腹主动脉局部的扩张,其作用优于两种中药的单独应用。指出:解毒活血中药能否减少动脉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释放量,尚须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2008年1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吕延伟;袁明殿;郑巧楠;李大勇;
应用金银花与当归配伍,股主动脉瘤大鼠血清中炎性介质CRP和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动脉壁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明显减轻,同时减轻了腹主动脉局部的扩张,其作用优于两种中药的单独应用。指出:解毒活血中药能否减少动脉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释放量,尚须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2008年1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沈元良;
分析张景岳运用人参、熟地、当归、附子、肉桂等扶阳之药的特色。指出:张景岳运用桂、附,更善于藉补阴填精养血之品为助,增强扶阳之功。而扶阳方药以温中兼润、阴中求阳的特色用药,是其学术思想的组成部分,有待后学者更多的探索加以阐微。
2008年1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元良;
分析张景岳运用人参、熟地、当归、附子、肉桂等扶阳之药的特色。指出:张景岳运用桂、附,更善于藉补阴填精养血之品为助,增强扶阳之功。而扶阳方药以温中兼润、阴中求阳的特色用药,是其学术思想的组成部分,有待后学者更多的探索加以阐微。
2008年1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媚;王少峰;
王少峰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胃炎分三型:脾胃气虚,湿阻气滞,治宜健脾和胃,理气化湿;脾胃阳虚,寒邪外客,治宜行气除满,温中燥湿;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王少峰强调要掌握四诊合参,还要借助现代电子胃镜,宏观四诊应与微观结合起来,应重视舌诊与手诊。调养脾胃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以及恢复期。
2008年1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媚;王少峰;
王少峰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胃炎分三型:脾胃气虚,湿阻气滞,治宜健脾和胃,理气化湿;脾胃阳虚,寒邪外客,治宜行气除满,温中燥湿;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王少峰强调要掌握四诊合参,还要借助现代电子胃镜,宏观四诊应与微观结合起来,应重视舌诊与手诊。调养脾胃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以及恢复期。
2008年1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尹振祥;杜运阿;郭立中;金妙文;
从肾小球肾炎中、西医发病机制的切合点、难治性肾炎临床辨治要点,简述周仲瑛教授金水相生、肺肾同治法辨治难治性肾炎经验。难治性肾炎病因复杂,病理脏腑主要在肺、肾,涉及肝、脾;以虚为本,湿、热、瘀、毒之邪夹杂为患。指出:活血祛瘀贯穿治疗始终,用活血祛瘀,以改善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和改善肾脏微循环,修复肾脏的病理改变,是周仲瑛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炎的主要特点之一。
2008年1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尹振祥;杜运阿;郭立中;金妙文;
从肾小球肾炎中、西医发病机制的切合点、难治性肾炎临床辨治要点,简述周仲瑛教授金水相生、肺肾同治法辨治难治性肾炎经验。难治性肾炎病因复杂,病理脏腑主要在肺、肾,涉及肝、脾;以虚为本,湿、热、瘀、毒之邪夹杂为患。指出:活血祛瘀贯穿治疗始终,用活血祛瘀,以改善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和改善肾脏微循环,修复肾脏的病理改变,是周仲瑛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炎的主要特点之一。
2008年11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立中;周学平;刘琴;皇玲玲;苏克雷;赵金荣;叶政章;陈治湛;
介绍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周仲瑛从湿热论治疑难病五则。糖尿病治宜清热化湿,健脾开胃,益气养阴;病毒性肝炎治宜理气化湿,清热解毒,祛瘀退黄;盗汗治宜清热化湿,滋阴敛阳;食入即吐治宜清热化湿,泄肝和胃,兼养胃阴;口干治宜清热化湿,健脾开胃。指出:周仲瑛辨证准确,立法严谨,遣药精当。
2008年1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立中;周学平;刘琴;皇玲玲;苏克雷;赵金荣;叶政章;陈治湛;
介绍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周仲瑛从湿热论治疑难病五则。糖尿病治宜清热化湿,健脾开胃,益气养阴;病毒性肝炎治宜理气化湿,清热解毒,祛瘀退黄;盗汗治宜清热化湿,滋阴敛阳;食入即吐治宜清热化湿,泄肝和胃,兼养胃阴;口干治宜清热化湿,健脾开胃。指出:周仲瑛辨证准确,立法严谨,遣药精当。
2008年1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晓媛;陈莹;
围绝经期综合征与五脏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衡有关。应责之于心肝脾肾诸脏,宜安脏达郁、滋补肝肾、健脾养血为法。指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忌辛辣及热性食品少喝茶等。
2008年1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晓媛;陈莹;
围绝经期综合征与五脏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衡有关。应责之于心肝脾肾诸脏,宜安脏达郁、滋补肝肾、健脾养血为法。指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忌辛辣及热性食品少喝茶等。
2008年1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燕;麻金木;钱雅玉;
[目的]观察肾衰Ⅰ号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施以5/6肾切除,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并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黄虫丸组。灌服中药相应制剂,观察药物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作用。[结果]给予肾衰Ⅰ号方治疗后大鼠BUN、Cr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大黄虫丸组虽可降低BUN、Cr,与模型组比较,BUN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r与模型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Ⅰ号方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的肾功能,但是与大黄虫丸组无明显差异。
2008年1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任燕;麻金木;钱雅玉;
[目的]观察肾衰Ⅰ号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施以5/6肾切除,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并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黄虫丸组。灌服中药相应制剂,观察药物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作用。[结果]给予肾衰Ⅰ号方治疗后大鼠BUN、Cr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大黄虫丸组虽可降低BUN、Cr,与模型组比较,BUN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r与模型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Ⅰ号方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的肾功能,但是与大黄虫丸组无明显差异。
2008年1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亮;林棉;缪英年;吴志光;张奉学;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羌银解热汤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为动物模型,以肺指数与肺指数抑制率和死亡率为评价指标,同时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观察羌银解热汤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与银翘散作以对比。[结果]羌银解热汤及银翘散汤剂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P<0.05),羌银解热汤组的作用比银翘散更为显著(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羌银解热汤及银翘散汤剂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保护率均有良好的作用(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羌银解热汤及银翘散汤剂均能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导致的血清干扰素IFN-α水平,同时两组肺小鼠组织病理变化均有明显的改善,但两组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羌银解热汤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
2008年1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亮;林棉;缪英年;吴志光;张奉学;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羌银解热汤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为动物模型,以肺指数与肺指数抑制率和死亡率为评价指标,同时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观察羌银解热汤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与银翘散作以对比。[结果]羌银解热汤及银翘散汤剂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P<0.05),羌银解热汤组的作用比银翘散更为显著(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羌银解热汤及银翘散汤剂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保护率均有良好的作用(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羌银解热汤及银翘散汤剂均能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导致的血清干扰素IFN-α水平,同时两组肺小鼠组织病理变化均有明显的改善,但两组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羌银解热汤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
2008年1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逊;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旨在对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复制SD大鼠COPD"肺气虚证"模型。给予加减补肺汤高低剂量及桂龙咳喘宁治疗,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症状体征、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改变,大鼠血浆SOD、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加减补肺汤可以改善COPD"肺气虚证"大鼠全身及呼吸系统症状;能显著改善COPD大鼠支气管、肺组织损伤程度,对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药物治疗的各组血浆SOD活力均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加减补肺汤高、低剂量组均较桂龙组血浆SOD活力偏高(P<0.05),而MDA含量均较之偏低(P<0.05)。[结论]加减补肺汤在一定程度上有保护气道黏膜,减轻肺损伤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血浆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2008年1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逊;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旨在对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复制SD大鼠COPD"肺气虚证"模型。给予加减补肺汤高低剂量及桂龙咳喘宁治疗,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症状体征、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改变,大鼠血浆SOD、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加减补肺汤可以改善COPD"肺气虚证"大鼠全身及呼吸系统症状;能显著改善COPD大鼠支气管、肺组织损伤程度,对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药物治疗的各组血浆SOD活力均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加减补肺汤高、低剂量组均较桂龙组血浆SOD活力偏高(P<0.05),而MDA含量均较之偏低(P<0.05)。[结论]加减补肺汤在一定程度上有保护气道黏膜,减轻肺损伤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血浆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2008年1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阮晓兵;刘宗庆;谭雪梅;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损伤正气,邪毒犯心,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血、养心安神、通经复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自拟益气汤由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而成,使心阳通,心脉复,阳气内守,心得所养,心气得复。
2008年1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阮晓兵;刘宗庆;谭雪梅;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损伤正气,邪毒犯心,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血、养心安神、通经复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自拟益气汤由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而成,使心阳通,心脉复,阳气内守,心得所养,心气得复。
2008年1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路爽;徐月英;慕杨娜;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PGE2的变化来判定桂枝附子汤的疗效。[结果]血清中IL-1β、PGE2含量,空白组和雷公藤组、桂附组及雷公藤组和桂附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而模型组和空白组、雷公藤组、桂附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桂枝附子汤能控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PGE2等炎症介质的活性,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2008年1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路爽;徐月英;慕杨娜;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PGE2的变化来判定桂枝附子汤的疗效。[结果]血清中IL-1β、PGE2含量,空白组和雷公藤组、桂附组及雷公藤组和桂附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而模型组和空白组、雷公藤组、桂附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桂枝附子汤能控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PGE2等炎症介质的活性,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2008年1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周志英;
慢性发作期痰热咳喘,病因病机为肺虚日久,卫外不固,通气不利,升降失常,以标实为主,治宜攻邪气为急,以清泻肺热为治则。指出:在慢性发作期以重视扶正为主,以治其本,可采用补肺、健脾、益肾之法。
2008年1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志英;
慢性发作期痰热咳喘,病因病机为肺虚日久,卫外不固,通气不利,升降失常,以标实为主,治宜攻邪气为急,以清泻肺热为治则。指出:在慢性发作期以重视扶正为主,以治其本,可采用补肺、健脾、益肾之法。
2008年1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欣虹;刘廷胜;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或舒张功能障碍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党参、黄芪具有扶正固本、补益气血的作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中含有强心、活血化瘀、保护心肌结构、改善心肌代谢和调节血管的有效成分,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2008年1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欣虹;刘廷胜;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或舒张功能障碍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党参、黄芪具有扶正固本、补益气血的作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中含有强心、活血化瘀、保护心肌结构、改善心肌代谢和调节血管的有效成分,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2008年1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雅菊;朱佳;孙航成;肖庆龄;朱启勇;
[目的]验证金花定咳颗粒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痰热证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观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痰热证病例共56例,其中,试验组42例,对照组14例。试验组:金花定咳颗粒+清热止咳颗粒模拟剂;对照组:清热止咳颗粒合金花定咳颗粒模拟剂,两组病例用药均每次各1袋,混合冲服,1日3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总体疗效:试验组痊愈率40.47%,显效率28.57%,总有效率69.04%;对照组痊愈率35.71%,显效率28.57%,总有效率64.28%。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花定咳颗粒临床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与清热止咳颗粒相仿。
2008年1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雅菊;朱佳;孙航成;肖庆龄;朱启勇;
[目的]验证金花定咳颗粒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痰热证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观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痰热证病例共56例,其中,试验组42例,对照组14例。试验组:金花定咳颗粒+清热止咳颗粒模拟剂;对照组:清热止咳颗粒合金花定咳颗粒模拟剂,两组病例用药均每次各1袋,混合冲服,1日3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总体疗效:试验组痊愈率40.47%,显效率28.57%,总有效率69.04%;对照组痊愈率35.71%,显效率28.57%,总有效率64.28%。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花定咳颗粒临床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与清热止咳颗粒相仿。
2008年1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河;刘庆贺;
喉源性咳嗽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肺胃,风痰热之实在喉。自拟清静汤祛风清热,宣肺利咽。治疗300例,痊愈248例,显效41例,有效9例,无效2例。
2008年1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河;刘庆贺;
喉源性咳嗽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肺胃,风痰热之实在喉。自拟清静汤祛风清热,宣肺利咽。治疗300例,痊愈248例,显效41例,有效9例,无效2例。
2008年1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之中;
指出:内科杂病与脾胃密切相联,应注重后天之本的调理。注重升降、顾全润燥、三因制宜、重视湿邪、用药轻灵、调护有方。注重综合治疗,先以汤药调理,再以丸药巩固。
2008年1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之中;
指出:内科杂病与脾胃密切相联,应注重后天之本的调理。注重升降、顾全润燥、三因制宜、重视湿邪、用药轻灵、调护有方。注重综合治疗,先以汤药调理,再以丸药巩固。
2008年1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雄雄;
消化性溃疡是攻击因子增加和防护因子下降所致,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失笑散配合"三联"治疗,并设"三联"疗法为对照组,探讨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作用机理。指出:中药在提高胃防护因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善胃黏膜下血流,及时高质量修复损伤的组织,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2008年1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朱雄雄;
消化性溃疡是攻击因子增加和防护因子下降所致,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失笑散配合"三联"治疗,并设"三联"疗法为对照组,探讨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作用机理。指出:中药在提高胃防护因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善胃黏膜下血流,及时高质量修复损伤的组织,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2008年1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米云鹏;
胃溃疡病主要在胃,与脾和肝有密切关系,脾胃虚弱是胃溃疡的关键。治宜疏肝泄热和胃,方用化肝煎加减,敛酸止痛、软坚散结。治疗50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
2008年1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米云鹏;
胃溃疡病主要在胃,与脾和肝有密切关系,脾胃虚弱是胃溃疡的关键。治宜疏肝泄热和胃,方用化肝煎加减,敛酸止痛、软坚散结。治疗50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
2008年1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朱洁;2008年1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朱洁;2008年1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淑丽;李惠霞;李国庆;吴卫红;
消化性溃疡病位主要在胃,与脾和肝有密切关系,治则为消上温下、疏肝理气、制酸止痛、燮理升降。自宜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补脾和胃。自拟愈疡汤,治疗66例,其中治愈51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明显优于对照组。
2008年1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淑丽;李惠霞;李国庆;吴卫红;
消化性溃疡病位主要在胃,与脾和肝有密切关系,治则为消上温下、疏肝理气、制酸止痛、燮理升降。自宜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补脾和胃。自拟愈疡汤,治疗66例,其中治愈51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明显优于对照组。
2008年1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魏;徐秋香;
糖尿病胃轻瘫,脾虚为本,痰瘀食积为标。中焦气机郁滞,兼夹食滞、痰浊、瘀血。指出:补养脾阴大法,有别于甘凉润胃之法,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顽固性厌食、早饱、腹胀、乏力、便秘等症,疗效远较传统健脾益气、理气消食之法为佳。
2008年1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曹魏;徐秋香;
糖尿病胃轻瘫,脾虚为本,痰瘀食积为标。中焦气机郁滞,兼夹食滞、痰浊、瘀血。指出:补养脾阴大法,有别于甘凉润胃之法,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顽固性厌食、早饱、腹胀、乏力、便秘等症,疗效远较传统健脾益气、理气消食之法为佳。
2008年11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春兰;
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多由于素体禀赋不足,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痰浊内生,壅塞血脉,而成瘀滞。自拟活血调脂汤,健运脾气,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健脾利湿,清化痰热。治疗60例,显效25例,有效29例,无效6例。长期服用可调节脏腑机能,改善不适应症状的作用。
2008年1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春兰;
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多由于素体禀赋不足,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痰浊内生,壅塞血脉,而成瘀滞。自拟活血调脂汤,健运脾气,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健脾利湿,清化痰热。治疗60例,显效25例,有效29例,无效6例。长期服用可调节脏腑机能,改善不适应症状的作用。
2008年1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回恩德;
[目的]观察利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加服利肝祛脂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和肝脏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2008年1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回恩德;
[目的]观察利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加服利肝祛脂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和肝脏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2008年1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海强;罗昭芳;贝光明;
[目的]观察升降散加味治疗湿热蕴结型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蕴结型早期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升降散加味煎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和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以治疗组为优(P<0.05);治疗组患者ALT、AST、GGT、TBIL和PCⅢ(Ⅲ型前胶原)、Ⅳ-C(Ⅳ型胶原)、HA(透明质酸)、LN(层黏蛋白)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彩色多谱勒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门、脾静脉内径、血流量值皆明显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升降散加味能较好地改善湿热蕴结型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且对阻断及逆转肝硬化进程有一定疗效。
2008年1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海强;罗昭芳;贝光明;
[目的]观察升降散加味治疗湿热蕴结型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蕴结型早期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升降散加味煎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和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以治疗组为优(P<0.05);治疗组患者ALT、AST、GGT、TBIL和PCⅢ(Ⅲ型前胶原)、Ⅳ-C(Ⅳ型胶原)、HA(透明质酸)、LN(层黏蛋白)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彩色多谱勒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门、脾静脉内径、血流量值皆明显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升降散加味能较好地改善湿热蕴结型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且对阻断及逆转肝硬化进程有一定疗效。
2008年1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福林;李维彬;席恒;刘元;陈星显;
指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局限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治疗首要目的是解除疼痛,维持和改善关节功能。四联疗法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以纠正膝关节功能障碍。益肾壮骨汤、中药熏洗、推拿手法及功能锻炼,内外兼治,相得益彰。
2008年1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福林;李维彬;席恒;刘元;陈星显;
指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局限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治疗首要目的是解除疼痛,维持和改善关节功能。四联疗法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以纠正膝关节功能障碍。益肾壮骨汤、中药熏洗、推拿手法及功能锻炼,内外兼治,相得益彰。
2008年1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殷瑞忠;洪刘和;倪志华;2008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殷瑞忠;洪刘和;倪志华;2008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气血不足为本,气滞血瘀为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治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自拟活膝汤,用虫类药入络搜风剔邪,符合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2008年1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气血不足为本,气滞血瘀为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治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自拟活膝汤,用虫类药入络搜风剔邪,符合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2008年1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德震;
从历代医家对于消渴的认识,阴虚为本,燥实为标;从阳虚论治消渴;二阳结热;当代医学对于消渴的认识,论述了消渴病病因病机。指出消渴病与先天体质、环境因素、饮食结构与情志变化均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病理因素,不外乎中医的气、血、痰、瘀,涉及的脏腑以肺、脾(胃)、肾为主。
2008年1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德震;
从历代医家对于消渴的认识,阴虚为本,燥实为标;从阳虚论治消渴;二阳结热;当代医学对于消渴的认识,论述了消渴病病因病机。指出消渴病与先天体质、环境因素、饮食结构与情志变化均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病理因素,不外乎中医的气、血、痰、瘀,涉及的脏腑以肺、脾(胃)、肾为主。
2008年1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辉锋;边莹;翟佳佳;杨秀清;
偏头痛脉络痹阻,神机受累,清窍不利为其病机,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病位在脑。治宜祛风清热、通络止痛,方用散偏汤加味化裁。风邪散郁气开,郁热去,经络通,头痛自除。
2008年1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辉锋;边莹;翟佳佳;杨秀清;
偏头痛脉络痹阻,神机受累,清窍不利为其病机,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病位在脑。治宜祛风清热、通络止痛,方用散偏汤加味化裁。风邪散郁气开,郁热去,经络通,头痛自除。
2008年1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春艳;罗淑娟;
泄泻病位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以脾胃虚弱为本,下焦湿热蕴结为标。补脾胃之虚与祛大肠湿热并用,胃肠同治,兼顾标本,法宜扶正为主。
2008年11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春艳;罗淑娟;
泄泻病位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以脾胃虚弱为本,下焦湿热蕴结为标。补脾胃之虚与祛大肠湿热并用,胃肠同治,兼顾标本,法宜扶正为主。
2008年11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卞勇;庄凤华;张良;许立;方泰惠;李玉堂;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所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对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针药结合治疗能降低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抑制炎症浸润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针药结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加速尿蛋白的消除,增加重吸收,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水平。
2008年1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卞勇;庄凤华;张良;许立;方泰惠;李玉堂;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所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对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针药结合治疗能降低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抑制炎症浸润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针药结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加速尿蛋白的消除,增加重吸收,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水平。
2008年1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吴卓;王旭;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推拿、中药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治疗近况。指出:糖尿病教育是现代综合治疗方法中一个重要环节,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2008年1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卓;王旭;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推拿、中药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治疗近况。指出:糖尿病教育是现代综合治疗方法中一个重要环节,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2008年1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阳;李芳;
脑萎缩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脏腑失调有密切关系。病因是气、血、痰、瘀、郁、火、虚等造成精血亏虚,肾之精气亏损、脑之髓海失充。治宜从补肝肾入手,灵活掌握活血祛瘀、补养气血。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有利于脑萎缩治疗水平的提高。
2008年1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阳;李芳;
脑萎缩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脏腑失调有密切关系。病因是气、血、痰、瘀、郁、火、虚等造成精血亏虚,肾之精气亏损、脑之髓海失充。治宜从补肝肾入手,灵活掌握活血祛瘀、补养气血。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有利于脑萎缩治疗水平的提高。
2008年1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陶博;
以益肾强精法治疗家族性重症肌无力,治宜标本兼治,方用补肾添精为主,兼顾肝脾,在提高肌肉张力的同时,对胃肠道平滑肌有较强的兴奋作用。
2008年1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陶博;
以益肾强精法治疗家族性重症肌无力,治宜标本兼治,方用补肾添精为主,兼顾肝脾,在提高肌肉张力的同时,对胃肠道平滑肌有较强的兴奋作用。
2008年1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万高;
黄褐斑以面部经络阻滞为标,脏腑功能失调为本。自血疗法是以血液中含有丰富营养、激素和免疫抗体等物质为刺激因子,利用药物与血液混合后吸收缓慢,刺激微弱持久,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60例,治愈32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008年1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李万高;
黄褐斑以面部经络阻滞为标,脏腑功能失调为本。自血疗法是以血液中含有丰富营养、激素和免疫抗体等物质为刺激因子,利用药物与血液混合后吸收缓慢,刺激微弱持久,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60例,治愈32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008年1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陈新德;2008年1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新德;2008年11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蒋勇;兰映天;
偏头痛是发作性神经血管障碍发生头痛的综合征。常因肝气郁结、木不条达、肝风内动、外有风邪而诱发。自拟祛风宣郁汤治疗96例,治愈42例,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指出:在治外感的同时,要不忘情志对本病的影响,达到了内外兼顾的效果。
2008年1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勇;兰映天;
偏头痛是发作性神经血管障碍发生头痛的综合征。常因肝气郁结、木不条达、肝风内动、外有风邪而诱发。自拟祛风宣郁汤治疗96例,治愈42例,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指出:在治外感的同时,要不忘情志对本病的影响,达到了内外兼顾的效果。
2008年11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新勇;
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妇科病三则:产后缺乳,证属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治宜补脾理气通乳。滑胎,证属冲任虚损,胎元不固,治宜补中益气,养血固冲。月经不调,证属冲任不固,脾虚湿困,摄纳无力,治宜补脾益气,利湿健脾。
2008年1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石新勇;
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妇科病三则:产后缺乳,证属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治宜补脾理气通乳。滑胎,证属冲任虚损,胎元不固,治宜补中益气,养血固冲。月经不调,证属冲任不固,脾虚湿困,摄纳无力,治宜补脾益气,利湿健脾。
2008年1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林刚;
用《医学心悟》程氏萆薢分清饮化裁治疗疑难杂症。急性肾小球肾炎,证属湿邪内蕴,热伤肾络,气化不利,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肝硬化腹水,证属湿热内蕴,水浊积聚,气化失司,治宜清热利湿,利水消浊。慢性支气管炎,证属湿邪痰浊蕴肺,湿聚生热,肺失宣肃,治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附件炎,证属湿热内蕴,热伤冲任,秽浊下注,治宜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2008年11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刚;
用《医学心悟》程氏萆薢分清饮化裁治疗疑难杂症。急性肾小球肾炎,证属湿邪内蕴,热伤肾络,气化不利,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肝硬化腹水,证属湿热内蕴,水浊积聚,气化失司,治宜清热利湿,利水消浊。慢性支气管炎,证属湿邪痰浊蕴肺,湿聚生热,肺失宣肃,治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附件炎,证属湿热内蕴,热伤冲任,秽浊下注,治宜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2008年11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汤秀红;2008年1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汤秀红;2008年1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辛国琴;2008年1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辛国琴;2008年1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杰良;黎忠民;2008年1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杰良;黎忠民;2008年1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丽新;吴景东;王海棠;2008年11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丽新;吴景东;王海棠;2008年11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斌;
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瘀阻。分三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瘀阻络。治宜活血化痰、醒脑开窍。中药通络化痰、醒脑开窍,配合针灸治疗,可以促进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提高脑细胞兴奋性,恢复吞咽动作的神经反射。
2008年1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孙斌;
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瘀阻。分三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瘀阻络。治宜活血化痰、醒脑开窍。中药通络化痰、醒脑开窍,配合针灸治疗,可以促进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提高脑细胞兴奋性,恢复吞咽动作的神经反射。
2008年1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莹;
面瘫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致。针灸改善局部的新陈代谢,增加面神经末梢的血液及营养供应,消除面神经炎症。治疗109例,痊愈85例,显效19例,无效5例。
2008年1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莹;
面瘫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致。针灸改善局部的新陈代谢,增加面神经末梢的血液及营养供应,消除面神经炎症。治疗109例,痊愈85例,显效19例,无效5例。
2008年1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沈桐;于连娟;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起居不慎,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均可诱发嘌呤。分湿热痹阻、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亏虚辨证施护。同时应注重情志、饮食、局部、起居和运动护理,有助于痛风的康复。
2008年11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沈桐;于连娟;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起居不慎,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均可诱发嘌呤。分湿热痹阻、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亏虚辨证施护。同时应注重情志、饮食、局部、起居和运动护理,有助于痛风的康复。
2008年11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光华;解玉娟;
从心理护理、护理对策、家庭支持、饮食指导(个体化、量化、联系实物、目的)、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血透急性并发症的护理(血管通道的护理、永久性血管通道、临时性血管通道)、用药指导、效果评价等论述了尿毒症血液透析的综合护理。指出:应针对性的做好其心理、生理、血液透析过程及血液透析间期等全方面护理。
2008年1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光华;解玉娟;
从心理护理、护理对策、家庭支持、饮食指导(个体化、量化、联系实物、目的)、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血透急性并发症的护理(血管通道的护理、永久性血管通道、临时性血管通道)、用药指导、效果评价等论述了尿毒症血液透析的综合护理。指出:应针对性的做好其心理、生理、血液透析过程及血液透析间期等全方面护理。
2008年1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国玉;2008年1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国玉;2008年1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薏;2008年1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薏;2008年11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妤姝;赵玉芳;郭丽欣;
糖尿病多属本虚标实,分四型,即:脾胃阳虚、心肾阳虚、阴虚阳亢、脾胃虚逆型。要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融洽医、护、患三者之间关系,正确的辨证施护及心理帮助能促进本病的早日转归。
2008年1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妤姝;赵玉芳;郭丽欣;
糖尿病多属本虚标实,分四型,即:脾胃阳虚、心肾阳虚、阴虚阳亢、脾胃虚逆型。要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融洽医、护、患三者之间关系,正确的辨证施护及心理帮助能促进本病的早日转归。
2008年1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洁;袁灿兴;
从六个方面,即:改善大鼠旋转行为、改善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异常、抗兴奋性毒性作用、调节线粒体功能紊乱、抑制细胞凋亡等。论述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指出:中医药在保护神经细胞、抑制氧化应激、抗兴奋性毒性、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通过调节机体整体状况而起作用。
2008年1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洁;袁灿兴;
从六个方面,即:改善大鼠旋转行为、改善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异常、抗兴奋性毒性作用、调节线粒体功能紊乱、抑制细胞凋亡等。论述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指出:中医药在保护神经细胞、抑制氧化应激、抗兴奋性毒性、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通过调节机体整体状况而起作用。
2008年1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秦晓康;朱萱萱;
对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益气类(黄芪)、活血类(三七、丹参、银杏叶)。指出:缺血性脑损伤直接病因是脑部缺血、缺氧、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益气兼而行血、化瘀进而理气,在临床上取得了成效。
2008年11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秦晓康;朱萱萱;
对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益气类(黄芪)、活血类(三七、丹参、银杏叶)。指出:缺血性脑损伤直接病因是脑部缺血、缺氧、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益气兼而行血、化瘀进而理气,在临床上取得了成效。
2008年11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红虹;
西医治疗:原发疾病治疗、对症及恢复肝功能的治疗、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秋水仙碱、多烯磷酯酰胆碱、IFN-r、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抗氧化剂、内皮细胞功能调节剂、血管紧张素一Ⅱ受体阻滞剂);中医治疗:病因病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单味药及有效单体研究、复方研究)对肝纤维化作了综述。
2008年11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红虹;
西医治疗:原发疾病治疗、对症及恢复肝功能的治疗、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秋水仙碱、多烯磷酯酰胆碱、IFN-r、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抗氧化剂、内皮细胞功能调节剂、血管紧张素一Ⅱ受体阻滞剂);中医治疗:病因病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单味药及有效单体研究、复方研究)对肝纤维化作了综述。
2008年11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如果;李海波;2008年11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温如果;李海波;2008年11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石宝全;
动脉粥样硬化病在血脉,根在脏腑,本虚标实。标实主在痰瘀痹阻,以痰浊为重。祛痰化瘀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凝集、稳定并改善斑块、抗血栓及调节前列环素、调节脂质氧化代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2008年1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宝全;
动脉粥样硬化病在血脉,根在脏腑,本虚标实。标实主在痰瘀痹阻,以痰浊为重。祛痰化瘀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凝集、稳定并改善斑块、抗血栓及调节前列环素、调节脂质氧化代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2008年1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