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吴结枝;王桂云;李荣慧;曹宝丹;张国民;
摘要(Abstract):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为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中医规范化,必须坚持走中医特色的发展道路,探索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运用中医理论的辨证思维与整体观念,贯彻中医文化思想精髓,走出一条人与自然相互适应、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与经济发展共同促进的中医发展路子,当今时代给中医人抛出问卷,同时也给中医发展提供思考路径。简而言之,即传承中医药精华,创新中医药事业。如何创新,找准创新点,则成为中医人必须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中医发展的现状,中医人才作为中医发展与传承的主力军,需要改进传承方式,优化中医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学方法,以培养具有中医望闻问切思维的杰出人才,使流传千百年的中医薪火相传;依托互联网平台,现代信息技术革新,将中医文化、中医技术、中医思想更好的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对于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更密切关系到人们对中医的正确认知与接受,中医治病疗效好,人们对中医的接受度越高,对中医传承发展越有利。因此,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对中医传承模式创新,搭建中医互联网发展平台,建设科学合理高效的中医疗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KeyWords): 中医现代化;中医道路;创新;中医精华;发展;传承模式;互联网;疗效评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2015216,2016344);; 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课题(JG2016B070);;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8-JG006,054,076; 2019-JG005)
作者(Authors): 吴结枝;王桂云;李荣慧;曹宝丹;张国民;
DOI: 10.13729/j.issn.1671-7813.z2020036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楚璇.“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中医传承模式[J].管理观察,2019(26):186-187.
- [2]杨硕鹏,卜菲菲,董玉节.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核心价值引领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3):584-586.
- [3]衣晓娟,隋学强.以“4+2”模式打造金字塔形中医人才梯队[J].中国医院院长,2019(19):70-71.
- [4]鲍学梅.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与人才培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6):1180-1183.
- [5]瞿涛,宋杰,杜艳军,等.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经验对中医传承的启示[J].中医杂志,2019,60(5):445-447.
- [6]侯秀娟.中医传承需要名家引领[N].临汾日报,2019-07-23(4).
- [7]张剑,何继勇,王宝琦,等.中医学专业“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2):73-75.
- [8]连树林.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长春中医药大学报,2018,34(5):982-983
- [9]张进川,杨功旭.新媒体时代全国中医骨伤科传承发展战略合作论坛会议纪要[J].中医正骨,2019,31(4):77-78.
- [10]朱邦贤,尚力,黄博韬.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之我见[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5):4-6.
- [11]冀天威,吴景东,石岩,等.形成性评价构建中医院校学生成绩评定体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8):91-93.
- [12]彭燏琴,付心柔,许嵩,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研究中医药文献计量———以肝胆脾胃系疾病为例[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6):166-168.
- [13]何珮珩,崔为.大数据时代中医药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5):824-827.
- [14]姚红,杨勇,吴思渊.创新中医传承模式破解中医传承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传承计划”项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6):1-3.
- [15]杨丽娜,施建荣.一带一路战略下“互联网+中医”实现途径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3):737-739.
- [16]刘昊,张红,刘堃靖,等.互联网+中医远程会诊平台构建与展望[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16(4):458-461.
- [17]刘洋,潘华峰,刘伟,等.互联网+精准医疗视野下中医防治胃癌前病变新诊疗模式探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10):4-7.
- [18]凌爱香,张芳芳,李姝莹,等.基于“互联网+”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4):191-192.
- [19]陶立元,刘珏,商洪才.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热点的双向聚类计量学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9,14(10):2568-2572.
- [20]赵鑫,王阶,陈光.循证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医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8):3362-3365.
- [21]傅根莲,林慧红,刘晓霞,等.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与康复,2019,18(11):80-82.
- [22]王丹,车文文,邱继文,等.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医适宜技术筛选评价体系[J].中医杂志,2019,60(17):1468-1472.