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贤;白长川;
<正> 著名老中医李寿山教授,业医5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屡起沉疴,并致力于消化系疾病的临床研究,颇有造诣。李老指出,胆为六腑之一,以通降下行为顺,病则肝胆疏泄失常,影响脾胃升降之机,形成“湿、滞、热、瘀”的病理症结。“不通则痛”,在治法上应以“通”为法,疗效卓著。但病因病机不
1992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贤;白长川;
<正> 著名老中医李寿山教授,业医5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屡起沉疴,并致力于消化系疾病的临床研究,颇有造诣。李老指出,胆为六腑之一,以通降下行为顺,病则肝胆疏泄失常,影响脾胃升降之机,形成“湿、滞、热、瘀”的病理症结。“不通则痛”,在治法上应以“通”为法,疗效卓著。但病因病机不
1992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喆;
<正> 遗精是指成年男性不因性生活而遗泄精液。自1987年以来,我们用列缺穴埋针方法治疗65例,方法简便,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其中有梦而遗者56例,无梦而遗者9例;未婚者39例,已婚者26例。查体均未发现生殖系器质性病变。患者遗精次数3~5天一次甚或1天一次,并多伴有头晕、神疲、乏力、腰腿酸软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学习。
1992年03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喆;
<正> 遗精是指成年男性不因性生活而遗泄精液。自1987年以来,我们用列缺穴埋针方法治疗65例,方法简便,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其中有梦而遗者56例,无梦而遗者9例;未婚者39例,已婚者26例。查体均未发现生殖系器质性病变。患者遗精次数3~5天一次甚或1天一次,并多伴有头晕、神疲、乏力、腰腿酸软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学习。
1992年03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薛益明;
<正> 博士生导师丁光迪教授,在中医各家学说中,以金元医学研究最深,其中尤对东垣脾胃学说体会最多,能娴熟地运用升降理论于临床。例如用升阳法治疗晨泄。晨泄又名五更泄,一般认为病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也有些晨泄病例,阳虚的证候并不显著,而脾虚湿胜病情却较突出,如肢体困重,倦怠嗜卧,不耐劳动,动则气短,面色萎黄,舌苔白
1992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薛益明;
<正> 博士生导师丁光迪教授,在中医各家学说中,以金元医学研究最深,其中尤对东垣脾胃学说体会最多,能娴熟地运用升降理论于临床。例如用升阳法治疗晨泄。晨泄又名五更泄,一般认为病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也有些晨泄病例,阳虚的证候并不显著,而脾虚湿胜病情却较突出,如肢体困重,倦怠嗜卧,不耐劳动,动则气短,面色萎黄,舌苔白
1992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乔振纲;吴燕燕;张香琴;乔保钧;
<正> 乙型肝炎即血清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世界流行的免疫性疾病。在祖国医学属黄疸、胁痛等范畴。该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传染性强,予后不良。笔者多年来,应用著名中医乔保钧主任医师自拟经验方“乙肝饮”治疗本病6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992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乔振纲;吴燕燕;张香琴;乔保钧;
<正> 乙型肝炎即血清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世界流行的免疫性疾病。在祖国医学属黄疸、胁痛等范畴。该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传染性强,予后不良。笔者多年来,应用著名中医乔保钧主任医师自拟经验方“乙肝饮”治疗本病6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992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隆生;
<正> 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包括慢迁肝(CPH)、慢活肝(CAH)、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病程长,病机复杂,症状繁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目前治疗方药很多,然综观要旨,总不离重用香燥之品以舒肝理气,多用滋腻之品以补益肝肾,活血软坚之味以化瘀滞而消痞积,清热解毒之品以消除病毒,这些方法临症时虽可收到一定疗效,但究其病因、病机,考证前人的教诲,慢性肝病肝阴不足、肝血亏虚者甚为
1992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隆生;
<正> 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包括慢迁肝(CPH)、慢活肝(CAH)、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病程长,病机复杂,症状繁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目前治疗方药很多,然综观要旨,总不离重用香燥之品以舒肝理气,多用滋腻之品以补益肝肾,活血软坚之味以化瘀滞而消痞积,清热解毒之品以消除病毒,这些方法临症时虽可收到一定疗效,但究其病因、病机,考证前人的教诲,慢性肝病肝阴不足、肝血亏虚者甚为
1992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诗雅;晁恩祥;董长宏;钮淮元;朱尧武;庄逢源;董美;张筱梅;王梅;印会河;
<正> 肝性腹胀系慢性肝病所致的难治性腹胀。我们应用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研制的舒肝润肺方治疗16例,在观察临床疗效的同时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自身对照,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检查对象和方法一检查对象 1.正常对照组为无肝脏和心脏病史,肝
1992年03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诗雅;晁恩祥;董长宏;钮淮元;朱尧武;庄逢源;董美;张筱梅;王梅;印会河;
<正> 肝性腹胀系慢性肝病所致的难治性腹胀。我们应用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研制的舒肝润肺方治疗16例,在观察临床疗效的同时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自身对照,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检查对象和方法一检查对象 1.正常对照组为无肝脏和心脏病史,肝
1992年03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必文;米裕民;黄登福;郭正友;王宝文;
<正> 从89年1月始,我们自拟黄胃止血散与西药止血剂对照治疗胃热出血患者5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观察对象 1.吐血或黑便,大便隐血试验(十~+++)。2.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胃、十二指肠糜烂并出血。3.吐血紫暗或呈咖啡色,甚则鲜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如漆,口干口臭,胃脘胀闷灼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58例中,治疗组33例,其中男27例,女6
1992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必文;米裕民;黄登福;郭正友;王宝文;
<正> 从89年1月始,我们自拟黄胃止血散与西药止血剂对照治疗胃热出血患者5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观察对象 1.吐血或黑便,大便隐血试验(十~+++)。2.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胃、十二指肠糜烂并出血。3.吐血紫暗或呈咖啡色,甚则鲜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如漆,口干口臭,胃脘胀闷灼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58例中,治疗组33例,其中男27例,女6
1992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润芝;赵慧敏;
<正> 颤证又称震颤、振掉、颤振、肝风、身振摇、振战栗等,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可单称为头颤、手颤、足颤等,尚能坚持工作和自理生活,重者头部震摇动,甚至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上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在辨证治疗中,我们认为本病多是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在肝、肾、脾、脑的气血阴
1992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田润芝;赵慧敏;
<正> 颤证又称震颤、振掉、颤振、肝风、身振摇、振战栗等,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可单称为头颤、手颤、足颤等,尚能坚持工作和自理生活,重者头部震摇动,甚至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上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在辨证治疗中,我们认为本病多是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在肝、肾、脾、脑的气血阴
1992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鞠世屏;田成大;
<正>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为本虚标实证,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盛,气血郁阻,以致经络阻滞而为中风。根据临床常见症状,大体分为以下四型进行治疗。一、痰浊阻络型此型多见于形体丰满之人,系因嗜酒肥甘,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络;或因肝火内
1992年03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鞠世屏;田成大;
<正>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为本虚标实证,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盛,气血郁阻,以致经络阻滞而为中风。根据临床常见症状,大体分为以下四型进行治疗。一、痰浊阻络型此型多见于形体丰满之人,系因嗜酒肥甘,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络;或因肝火内
1992年03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方庆;潘彦清;
<正> 云南白药是我国著名的中成药,誉满中外。该药由田七、冰片、麝香、披麻草等多种中药制成,具有散肿、活血化瘀、防腐生肌镇痛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白药所含活性成分有抑制病菌生长,加快血小板成分释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本文将云南白药在内
1992年03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钱方庆;潘彦清;
<正> 云南白药是我国著名的中成药,誉满中外。该药由田七、冰片、麝香、披麻草等多种中药制成,具有散肿、活血化瘀、防腐生肌镇痛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白药所含活性成分有抑制病菌生长,加快血小板成分释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本文将云南白药在内
1992年03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新华;张兴华;
<正> 近年来,云南白药的临床应用不断拓宽,现简述如下。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卢长云等报道云南白药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有良效。本组患者共113例,男84例,女29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12年。其中病程在1年以上者占87.5%,均为单纯性鼻中隔粘膜糜烂或肝硬化伴有鼻中隔前下方毛细血管扩张,粘膜糜烂。发生于单侧者69例,双侧者44例。反复鼻衄为主要
1992年03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吕新华;张兴华;
<正> 近年来,云南白药的临床应用不断拓宽,现简述如下。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卢长云等报道云南白药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有良效。本组患者共113例,男84例,女29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12年。其中病程在1年以上者占87.5%,均为单纯性鼻中隔粘膜糜烂或肝硬化伴有鼻中隔前下方毛细血管扩张,粘膜糜烂。发生于单侧者69例,双侧者44例。反复鼻衄为主要
1992年03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迪;
<正> 人类社会的年龄结构正趋向于老龄化,60岁以上的人数比例在逐渐增大,到230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四分之一,因此,对抗衰老的医药研究已引起广泛地重视。中医药对延缓衰老有很大的功效,日、俄、美、德等国家的医学界对中医方药的研究日益重视。中医对抗衰老及老年病老年药学的研究源远流长。远在《内经》即论述了肾气与衰老密切相关。《素间·上古天真论》说:男子“…
1992年03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迪;
<正> 人类社会的年龄结构正趋向于老龄化,60岁以上的人数比例在逐渐增大,到230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四分之一,因此,对抗衰老的医药研究已引起广泛地重视。中医药对延缓衰老有很大的功效,日、俄、美、德等国家的医学界对中医方药的研究日益重视。中医对抗衰老及老年病老年药学的研究源远流长。远在《内经》即论述了肾气与衰老密切相关。《素间·上古天真论》说:男子“…
1992年03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立营;刘淑云;陈英明;
<正> 1984年以来,以自拟消石汤治疗胃柿石症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5例中,男9例,女6例,最小者12岁,最大者48岁。发病时间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8天。结石最小4×5厘米,最大7×9厘米。各患者均有食柿史,都有不同程度的脘腹胀满、心下痞硬,甚或疼痛、纳差、嘈杂等症。治以消石汤:内金30克,山楂20克,茯苓20克,海藻、槟榔、陈皮各15克,三棱、枳实、川朴、芒硝各12克,清夏10克,甘草6克。每
1992年03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立营;刘淑云;陈英明;
<正> 1984年以来,以自拟消石汤治疗胃柿石症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5例中,男9例,女6例,最小者12岁,最大者48岁。发病时间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8天。结石最小4×5厘米,最大7×9厘米。各患者均有食柿史,都有不同程度的脘腹胀满、心下痞硬,甚或疼痛、纳差、嘈杂等症。治以消石汤:内金30克,山楂20克,茯苓20克,海藻、槟榔、陈皮各15克,三棱、枳实、川朴、芒硝各12克,清夏10克,甘草6克。每
1992年03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庭媛;高惠文;
<正> 笔者自1980年~1987年间,在诊治各种不同类型的消化道系统疾病中,把凡是具有胃脘痞闷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腹中雷鸣,大便不调或水泄濒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的患者,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均按祖国医学的痞证辨治,施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颇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1992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庭媛;高惠文;
<正> 笔者自1980年~1987年间,在诊治各种不同类型的消化道系统疾病中,把凡是具有胃脘痞闷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腹中雷鸣,大便不调或水泄濒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的患者,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均按祖国医学的痞证辨治,施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颇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1992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健三;
<正> 一女患,16岁,病历24080号。患者于1978年2月发生左股骨上端疼痛,进行性加重,曾在本市某区医院用抗炎、抗风湿、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至同年4月左股骨上端发生肿块,而去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左股骨拍片示:左股骨上段见有长约13公分范围的不规则溶骨性破坏,略有膨胀,外侧骨皮质已穿破,局部可见软组织肿块,诊断:左股骨上段
1992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健三;
<正> 一女患,16岁,病历24080号。患者于1978年2月发生左股骨上端疼痛,进行性加重,曾在本市某区医院用抗炎、抗风湿、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至同年4月左股骨上端发生肿块,而去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左股骨拍片示:左股骨上段见有长约13公分范围的不规则溶骨性破坏,略有膨胀,外侧骨皮质已穿破,局部可见软组织肿块,诊断:左股骨上段
1992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铁良;
<正> 阳和汤见于《外科全生集》,具有温阳补血,散寒化痰通滞的作用。原治脱疽、流注、痰核、瘰疬等一切阴疽,笔者将其扩展应用于临床,均获效满意,举例如下。积聚刘某,女,29岁,农民,1982年11月23日初诊。右下腹积块,疼痛两年余。患者于1979年12月小产,时值风雪天气,产时出血较多,产后恶露持续三个月才净,从此小腹拘痛下坠,
1992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铁良;
<正> 阳和汤见于《外科全生集》,具有温阳补血,散寒化痰通滞的作用。原治脱疽、流注、痰核、瘰疬等一切阴疽,笔者将其扩展应用于临床,均获效满意,举例如下。积聚刘某,女,29岁,农民,1982年11月23日初诊。右下腹积块,疼痛两年余。患者于1979年12月小产,时值风雪天气,产时出血较多,产后恶露持续三个月才净,从此小腹拘痛下坠,
1992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
<正> 笔者近年来曾对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完整系统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诊疗标准参考1983年全国慢性胃炎会议制定),现将治疗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指正。临床表现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性胃脘痞满胀痛,嗳气呃逆,纳呆,便溏,胃脘喜温喜按,或见呕吐,胃中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嘈杂烦
1992年03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
<正> 笔者近年来曾对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完整系统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诊疗标准参考1983年全国慢性胃炎会议制定),现将治疗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指正。临床表现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性胃脘痞满胀痛,嗳气呃逆,纳呆,便溏,胃脘喜温喜按,或见呕吐,胃中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嘈杂烦
1992年03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亚庆;
<正> 慢性胃炎病因复杂,常因病程长,治疗不当而恶化。现将我院1987年1月~1990年10月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本病4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分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女各20例,年龄22~65岁。病型:浅表性胃炎16例,糜烂性胃炎19例,萎缩性胃炎5例;对照组(随机分
1992年03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亚庆;
<正> 慢性胃炎病因复杂,常因病程长,治疗不当而恶化。现将我院1987年1月~1990年10月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本病4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分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女各20例,年龄22~65岁。病型:浅表性胃炎16例,糜烂性胃炎19例,萎缩性胃炎5例;对照组(随机分
1992年03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淑娟;
<正> 《黄连阿胶汤》源出自仲景《伤寒论》,方由黄连、阿胶、黄芩、芍药、鸡子黄组成。笔者于1985~1991年间,运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不寐18例,痢疾8例,咽喉痛4例,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举例如下。不寐案王某,女,48岁,家务,1985年6月8日初诊。患者四昼夜未眠,由爱人掺扶就诊,并介绍心烦不能卧,夜间欲往外出走,不能进食,
1992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淑娟;
<正> 《黄连阿胶汤》源出自仲景《伤寒论》,方由黄连、阿胶、黄芩、芍药、鸡子黄组成。笔者于1985~1991年间,运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不寐18例,痢疾8例,咽喉痛4例,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举例如下。不寐案王某,女,48岁,家务,1985年6月8日初诊。患者四昼夜未眠,由爱人掺扶就诊,并介绍心烦不能卧,夜间欲往外出走,不能进食,
1992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席文煜;李爱梅;
<正>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控制,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近两年笔者试用“抑白散”(自拟方)合传统成药龟龄集内服治疗本症18例,效果尚满意。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58岁。发病1年以内者9例,1~3年者6例,3年以上者3例。以上病例均经实验室检查,除外合并尿毒症、心力衰竭及高血压脑病。肾功能检查均提示有一
1992年03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席文煜;李爱梅;
<正>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控制,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近两年笔者试用“抑白散”(自拟方)合传统成药龟龄集内服治疗本症18例,效果尚满意。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58岁。发病1年以内者9例,1~3年者6例,3年以上者3例。以上病例均经实验室检查,除外合并尿毒症、心力衰竭及高血压脑病。肾功能检查均提示有一
1992年03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素秋;宋修亭;
<正> 本患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30~65岁。发病部位:腋下浅静脉血栓形成5例,腹壁浅静脉血栓形成7例。12例均在胸胁部或少腹部触及如毛衣针粗索条状物,最长达30厘米,最短者为8厘米,少者一条,多者三条。有轻度触痛或无触痛,活动略有疼痛。从发现索条状物到就诊时间,最短者3天,最长者两个月。12例就诊时均缺乏全身症状。
1992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素秋;宋修亭;
<正> 本患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30~65岁。发病部位:腋下浅静脉血栓形成5例,腹壁浅静脉血栓形成7例。12例均在胸胁部或少腹部触及如毛衣针粗索条状物,最长达30厘米,最短者为8厘米,少者一条,多者三条。有轻度触痛或无触痛,活动略有疼痛。从发现索条状物到就诊时间,最短者3天,最长者两个月。12例就诊时均缺乏全身症状。
1992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金阶;
<正> 笔者自1986年以来用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胆囊炎88例,效果满意,今简介如下。一、临床资料 88例中男35例,女53例。年龄在40~50岁之间。 88例中复发性急性胆囊炎40例,首发急性胆囊炎48例。其中胆石症并发急性胆囊炎36例,胆道蛔虫继发急性胆囊炎9例,无明显诱
1992年03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邵金阶;
<正> 笔者自1986年以来用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胆囊炎88例,效果满意,今简介如下。一、临床资料 88例中男35例,女53例。年龄在40~50岁之间。 88例中复发性急性胆囊炎40例,首发急性胆囊炎48例。其中胆石症并发急性胆囊炎36例,胆道蛔虫继发急性胆囊炎9例,无明显诱
1992年03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于景芝;
<正> 我在临床实践中,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风祛湿为主治疗丹毒3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以个人的临证体会报告如下。一、病因病机本病由于血分有热,火邪侵犯肌体郁于肌肤;或因溃疡脚气糜烂毒邪乘隙侵入,毒邪与血热相搏阻塞经络;或受潮湿与热相搏,湿热
1992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景芝;
<正> 我在临床实践中,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风祛湿为主治疗丹毒3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以个人的临证体会报告如下。一、病因病机本病由于血分有热,火邪侵犯肌体郁于肌肤;或因溃疡脚气糜烂毒邪乘隙侵入,毒邪与血热相搏阻塞经络;或受潮湿与热相搏,湿热
1992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安川;
<正> 惊悸案赵某,女,24岁,平阴国棉厂工人,1986年2月25日初诊。患者2月6日目见死人,后惊惕不安,心悸失眠多梦,渐致精神恍惚,阵发性不省人事双目直视,项强斜颈,双手振颤,严重时手舞足蹈(打拳样动作),每次发作约2~3分钟,每日3~5次(就诊时发作一次)。面色痿黄,形体消瘦,心肺(一),脑电图正常,
1992年03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安川;
<正> 惊悸案赵某,女,24岁,平阴国棉厂工人,1986年2月25日初诊。患者2月6日目见死人,后惊惕不安,心悸失眠多梦,渐致精神恍惚,阵发性不省人事双目直视,项强斜颈,双手振颤,严重时手舞足蹈(打拳样动作),每次发作约2~3分钟,每日3~5次(就诊时发作一次)。面色痿黄,形体消瘦,心肺(一),脑电图正常,
1992年03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宪甲;于亚涛;
<正> 巩某,女,28岁,于1992年1月10日就诊。患者一年来时有上腹部不适,食后时有隐痛,恶心,但不吐。近一个月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欲减退,伴周身倦怠乏力,并且形体日渐衰弱。同时发现右上腹扪及一鸡卵大小包块,有扪痛,舌质红,苔薄黄稍厚,脉沉细略数。 X线诊断报告:胃内良性占位性病变:①胃内结石可能性大,②不除外带蒂平滑肌肿物;胃镜检查报告:报告单号5497,①胃溃疡②胃
1992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宪甲;于亚涛;
<正> 巩某,女,28岁,于1992年1月10日就诊。患者一年来时有上腹部不适,食后时有隐痛,恶心,但不吐。近一个月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欲减退,伴周身倦怠乏力,并且形体日渐衰弱。同时发现右上腹扪及一鸡卵大小包块,有扪痛,舌质红,苔薄黄稍厚,脉沉细略数。 X线诊断报告:胃内良性占位性病变:①胃内结石可能性大,②不除外带蒂平滑肌肿物;胃镜检查报告:报告单号5497,①胃溃疡②胃
1992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子坪;党永庆;梁奇石;
<正> 慢性肝病多由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气滞血瘀,多偏实证,而久病过劳,耗伤阴津(精),肝阴不足,偏虚者颇为常见。慢性肝炎多见此证型,此期常见仍不忘祛邪,以山栀茵陈常法谓之抗病毒,往往适得其反,疗效不佳,欠以辨证论治。肝阴不足者又多兼肾阴不足,宜首选补益肝肾之品,当推一贯煎。临床
1992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子坪;党永庆;梁奇石;
<正> 慢性肝病多由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气滞血瘀,多偏实证,而久病过劳,耗伤阴津(精),肝阴不足,偏虚者颇为常见。慢性肝炎多见此证型,此期常见仍不忘祛邪,以山栀茵陈常法谓之抗病毒,往往适得其反,疗效不佳,欠以辨证论治。肝阴不足者又多兼肾阴不足,宜首选补益肝肾之品,当推一贯煎。临床
1992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金甫;祝亚芳;
<正> 例1.李某,男,36岁,干部,病例号:38476。初诊:1987年9月12日。患者于一周前发热咳嗽,左侧胸痛,服用羚翘解毒丸、速效伤风胶囊等,症不好转,继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仍不见效,体温波动在39~39.6℃之间,大便三日未解,烦躁不眠,不欲饮食,咳吐少量黄色粘痰。查胸片为:左肺内炎变。诊见颜面略潮红,触之灼热,舌质红,苔黄微
1992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颖妹;
<正> 张某,女,18岁,学生,1989年9月就诊。主诉:嗜眠欲睡,伴头晕胀痛二年余。病史:二年前一次感冒后,自觉头晕胀痛多眠,日趋加重,伴有周身乏力,纳呆,每日睡眠10至12小时仍觉困倦,每当上课及学习就能入睡唤之不易醒,甚则行走时也在朦胧状态,经西医诊断为多睡性神经衰弱,曾用中西
1992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金甫;祝亚芳;
<正> 例1.李某,男,36岁,干部,病例号:38476。初诊:1987年9月12日。患者于一周前发热咳嗽,左侧胸痛,服用羚翘解毒丸、速效伤风胶囊等,症不好转,继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仍不见效,体温波动在39~39.6℃之间,大便三日未解,烦躁不眠,不欲饮食,咳吐少量黄色粘痰。查胸片为:左肺内炎变。诊见颜面略潮红,触之灼热,舌质红,苔黄微
1992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颖妹;
<正> 张某,女,18岁,学生,1989年9月就诊。主诉:嗜眠欲睡,伴头晕胀痛二年余。病史:二年前一次感冒后,自觉头晕胀痛多眠,日趋加重,伴有周身乏力,纳呆,每日睡眠10至12小时仍觉困倦,每当上课及学习就能入睡唤之不易醒,甚则行走时也在朦胧状态,经西医诊断为多睡性神经衰弱,曾用中西
1992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曾平;
<正> 温胆汤源于《备急千金要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和中安神之功,是临证治疗胆虚痰热上扰而致虚烦不眠证的有效方剂。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该方稍加变化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简介三则。
1992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曾平;
<正> 温胆汤源于《备急千金要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和中安神之功,是临证治疗胆虚痰热上扰而致虚烦不眠证的有效方剂。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该方稍加变化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简介三则。
1992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留儒;
<正>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西医病名,属中医眩晕范筹。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在治疗上颇感棘手,经久不愈。笔者应用中药仙鹤草治疗本病,近期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施治22例中,男7例,女15例。年龄在13~30岁者11例,31~50岁者7例,51岁以上者4例。病程2~12月18例,1~10年者4例。发作时的症状:22例中有眩晕突然发作,旋转
1992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怀林;王丽英;
<正> “臁疮”,俗称“臁疮腿”,和西医的“静脉炎合并溃疡”一病相似。常发病于下肢,临床常见:下肢肿胀,疼痛,肤色紫暗,有一处或多处疮面,疮而脓液或稀或稠。余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治疗此病的外治法,疗效尚佳,现总结于下,供同道参考。配方:生地榆150克,黄芩50克,黄连20克,川芎50克,黄芪60克,冰片20克,香油50克。制作方法:把香油500克放铁锅里煎热,
1992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留儒;
<正>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西医病名,属中医眩晕范筹。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在治疗上颇感棘手,经久不愈。笔者应用中药仙鹤草治疗本病,近期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施治22例中,男7例,女15例。年龄在13~30岁者11例,31~50岁者7例,51岁以上者4例。病程2~12月18例,1~10年者4例。发作时的症状:22例中有眩晕突然发作,旋转
1992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怀林;王丽英;
<正> “臁疮”,俗称“臁疮腿”,和西医的“静脉炎合并溃疡”一病相似。常发病于下肢,临床常见:下肢肿胀,疼痛,肤色紫暗,有一处或多处疮面,疮而脓液或稀或稠。余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治疗此病的外治法,疗效尚佳,现总结于下,供同道参考。配方:生地榆150克,黄芩50克,黄连20克,川芎50克,黄芪60克,冰片20克,香油50克。制作方法:把香油500克放铁锅里煎热,
1992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邦迪;
<正> 近年来,笔者用食醋灌肠为主治疗重症肝炎数例,获效显著。现将资料较全的一例报告如下: 白某,男,32岁。系某劳改支队第14中队在押犯。该患于1989年3月中旬出现发热,继则纳减,脘痞,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尔后即目黄,尿黄,曾在某医务所诊治未效,遂致周身皮肤发黄,神志不清,时作谵语,于3月30日以黄疸及神识不清5小时收入矿医院杏树坪卫
1992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烈;师群;
<正> 自1985~1987年,用自拟平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病105例,施治病例均经胃镜诊断及治疗后复查。其中:男85例,女2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1岁;病史3年以上至33年不等;病变部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胃溃疡49例,复合性溃疡4例。方药组成及服法:佛手150克,白芨100克,青皮100克,香附100克,元胡100克,乌贼骨150克,玉竹100克,甘草100克,共重900克,制成散剂。日服3次,每次10克,用红枣水饭前半小
1992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邦迪;
<正> 近年来,笔者用食醋灌肠为主治疗重症肝炎数例,获效显著。现将资料较全的一例报告如下: 白某,男,32岁。系某劳改支队第14中队在押犯。该患于1989年3月中旬出现发热,继则纳减,脘痞,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尔后即目黄,尿黄,曾在某医务所诊治未效,遂致周身皮肤发黄,神志不清,时作谵语,于3月30日以黄疸及神识不清5小时收入矿医院杏树坪卫
1992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烈;师群;
<正> 自1985~1987年,用自拟平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病105例,施治病例均经胃镜诊断及治疗后复查。其中:男85例,女2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1岁;病史3年以上至33年不等;病变部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胃溃疡49例,复合性溃疡4例。方药组成及服法:佛手150克,白芨100克,青皮100克,香附100克,元胡100克,乌贼骨150克,玉竹100克,甘草100克,共重900克,制成散剂。日服3次,每次10克,用红枣水饭前半小
1992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振丰;温兰双;魏秋林;张志强;
<正> 眩晕一证,临床虽有诸多分型,然上盛下虚之眩晕却十居七、八,此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且中、西医治疗多有棘手之感。这里所指的上盛,乃风阳或挟瘀痰上越;下虚专指肝肾阴亏,冲任不足,肝血匮乏,肾精耗伤。或因房室不节,阴精亏耗过甚,或因劳役过度,损骨伤髓;或因忧郁恼怒太过,气郁化火,耗伤肝血、肝阴;亦有频生多产,戕伤冲任致虚者。
1992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振丰;温兰双;魏秋林;张志强;
<正> 眩晕一证,临床虽有诸多分型,然上盛下虚之眩晕却十居七、八,此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且中、西医治疗多有棘手之感。这里所指的上盛,乃风阳或挟瘀痰上越;下虚专指肝肾阴亏,冲任不足,肝血匮乏,肾精耗伤。或因房室不节,阴精亏耗过甚,或因劳役过度,损骨伤髓;或因忧郁恼怒太过,气郁化火,耗伤肝血、肝阴;亦有频生多产,戕伤冲任致虚者。
1992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慎龙;
<正> 《素问·热论篇》在论述热病的护理与饮食禁忌时指出:“……病热当何禁之?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阐述了热病后期或疫病初愈之时,因忽视饮食禁忌与护理而造成不良后果。热病或疫病初愈,但余热仍未尽去而伏藏于内。疾病痊愈之初,脾胃虚弱,胃气未尽恢复,患者往往饮食不节而伤及脾胃,饮食积滞不化而生热,食热与残余
1992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慎龙;
<正> 《素问·热论篇》在论述热病的护理与饮食禁忌时指出:“……病热当何禁之?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阐述了热病后期或疫病初愈之时,因忽视饮食禁忌与护理而造成不良后果。热病或疫病初愈,但余热仍未尽去而伏藏于内。疾病痊愈之初,脾胃虚弱,胃气未尽恢复,患者往往饮食不节而伤及脾胃,饮食积滞不化而生热,食热与残余
1992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善同;
<正> 黄某,女,42岁,枝城煤管站会计。因低热,颧赤,头昏,乏力,精神差,贫血,手足心热,夜不能寐,全身紫癜,月经提前量多,于1975年12月2日就诊于我院。发病经过:患者于1975年8月初因持续高热,诊为上感,肠伤寒,曾用安乃近、氯霉素等药治疗。三周后出现贫血,乏力,牙龈出血,全身紫癜,1975年8月21日赴宜昌地区医
1992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善同;
<正> 黄某,女,42岁,枝城煤管站会计。因低热,颧赤,头昏,乏力,精神差,贫血,手足心热,夜不能寐,全身紫癜,月经提前量多,于1975年12月2日就诊于我院。发病经过:患者于1975年8月初因持续高热,诊为上感,肠伤寒,曾用安乃近、氯霉素等药治疗。三周后出现贫血,乏力,牙龈出血,全身紫癜,1975年8月21日赴宜昌地区医
1992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振山;
<正> 中草药的种类繁多,药物成份复杂,而中药的剂型在服用上也很有学间,很讲科学性。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临床根据不同病情及药物种类、功效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剂型,不同的服药时间和方法,以达到高效的目的。一、汤剂发挥药效快,一般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根据病情的要求,也可以一天服多次,有的可煎汤代茶饮,
1992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振山;
<正> 中草药的种类繁多,药物成份复杂,而中药的剂型在服用上也很有学间,很讲科学性。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临床根据不同病情及药物种类、功效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剂型,不同的服药时间和方法,以达到高效的目的。一、汤剂发挥药效快,一般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根据病情的要求,也可以一天服多次,有的可煎汤代茶饮,
1992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双泉;
<正>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抢救了一些现代医学棘手之疾,收到满意效果,取典型案例如下。蛔虫性肠梗阻李某,男,70岁,农民,1989年3月18日住我院外科就医,诊见脐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腹胀如鼓,呕吐频频,4天未排便、排气,坐立不安,呻吟不止,腹痛拒按,可触及条索状物,舌苔黄燥,脉弦滑。X光平片示左腹
1992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正;
<正> 方药:苦参60克,黄柏60克,花椒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硫磺20克,白矾20克,蝉蜕15克,煎汤熏洗病变部位,日1剂,3日为一疗程,凡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均收卓效。案例:某患,阴囊潮红灼热,肿胀,丘疹水泡密集,搔痒无度,身热口渴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诊为“绣球风”。1剂后,自觉痒痛减轻,红肿水泡消失,3剂后诸症痊愈。
1992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双泉;
<正>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抢救了一些现代医学棘手之疾,收到满意效果,取典型案例如下。蛔虫性肠梗阻李某,男,70岁,农民,1989年3月18日住我院外科就医,诊见脐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腹胀如鼓,呕吐频频,4天未排便、排气,坐立不安,呻吟不止,腹痛拒按,可触及条索状物,舌苔黄燥,脉弦滑。X光平片示左腹
1992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正;
<正> 方药:苦参60克,黄柏60克,花椒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硫磺20克,白矾20克,蝉蜕15克,煎汤熏洗病变部位,日1剂,3日为一疗程,凡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均收卓效。案例:某患,阴囊潮红灼热,肿胀,丘疹水泡密集,搔痒无度,身热口渴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诊为“绣球风”。1剂后,自觉痒痛减轻,红肿水泡消失,3剂后诸症痊愈。
1992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聚生;
<正> 《和剂局方》之龙胆泻肝汤,乃为治疗肝经实火,湿热下注证所设。笔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男科疾病中的遗精、阳痿、阴囊湿疹、睾丸炎等,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遗精张某,男,31岁。遗精月余,始则每周1~2次,近来频作,增至2~3次,自购金锁
1992年03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聚生;
<正> 《和剂局方》之龙胆泻肝汤,乃为治疗肝经实火,湿热下注证所设。笔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男科疾病中的遗精、阳痿、阴囊湿疹、睾丸炎等,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遗精张某,男,31岁。遗精月余,始则每周1~2次,近来频作,增至2~3次,自购金锁
1992年03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雷木兰;吴春荣;
<正> 笔者自1968年以来,用核桃仁治疗男性不育患者21例,均经随访,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已婚2年以上,生殖器官无畸形,精液检查有明显异常,其中精液量少和精子计数少者10例;精液稀薄和精子活动力差者6例;全部死精子者5例。已婚最短时间为2年半,最长为11年,3~7年为多,占70%。而患者女方均经妇科检查无异常。
1992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雷木兰;吴春荣;
<正> 笔者自1968年以来,用核桃仁治疗男性不育患者21例,均经随访,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已婚2年以上,生殖器官无畸形,精液检查有明显异常,其中精液量少和精子计数少者10例;精液稀薄和精子活动力差者6例;全部死精子者5例。已婚最短时间为2年半,最长为11年,3~7年为多,占70%。而患者女方均经妇科检查无异常。
1992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广振;
<正> 梦遗是遗精病中常见的一个证型,笔者以酸枣仁汤加黄柏为基本方治28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均以梦遗失精为主要临床表现。年龄最小17岁,最大39岁,20~30岁21例,占75%;病程1年以上者4例,不足1年者24
1992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云杰;
<正> 药物组成与制法:地骨皮、红花各6克,蜈蚣1条,共为细末备用。用时,将香油滴入药粉内少许,待药粉与香油结成片状取出可用。施治方法:先用温水将患处泡软(约30~50分钟)再用消过毒的小刀削掉中央硬核,修净底部白膜,肉眼能看到红肉为度,敷上备用的药片,用纱布包好,胶布固定。7天为一个疗程,去掉药片,重新按上述办法再敷药。
1992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广振;
<正> 梦遗是遗精病中常见的一个证型,笔者以酸枣仁汤加黄柏为基本方治28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均以梦遗失精为主要临床表现。年龄最小17岁,最大39岁,20~30岁21例,占75%;病程1年以上者4例,不足1年者24
1992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云杰;
<正> 药物组成与制法:地骨皮、红花各6克,蜈蚣1条,共为细末备用。用时,将香油滴入药粉内少许,待药粉与香油结成片状取出可用。施治方法:先用温水将患处泡软(约30~50分钟)再用消过毒的小刀削掉中央硬核,修净底部白膜,肉眼能看到红肉为度,敷上备用的药片,用纱布包好,胶布固定。7天为一个疗程,去掉药片,重新按上述办法再敷药。
1992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永华;
<正> 笔者于1989年1月~1991年1月采用经络导平仪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52例,女48例,疗程最短1周,最长3年。诊断标准 1.突然或缓慢发生,多见40岁以上的人。2.肩痛:钝痛、放散性痛,夜间加重,
1992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永华;
<正> 笔者于1989年1月~1991年1月采用经络导平仪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52例,女48例,疗程最短1周,最长3年。诊断标准 1.突然或缓慢发生,多见40岁以上的人。2.肩痛:钝痛、放散性痛,夜间加重,
1992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燥病目赤口苦咽干胁下痛脉弦而数此燥邪乘肝也黄芩牡丹栝楼半夏枳实汤主之黄芩牡丹栝楼半夏枳实汤方黄芩三两牡丹皮二两半夏半升洗枳实二两栝楼实大者一枚捣右五味以水五升煮服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燥病色黄腹中痛不可按大便难脉数而滑此燥邪乘脾也白虎汤主之
1992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燥病目赤口苦咽干胁下痛脉弦而数此燥邪乘肝也黄芩牡丹栝楼半夏枳实汤主之黄芩牡丹栝楼半夏枳实汤方黄芩三两牡丹皮二两半夏半升洗枳实二两栝楼实大者一枚捣右五味以水五升煮服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燥病色黄腹中痛不可按大便难脉数而滑此燥邪乘脾也白虎汤主之
1992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宝符;王超贵;
<正> 人体接地疗法就是用一种新研制的地疗器和阴阳平衡器作用于人体,加速体内离子动动从而调解体内电解质平衡。它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强新陈代谢。对治疗一些慢性病,疑难病效果显著。接地疗法临床应用一年来,治疗各种疾病达千余例,主要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骨折、软组织损伤后遗症,神经性头痛,脑血栓后遗
1992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宝符;王超贵;
<正> 人体接地疗法就是用一种新研制的地疗器和阴阳平衡器作用于人体,加速体内离子动动从而调解体内电解质平衡。它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强新陈代谢。对治疗一些慢性病,疑难病效果显著。接地疗法临床应用一年来,治疗各种疾病达千余例,主要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骨折、软组织损伤后遗症,神经性头痛,脑血栓后遗
1992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