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项目速递

  • 从脾肾论治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闫黎;申定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老年人为COVID-19的易感人群,亦是此次疫情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发人群,且预后较差。基于老年人五脏亏虚、脾肾尤甚的生理特点,拟初步探讨从脾肾论治老年人COVID-19的可行性策略。

    2021年02期 v.3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基于“瘥后防复”理论浅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防治策略

    陈晶晶;周静;张念志;韩明向;陈炜;董梅;刘玲;胡蝶;李允栋;朱笑笑;李晶;汪诗清;

    基于中医治未病之"瘥后防复"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防治策略。根据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转归及预后等方面,认为可能导致新冠肺炎恢复期复发的诱因主要包括食复、劳复、情志复、药物复、重感复以及自复等环节。并提出新冠肺炎恢复期防止复发的应对策略,即调摄饮食,健脾养胃,防止食复;形神共养,保精护肾,防止劳复;畅达情志,疏肝养心,防止情志复;辨证用药,因人治宜,防止药物复;扶助正气,兼顾余邪,防止重感复;加强防护,分层管理,正视自复。中医治未病之"瘥后防复"理论对于指导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1年02期 v.3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4 ]
  •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研究进展

    宋丹;高宏;邢向荣;

    肿瘤相关性厌食是恶性肿瘤常见且较为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常出现在恶性肿瘤患者的终末期,主要表现为患者进食量减少、体质量下降、乏力、精神萎靡和贫血等一系列虚弱症状,部分晚期恶性肿瘤者厌食常伴随其始终,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发病率高及致死率高的特点。现代研究对肿瘤相关性厌食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营养支持治疗和激素类药物治疗为主,这种出现体质量进行性下降的情况往往通过常规的营养支持并不能得到完全改善,并且很难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具有水钠潴留和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发现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有独特的优势,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以及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多认为肿瘤相关性厌食的病因病机主要从脾胃论治,目前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医药治疗主要通过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采用中药注射剂、针灸治疗、推拿疗法、穴位埋线及耳穴压豆等治疗方法,具有健脾和胃、益胃养阴、扶正祛邪等功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就近些年来恶性肿瘤相关性厌食的认识和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2021年02期 v.3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 ]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用药规律

    王天娥;张晓东;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方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平台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02篇,方剂215首,将完整的方药组成录入Excel表格,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收集的中药使用频次和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以及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的药组,聚类分析得出新的用药组方。结果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为赤芍132次;四气,五味,归经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寒、温、平;苦、甘、辛;肝、心、脾。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30%,置信度≥80%)统计出167味中药有8组关联药组,聚类分析("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统计出11个新方。结论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使用中药上有一定规律,且可根据关联药组组成新方可为临床大夫提供更多的治疗思路。

    2021年02期 v.3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5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心血管重症的关联

    郭雪松;黄进学;解欢欢;卢玉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而国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仍在迅速增加,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处在爆发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β冠状病毒引起,其主要感染呼吸系统而发病。然而,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临床病例数的急剧增加,除引起呼吸系统病变外,尚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更不可忽视的是,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病人而言,任何因素都可引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然目前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为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因此,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诱发引起心力衰竭需足够重视。

    2021年02期 v.3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 五味子醇甲药理研究进展

    白晓蕾;宋琳;郑远武;吴柏琦;赖庆佳;汤俊峰;彭烨;

    目的探讨五味子醇甲的药理研究进展。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近几年国内外对五味子醇甲的药理研究进行综述。背景五味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五味子是一种常用的补益药,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其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具有补益心肾,宁心安神的作用。而五味子醇甲是五味子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结果综述五味子醇甲的药理研究,发现五味子醇甲可增强小鼠肝细胞抵抗CCl4毒性的能力,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除了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外还对肺脏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还可抑制胚胎及绒毛组织凋亡,发挥其对胚胎的保护作用。五味子醇甲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和调节睡眠作用,还可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着显著的药理作用。另一方面五味子醇甲还具有抗炎效果,并随着计量的增加,其抗炎效果也呈正相关。五味子醇甲可通过NO-c GMP和c AMP-蛋白激酶A(PKA)途径改善大鼠模型的ED。对性功能障碍具有治疗作用。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五味子醇甲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问题与展望五味子醇甲有很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的思路。五味子醇甲现代药理研究尚不深入,可做有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现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研究提供思路。

    2021年02期 v.3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2 ]
  • 健脾益肾法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概况

    曹诗雨;高明利;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血清中产生多种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机体任何器官都可受累,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抗体的直接侵入,在中小血管中发生管壁炎症和坏死,继发性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0.02%,以20~40岁育龄期女性多见。活动期患者可有发热、疲倦乏力等全身表现,亦可累及皮肤黏膜、关节肌肉、肾、肺、心、血液和神经系统。中医将本病归属"蝴蝶疮""阴阳毒""痹证"等范畴,病理特征为本虚标实,肝脾肾亏虚为本,热毒、瘀血为标。经正规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控制或缓解,脾肾两虚多处于恢复期,在临床最为常见,症状表现为疲乏体倦,肢节疼痛,腰膝酸软,尿少浮肿,腹胀便溏,有时低烧,肢冷面热,口干咽燥。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治以益气健脾,补肾利水。文章重点对健脾益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了解健脾益肾法治疗本病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2期 v.3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 高原高山地区失眠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及睡眠质量指数特点研究

    陈钦成;许雪梅;朱勇;杨艳;刀丽华;

    目的探讨高原高山地区失眠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及睡眠质量指数特点,弥补对高原高山地区失眠中医证型证素及睡眠质量指数研究数据的不足。为全国不同地域失眠病症的辨证论治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客观依据。方法按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PSQI自评量表对失眠患者进行证候分类及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对应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研究高原高山地区失眠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及睡眠质量指数特点。结果共纳入312例失眠患者,归纳14种证型,其中排列前3的由多到少依次是痰火扰心、心脾两虚、肝火扰心。高原高山地区痰火扰心(102例,32.69%)远超过心脾两虚(58例,18.59%)排列第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心脾两虚PSQI位于第1(17.90±1.31),痰热扰心PSQI位于第2(16.97±1.8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位证素分布中"心"位于首位(232例,54.72%)。病性证素分布中"火"位于首位(157例,30.31%)。结论高原高山地区痰热扰心型失眠远高于全国整体地区位列首位的心脾两虚型失眠。失眠证型比率与睡眠质量指数之间无相关性。高原高山地区心脾两虚失眠症状更严重。无论男女,在30~69岁年龄段痰热扰心及心脾两虚失眠发病率高、PSQI指数高。失眠主要影响到心,火是最主要的病因。通过证型证素及PSQI研究能为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证据。

    2021年02期 v.35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 ]
  • 小青龙汤治疗肺系疾病的现代临床应用进展

    林子琦;焦莹莹;文证;项磊;

    小青龙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组方用药精当、作用范围广泛,作为伤寒经典方剂之一,是历代医家研究和应用的高频方剂。现代临床主要将其用于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癌等肺系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通过分析小青龙汤的组方用药、现代临床研究等对小青龙汤治疗各类肺系疾病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进行梳理和总结,小青龙汤可以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有效改善多项肺的功能和指标,临床上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效果,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采用小青龙汤加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在新型冠状肺炎治疗中,小青龙汤辨证加减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目前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癌等疾病的报导尚不普遍,但是通过现有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小青龙汤在治疗此类重症肺系疾病方面有很大潜力和研究空间。通过文章研究可为临床多种肺系疾病的防治提供组方用药和应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临床用药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同时发展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有助于小青龙汤的继承和创新。

    2021年02期 v.3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47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防风通圣散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组分协同作用机制

    刘梦琳;刘飞祥;樊根豪;张怀亮;

    目的探讨防风通圣散(FFTSP)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并分析潜在药物靶点和关键通路。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FFTSP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的疾病相关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7.2软件及R软件等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蛋白互作网络(PPI)及核心基因网络图,通过R软件及cluster Profiler、enrichplot等Bioconductor数据库安装包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FFTSP经筛选共获得280个活性成分,去重后得到潜在作用靶点266个,COVID-19与FFTSP交集靶点50个。GO富集分析条目共1588个(P <0.05),其中生物过程(BP) 1460个,分子功能(MF) 96个,细胞组成(CC) 3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57条(P <0.05)信号通路,主要是与百日咳、肺结核、甲型流感相关的信号通路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刺槐素、甘草查尔酮A、黄芩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槲皮素、汉黄芩素与SARS-Co V-2 3CL水解酶和ACE2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防风通圣散中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汉黄芩素、柚皮素、刺槐素、甘草查尔酮A、黄芩素等核心化合物,可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协同作用于IL6、PTGS2、CASP3、CCL2、IL1B、MAPK1、MAPK8等基因,从而发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治作用。

    2021年02期 v.35 33-38+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4K]
    [下载次数:8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 ]
  • 金水宝胶囊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姜涛;

    目的探究雷米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3月期间于医院诊治的13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9例)。对照组予以雷米普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金水宝胶囊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皮功能、血脂指标、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24h尿蛋白定量(24h-UTP)值、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水平、肾动脉血流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2.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UN、Cr、24hUTP、UAE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明显提高(P <0.05),且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肾动脉血流参数RI、PI值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结论雷米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对肾功能起保护作用,降低患者尿蛋白大量排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状态,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体内微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对肾脏血流动力学有积极调节作用,疗效明显。

    2021年02期 v.3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8 ]
  • 袁今奇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甘霞;张选明;杨军用;邹楠;王新莉;杨百京;袁今奇;

    恶性肿瘤是一类复杂、难治性疾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恶性肿瘤临床治疗西医多采取手术切除术或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现代手段,但患者术后肿瘤易复发、易转移、不良反应较大、预后较差及肿瘤细胞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袁今奇教授多年在诊治恶性肿瘤临床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认为"正气不足"是恶性肿瘤发病的主要因素,毒、痰、瘀、郁、热贯穿肿瘤发病整个过程,故在其治疗过程中提出应抓准主症,随证选方遣药;顾护正气,防止复发转移;毒热痰瘀,贯穿治疗始终;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必将提高临床疗效,以造福患者。

    2021年02期 v.35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省级项目路演

  • 从脾论治高血压病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

    王柏慧;张立德;程岩岩;谷丽艳;

    在如今亚健康的大环境下,高血压病已经不单是指血压升高这一症状所带来的危害,其影响更大的是其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长期慢性损害。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血压升高可通过改变血管结构进而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已然成为诱发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就目前来看,西医对靶器官损害的治疗还只是针对症状治疗,很难从根本病因上进行突破。而近年来中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以及预防延缓并发症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与成果。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又是一身气血运行的关键。脾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脾居中焦,维系五脏,统摄全身气血运行。故笔者认为,从脾论治高血压病可体现"治病求本"的理论,而高血压作为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与脾功能失常也是密切相关。二者同为血管性疾病,都离不开"脾主统血"与"脾主调节气机",沈明宗在《金匮要略编著》中曰:"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主要从中医角度探究以脾脏象理论为基础的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确定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相关性,总结提出从脾论治高血压病与延缓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以及预防和延缓器官损害。

    2021年02期 v.3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7 ]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任倩倩;向少伟;许雯雯;刘威利;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在延缓肾功能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主要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单味药应用(如大黄、黄芪、冬虫夏草等)、中成药治疗(如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多途径治疗(包括中药灌肠、药浴熏洗、穴位贴敷和针灸等各种治疗方法)等方面,尤其是从单味药的主要成分及最新药理作用、复方制剂的药理实验、多途径治疗CRF方法的研究结果等角度对近年中医治疗CRF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在治疗CRF方面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医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辩证分析,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地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中药毒副作用小,中医治疗CRF具有广阔的前景,经验丰富,临床疗效好,确实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2021年02期 v.3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35 ]
  • 《中药学》教材中抗肿瘤中药的规律分析与教学

    郭伟胜;马娇;张晗;吴宿慧;李寒冰;

    通过对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第七版教材中包括的所有抗肿瘤中药进行汇总归类,并进一步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及归纳分析,得到抗肿瘤中药139种,功效分类中清热药最多,在四气分析中,寒性中药最多,结果多数与临床研究的文献报道相一致。有利于学习者整体把握中药的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为其他中药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式。

    2021年02期 v.3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9 ]
  •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中西医研究进展

    张博;高允海;

    梗阻性黄疸是日常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梗阻性黄疸的影响包括胆道系统,肝细胞和肝功能以及全身并发症。由于肠内胆汁不足,肠黏膜屏障功能被破坏,内毒素血症产生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胆红素会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血液动力学影响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抑制、免疫功能低下、凝血功能异常、营养受损和伤口愈合不良。临床上处理包括:补充水电解质平衡、维生素K、抗生素的应用、白蛋白和多巴胺、服用乳果糖、新鲜的冷冻血浆。总体研究上没有显示出术前胆道引流对患者更有利,而仅在少数病例中体现出其优势。所以对于黄疸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黄疸由于外感湿热邪毒,或饮食不洁,湿热内蕴而成劳,日久酿毒,正气耗损,湿热夹毒而难解,瘀阻血脉而导致。中药在利胆祛湿退黄方面发挥其优点,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适当的配合中医药治疗,更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完全了解梗阻性黄疸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围手术期的处理仍然是未来治疗的挑战。

    2021年02期 v.35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2 ]
  • 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王庆伟;莫菊;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西药贝妥珠单抗、中药生化汤加味治疗,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评分(PFS)、抑郁焦虑量表评分(SDS、SAS)、生活质量评分(QOL)、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PFS、SDS、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水平、CD_4~+/CD_8~+比值及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生化汤加味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疗效确切,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2021年02期 v.3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9 ]
  • 李长辉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方规律系统综述

    刘晨雨;李长辉;

    目的分析李长辉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方规律。数据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数据选择依据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气阴两虚兼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历。方法根据《中药学》规范统一药名。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Excel 2003软件,对药物、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对药物进行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本研究50例患者,130诊次,130首方,共96味不同中药,②使用频率> 10%的药物41味,前五味是:黄芪、丹参、玉竹、红花、黄精。③常用药对:五味子-合欢花,姜黄-牛膝,玉竹-黄精,乌梅-生地黄,黄芪-鸡血藤。④高频药物聚类方:聚类方一:地龙、川芎、姜黄、牛膝、白芍、当归、赤芍、木瓜、甘草。聚类方二:山药、乌梅、生地黄。聚类方三:麦冬、合欢花、五味子。⑤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分析:按频数排序,四气:温、寒、凉、热。五味:苦、甘、辛、酸、咸。归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心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三焦经、心包经。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提高结果准确性,如能推广,在发展前景上必将获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21年02期 v.35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0 ]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张薇;

    目的探讨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法的价值。方法对实验中心2019年4月—2020年4月进行检验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对照组40例没有经过微生物检验,根据医师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病情直接给药治疗,观察组则先对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针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再给予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感染性疾病患者在进行两种治疗方式后患者的感染情况和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检出40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5株(39.17%)、肺炎克雷白杆菌11株(26.67%)、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21.66%)、铜绿假单细菌6株(12.50%)。两组感染性疾病患者在进行两种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情况为67.5%,其中轻度感染13例、中度感染13例、严重感染14例;对照组感染情况为80%,其中轻度感染8例、中度感染14例、严重感染18例;两组数据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诊断效果为67.5%,其中正确诊断27例、漏诊8例、误诊5例;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为47.5%,其中正确诊断19例、漏诊14例、误诊7例;两组数据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 <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法在有效预防疾病感染的同时还可提升临床上正确诊断率,微生物检验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2021年02期 v.3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 ]
  •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古籍文献研究概述

    高洋;焦晓民;

    通过对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对古代中医文献中慢性心衰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方药等资料的收集整理,从多个方面对慢性心衰病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及整理,分析与归纳,以探索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理论源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完备的理论文献支持。通过研究发现古代中医文献中并没有将心衰病作为一种疾病具体论述,多采用对其症状特点的概括,进而提出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主要收集整理的是古代文献中与现代慢性心衰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相似的描述,用于探究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在古籍中可与之相对应的病名,进而探究其病因病机,以发现可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式,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喘促,夜间不能平卧,乏力为主要症状,通过对古籍的查找发现心衰的相关病名有多个,但根据原文对其症状特征的描述发现与心衰急性加重期相似的表现见于古代文献中对心水的描述,所以主要收集与心水表现有关的病因,病机,治疗,用于探究现代医学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方法,据此发现了心衰病有多种治疗方式,研究采用联合方法治疗心衰急性期,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方面的治疗提供坚实的古籍理论支撑。

    2021年02期 v.35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9 ]
  • 庞敏辨治胸痹心痛经验

    陈一鸣;庞敏;

    胸痹心痛作为一种现代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吾师认为胸痹心痛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往往是由于脏腑阳气不足,而行血无力,致使心脉运血迟滞产生一系列病理产物滞而不通而发病;或是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压力大,以致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木郁克土,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加之现代饮食水平的提高,嗜食肥甘厚味,聚湿成痰,痰浊壅塞脉道,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故而吾师以益气活血、理气化痰等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常根据兼证的不同辨证论治胸痹心痛,同时将现代药理学研究与经验效方融会其中,故而取得良好疗效。通过病例分析总结庞敏教授临床辨证诊断和合理选择药物的治疗经验,并进一步突出其医学理论观点在辨证、处方选择、药物治疗的有效运用,为现代胸痹心痛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发挥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2021年02期 v.3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 ]
  • 基于CiteSpace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赵艳英;张策;苏妆;樊旭;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以CNKI中文数据库近10年的文献作为资料来源,对其进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等分析研究机构、作者、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结果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作者合作网络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魏歆然与岳增辉形成的团队;关键词聚类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原发性失眠、神门、睡眠障碍、电针、临床观察等;突现词主要有百会、神门、电针、辨证论治、艾灸、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心脾两虚等。结论针刺治疗失眠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原发性失眠、电针、穴位、临床观察、文献研究。已经形成小范围的研究团队,机构合作集中于几个学校,缺乏更广泛的交流合作。

    2021年02期 v.35 81-83+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6K]
    [下载次数:1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9 ]
  • 基于“肠道菌群-免疫反应”探讨针灸从脾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

    蔡昀潞;王建波;曲怡;张立德;李秀灵;张晨新;王洪薇;马永钢;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我国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其中痰湿中阻型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重要的证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是由于脾虚水饮运化失常,湿聚成痰阻于中焦,阻滞气机而使气血运行不畅,脉道不利致使血压升高。采用针灸的治疗方法对于人体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抑制炎症通路的激活,这就是中医学中的健脾法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体现。所以在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病上应从"脾"的方面采用健脾利湿化痰的治则来治疗。肠道菌群属于中医学的"脾胃"的范畴。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与肠道菌群的平衡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为当下的热门研究话题,其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也成为高血压病领域的新兴热点。肠道菌群既能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又可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免疫炎性反应直接或间接影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而针灸对于高血压病、肠道菌群及免疫炎性反应都有一定的正向调节。因此,围绕三者展开相关谈论,针灸从"脾"治疗高血压病的科学性,通过"肠道菌群-免疫反应"来探究针灸健脾法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推测针灸健脾法治疗高血压病,是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微生态,降低免疫引发的炎症反应,进而防治高血压及靶器官损伤。

    2021年02期 v.35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9 ]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Meta分析

    张宸宇;夏长军;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F)、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中使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EPISBO患者982例。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提高EPISBO患者治愈率(RR=1.30,95%CI=[1.17,1.44],Z=5.04)、总有效率(RR=1.17,95%CI=[1.11,1.23],Z=6.16),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SMD=-0.76,95%CI=[-0.93,-0.59],Z=8.59)、腹胀缓解时间(SMD=-1.34,95%CI=[-1.69,-1.00],Z=7.62)、恢复排便时间(SMD=-0.81,95%CI=[-1.05,-0.56],Z=6.43)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EPISBO疗效显著,但纳入研究质量不理想,建议今后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为临床治疗EPISBO中推广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提供更强的循证依据。

    2021年02期 v.35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4 ]
  • 基于经筋理论腰腹联合针刺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

    石方园;董宝强;林星星;富昱;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腰腹联合针刺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19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方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7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取俯卧位、侧卧位,通过经筋触诊确定患者腰背部结筋病灶点,采用经筋疗法针刺腰背部结筋病灶点的治疗方法,每次选8~12个病灶点,得气后留针30 min;观察组腰背部治疗同对照组,另嘱患者仰卧位,在患者腹部选择气海次、关元次、天枢次、水分次等穴进行针刺治疗,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触诊方法确定腹部结筋病灶点进行针刺治疗,腹部每次选2~6个病灶点,得气后留针10 min。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并对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腰腹联合针刺治疗非特异性腰痛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疼痛、改善患者腰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2021年02期 v.35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5 ]
  • 补肾益智活血汤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对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的改善

    韩焕;

    目的研究探讨补肾益智活血汤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对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的改善。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联合补肾益智活血汤治疗。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脑损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55/60),高于对照组71.67%(43/60)(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包括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10/60)、13.33%(8/60)(P> 0.05)。结论补肾益智活血汤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症状评分,改善患者的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2021年02期 v.35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究麻杏苡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周国威;王雨轩;夏天卫;董毓苇;张娅;居文政;沈计荣;马朝群;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麻杏苡甘汤对SARS、MERS的作用机制,从而预测麻杏苡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麻杏苡甘汤4味中药的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GAD、DisGeNET等数据库查询SARS、MERS的疾病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3.6.2筛选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利用ClueGO及CluePedia插件进行GO及KEGG富集。结果选择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作为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条件,筛选出麻杏苡甘汤126个活性成分和237个靶点,与1305个SARS相关靶点及1398个MERS相关靶点的交集靶点共有97个,Cytoscape 3.7.2软件筛选出28个核心靶点,包括PTGS2,IL6,CASP3,MMP9,MYC,MAPK8等,核心化合物有槲皮素,木犀草素,甘草查尔酮A,柚皮素,山柰酚等。GO富集得出736条结果,其中生物过程573条,细胞组成69条,分子功能94条。KEGG通路富集得相关通路90条,提示麻杏苡甘汤可能作用于多条炎症、免疫、病毒感染相关通路,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麻杏苡甘汤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预测了麻杏苡甘汤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甘草查尔酮A、柚皮素、山柰酚等活性化合物,介导多条抗炎、免疫调节通路,如TLR4/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进而发治疗COVID-19的作用,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进一步验证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2期 v.35 100-107+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7K]
    [下载次数:1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7 ]
  • 眼针疗法对脑中风康复期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邹晓明;王健;

    目的探究眼针疗法对脑中风康复期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中风康复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肢体功能训练,早期予以床上练习,随患者病情康复进行步行训练,然后进行行走、负重行走练习,每日练习时间为1 h,每日2次,康复训练循序渐进的进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眼针治疗,取穴:患肢侧上焦区、下焦区,每次1 min,留针30 min。两组治疗时间为4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评分、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及失语指数(AQ)。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 <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Fuel-Meyer评分以及AQ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Fuel-Meyer评分以及AQ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眼针能减轻脑中风康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比应用药物与康复训练,联用眼针更能促进语言及运动功能的全面康复,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2021年02期 v.35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 ]
  • 论截断扭转法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

    许若缨;黄健;张晶;陈琴;陈家卫;黄铭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人群普遍易感,且传变快,易出现闭脱危症。截断扭转法是20世纪70年代姜春华先生针对传染病引起的急性热病及危重症提出的治疗理念,后经过不同医家的发挥,该理念对不同疾病均有重要指导意义。截断扭转即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及早采取果断措施和使用特效方药,以直捣病巢,迅速祛除病原,杜绝疾病的自然发展和恶化,以防变证为危重症,缩短病程;若不能做到急速祛灭病因,也要断然救危截变,拦截病邪深入,尽可能阻止疾病突变,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制造条件,对挽救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截断扭转法特点为使用特效方药与"先证而治"。特效方药是通过不断地临证及博阅古籍,找寻一病一方,特别针对疫病,人群染病特点具有相似性,特效方药的使用可帮助控制疾病传播及缓解医疗压力,是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利器。"先证而治"是为不固循疾病发展顺序,提前用药,截断病势。针对急症重症,重剂清热解毒药或下法或凉血药,不局限于见证而用,有发展趋势便可提前使用。在对COVID-19的中医救治,在不同阶段均可结合截断扭转法,尽快截断病因、扭转病势,通过"先证而治",以迅速纠正病理状态、改善正常生理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2期 v.35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 ]
  • 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及中医护理效果

    韩晓宁;周晓燕;

    目的研究分析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的肠外营养支持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研究人员收集这一阶段在我院诊治的200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100例,对照组100例。研究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及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变化、N端脑钠肽前体含量、血气指标、撤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等具体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营养指标改善情况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N端脑钠肽前体含量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撤机时间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及中医护理相对于传统护理工作,可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保证患者营养水平满足实际的身体需求;患者的N端脑钠肽前体含量水平也有所下降,心肌扩张情况得到了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撤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缩短,在同样的治疗护理时间内,有更多的患者得到理想预后效果,实现了医院治疗护理效率的提升,此护理方式适用于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推广使用。

    2021年02期 v.35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瘀血的关系

    丛林;李小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athy,DR)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中医根据症状将该病称之为"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血灌瞳神",现代医学也称之为"消渴目病"。"久病入络"理论属于络病学说的核心观点之一,其由络病理论发展而来,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重要观点。DR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符合"久病入络"之前提,久病必虚且虚久常瘀;同时,络脉逐层分级,延伸到眼部而为目络,目之络脉众多、纤细幽深,络中血行缓慢,易于瘀滞;消渴病暗耗气血津液,目络空虚,气亏血少推动无力,终至瘀血产生。此外,从现代发病机制而言,DR主要与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异常、血小板状态等有关,以上机制或可直接产生瘀血,或为瘀血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中医学将DR归属于络病范畴,络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瘀血贯穿DR的始终,是DR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络以通为用"也是叶氏提出的观点之一,已经在诸多学科进行了应用,疗效确切。在治疗本病时,也要严格把握"络以通为用"的基本原则,针对DR之络虚和瘀血,采用补虚通络的方法,配合虫类药、风性药、散结药和入肝经的药,使亏虚之目络得补、瘀滞之目络得通,以达到了改善症状、提高视力、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2021年02期 v.35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6 ]
  • 循证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的应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利军;

    目的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的应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搜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干预。对两组的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干预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瘘口内径、血流均高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9%(4/46),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6.09%(12/46)(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47%(43/46),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6.09%(35/46)(P <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瘘口内径和血流量,加快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降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1年02期 v.3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基于临床受益反应评价扶正固本汤辅助治疗晚期肺癌疗效

    李天传;陈乃杰;陈云莺;张劭琴;

    目的探讨从临床受益反应评价扶正固本汤辅助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将9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扶正固本组(化疗联合中药) 45例与单纯化疗组45例,化疗方案采用顺铂/卡铂+紫杉醇/培美曲噻/依托泊苷。扶正固本组在单纯化疗组基础上再加服中药煎剂,200 m L/次,2次/d,早饭、晚饭后30 min温服,自化疗前一天开始口服至化疗二周期结束,共30 d,预防性止吐、保胃、保肝及水化、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两组相同。临床受益反应观察指标包括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免疫与体质量变化。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美国Rush-Pesbyterian-St.luke中心制定的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4.0)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变化、观察临床各症状改变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体质量及免疫变化。结果治疗后扶正固本组FACT-L4.0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活动、附加关注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分值下降(P <0.05),情感与社会/家庭方面分值虽有下降。治疗后扶正固本组在社会/家庭生活,躯体,功能,情感及其他因素分值均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中医症状、体质量、免疫方面,扶正固本组疗效高于化疗组。结论从临床受益反应评价扶正固本汤能提高晚期肺癌疗效,并能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肝功损害,使用安全。

    2021年02期 v.35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 ]

地方项目推荐

  • 疏肝健脾解毒化湿方合大黄蟅虫丸治疗乙肝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观察

    张金付;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化湿方合大黄蟅虫丸治疗乙肝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_2019年6月到医院进行治疗乙肝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共9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保肝、降酶、抗病毒等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解毒化湿方合大黄蟅虫丸。3个月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ALT、ALB、TBIL、肝纤维化四项、Fibroscan等各项指标,与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健康恢复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Fibroscan、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四项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疏肝健脾解毒化湿方联合大黄蟅虫丸治疗乙肝代偿期肝硬化,具有显著的效果,该药物治疗方案更值得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2021年02期 v.35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7 ]
  • 阿尔茨海默病从温灸督脉论治理论

    张庆兰;苏秀贞;苏全德;魏忠祥;王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中医上属"痴呆"范畴。其病位在脑,是以"肾精虚、脑髓空"为发病基础,以阳气虚为基本病理机制的疾患。AD的主要病机为五脏虚衰,阳气不足,精不化髓,进而导致髓海不足,神机失用,发为本病。其病多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是老年痴呆的最主要原因。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来临,该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危害老年健康生活的危险因素。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多年来,西医暂未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针灸是中医学的精粹,从古至今,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在治疗该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灸法更是起到温阳补气、扶正祛邪的作用,古有"针所不为,灸治所宜"之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且督脉无论是在循行还是功能上与肾、脑、髓关系密切。温灸督脉可起到升阳益气、充髓养脑之功。通过概括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从中医学角度明确其基本病因病机,以督脉与阳气的关系为纽带,分析督脉与肾精、脑髓以及阳气与肾精、脑髓的密切关系。主要以中医经络理论和临床实践为基础,探究温灸督脉治疗AD的可靠性,为临床温灸治疗AD提供理论基础,以期进一步打开中医药治疗AD的大门,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脑部疾患方面不可替代的特色疗法。

    2021年02期 v.35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4 ]
  • 中西医治疗哮喘研究进展

    宋平;石绍顺;

    哮喘是儿科和成人中的常见疾病,在全世界领域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对患者产生经济负担甚至导致死亡。哮喘现已被认为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最新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加深了对哮喘免疫学的了解。哮喘未来将通过可辨别的特征与免疫机制相联系按内型进行分类。通过了解哮喘的免疫学,医护人员将能通过哮喘内型诊断患者,并提供个性化的,以生物标志物为驱动力的诊治方法,以有效控制哮喘。但西医在治疗上仍具有一定局限性,西药长期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并且容易复发,现代医家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理解,使用内治、外治等诊疗手段发挥出中医在对抗哮喘方面的优点。详细介绍哮喘当前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生物标志物,以及针对所有哮喘内型的最前沿的生物学和靶向疗法,同时也介绍了中医对于哮喘的理解,内治法和外治法在临床的应用,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2021年02期 v.35 13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